在市人民医院肛肠科门诊,经常有病人问医生“总是便秘会不会得肠癌”。对此,该院肛肠疾病诊疗中心许晨主任医师表示,大量的临床病例及研究证实,长期便秘的人群直肠癌发病率并没有提高。直肠癌是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纯归咎于便秘其实并不科学。临床上便秘患者更容易发生肠道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存在癌变可能。
许晨说,虽然便秘不能直接导致直肠癌,但直肠癌患者中自述有长期便秘的比例较高。患直肠癌后,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排便困难、排便习惯的改变或大便性状改变,比如排便次数增多,排便费力难以解出,排便量少,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当肿瘤长到一定大小时,肠腔狭窄,会导致大便形状变细、变扁或有沟槽,甚者还会出现黏液便和血便。因此,长期便秘本身虽不会导致直肠癌,但却可能是肠道发出的“求救”信号。因此当出现持续的排便习惯改变、便秘或不正常形态的大便时,应引起注意并及时就医检查。
便秘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类。功能性便秘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是结肠蠕动无力或不协调,导致粪便在结肠的转运时间延长,黏膜对粪便中的水分吸收增加,引起粪质变硬、排便无力及排便不尽感等症状。二是盆底肌功能障碍,由于排便时无法协调肛门外括约肌和盆底肌的活动,排便推力不足,难以将粪便排出体外。三是由于食物摄入过少或过于精细,缺乏膳食纤维和水分,对结肠运动的刺激不足,反射性蠕动减弱而造成便秘。四是工作繁忙、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等干扰了正常的排便习惯,使得直肠对粪便压力的敏感性降低,形成功能性便秘。此外,精神抑郁、过分激动等情绪因素还会导致分布于肠壁的交感神经作用增加而引起便秘。五是某些药物如抗酸剂、抗抑郁药、抗高血压药物等也可能引起便秘。而器质性便秘多由继发于肠内和肠外各种疾病引起,如肠道肿瘤、肛门及肛周疾病、各种原因导致的肠梗阻和肠粘连、代谢性和内分泌性疾病、系统性疾病、神经性或精神性疾病等。
许晨建议,短期内出现便秘症状,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来缓解。医生通常建议患者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热量和液体的摄入,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并根据自身状况进行必要的活动和锻炼,避免久坐或久蹲,同时尽量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因长期服药发生便秘的患者,则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换替代药物。做到这些,便秘症状仍未缓解或有继续加重的趋势,就应该及时去医院肛肠科或消化科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治疗。目前,轻度便秘可以使用特定药物保守治疗,治疗失败和器质性便秘的部分患者也可考虑手术治疗。另外,生物反馈治疗、骶神经调节、穴位刺激、中医中药等方式也是治疗便秘的有效手段。通讯员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