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466—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南北朝时期著名地理学家、北魏名臣。历任尚书主客郎、治书侍御史、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黄门侍郎、侍中兼摄行台尚书、御史中尉、关右大使等职。人们大多只关注作为著名地理学家的郦道元,知道其皇皇巨著《水经注》,而忽略了他为官一生正气凛然不避权贵、建功四方万死不辞的名臣风范。
●自幼好学
袭爵位步入仕途
郦道元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其高祖父郦瑛,为前秦蜀郡太守;曾祖父郦绍,为后燕濮阳太守,后归北魏,任兖州监军;祖父郦嵩,为北魏天水太守;父亲郦范堪称北魏重臣,他处在北魏雄才大略的太武帝拓跋焘和孝文帝拓跋宏大展宏图的年代,初仕东宫,赐爵永宁县男,加授宁远将军,屡建战功,后历任青州刺史、尚书右丞、平东将军、青州都督等职,晋爵永宁侯,封范阳公。
随宦游四方的父亲不断迁徙漂泊,是郦道元少年时期生活的一大特点。最初,他与母亲跟随时任青州刺史的父亲生活在青州,后来随着父亲职位的变换与任职地域的变迁,不断从一地迁居到另一地,每每是刚刚移居到某地不久,还没来得及熟悉当地环境和风土人情,又要迁居到新的地方。
郦道元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对于游览山水风光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对他毕生读书与撰述情态的生动写照。《北史·郦道元列传》称:“道元好学,历览奇书。”这种频繁迁徙的日子,虽给郦道元一家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徒增了诸多辛劳和烦恼,却也给郦道元提供了更多观察世界的窗口和契机,使他得以饱览各地的山川风物,尽情地阅读自然界这部无字之书,激发了他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炽烈之爱。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三年(489),郦道元的父亲郦范病逝,郦道元承袭永宁侯爵位,依照降等承袭的惯例袭伯爵。太和十七年,郦道元就任尚书主客郎,并于转年随孝文帝北巡,到达阴山讲武台,后迁任太傅掾。郦道元执法清正严明,使得御史中尉李彪对他刮目相看,奏请朝廷擢升郦道元为治书侍御史。
太和二十二年,御史中尉李彪与尚书仆射李冲发生冲突,李冲愤而上表弹劾李彪,李彪遭罢官。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郦道元虽没犯什么错,却因为是李彪的属官而受牵连,也被罢免官职。
●铁腕行政
为政四方建功勋
宣武帝元恪景明二年(501),郦道元被朝廷起用,任命为冀州镇东府长史。其时,冀州刺史为于劲,于劲的女儿是宣武帝的皇后,于劲也因此备受器重,受命统兵西征关中,一去就是三年。在此期间,冀州政务及一应事务都由郦道元主持料理。郦道元虽无刺史之名,却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实实在在地行使刺史职权,且毫不畏怯怕事,大刀阔斧地革陋习、推新政、兴利除弊、严刑峻法,“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人们非常敬畏他,以至于奸人盗贼纷纷逃往他乡,冀州境内大治。
朝廷发现了郦道元非凡的理政才能,擢升他为鲁阳郡太守。郦道元上任伊始,便上疏朝廷,请求在鲁阳兴办学校、推行教育、教化乡民,促进社会发展。朝廷下诏说:“鲁阳原本没有高等的学校,现在接受此项好的建议,像西汉文翁在蜀郡兴教办学、教化百姓那样,实现鲁阳的文明教化。”郦道元在鲁阳郡执政期间,文教大兴,社会安定,山上蛮人敬服于他的威名,不敢再胡作非为,骚扰百姓。
宣武帝延昌年间(512—515年),郦道元调任东荆州刺史,依然秉持雷厉风行、铁腕行政的一贯作风,“威猛为政,如在冀州”。当地豪强哪里受过这种管制,便鼓动和带领一些百姓到朝廷告御状,指控郦道元苛刻严酷,请求朝廷罢免郦道元,召回前任刺史寇祖礼复任。
这些豪强为什么对寇祖礼情有独钟?因为这个寇祖礼是个贪赃枉法阿谀攀附权贵之徒,也只有这样的贪官才能和当地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沆瀣一气。令人遗憾的是朝廷竟然黑白不分,答应了他们的请求,罢免了郦道元,召回了寇祖礼,并派遣70名戍边士卒送郦道元回京。当寇祖礼回到东荆州,恰遇东窗事发也被罢官。
无官一身轻,郦道元便开始着手《水经注》的著述事宜。
孝明帝元诩正光五年(524),朝廷起复郦道元担任河南尹。这一年爆发了六镇起义,关陇、河北各地民众纷纷起兵响应,使得北魏统治濒临崩溃的边缘。是年八月,孝明帝决定采用怀柔政策,把沃野镇、怀朔镇、薄骨律、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御夷镇等地都升级为州,任命郦道元为持节兼黄门侍郎,急速前往北方各镇抚慰,但此时六镇起义已从燎原之势发展到如火如荼、轰轰烈烈,郦道元无功而返,孝明帝不得不借助柔然实施镇压。
孝明帝孝昌元年(525)正月,南梁大军攻打扬州,宗室重臣徐州刺史元法僧在彭城反叛,自称天子,国号为“宋”,改元“天启”,孝明帝下诏任命郦道元为持节兼侍中、摄行台尚书,节制调度诸军,挥师征讨,多有斩获,元法僧兵败主动请降。
●刚正不阿
得罪王公埋祸根
孝昌二年,朝廷任命郦道元为安南将军、御史中尉,成为直接听命于皇帝掌握全国监察大权的朝中重臣。“道元素有严猛之称,权豪始颇惮之”,郦道元的为政风格素来以威猛著称,如今手握全国监察大权,更是刚正不阿、铁面无私、雷厉风行,为此得罪了不少不法权贵。
由于当时北魏实行战时体制,军中监督执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自然也惩处了不少不守规矩的军中将领。得罪了一般权贵也就罢了,得罪了神通广大的宗室王公,难免要吃不了兜着走,而郦道元至少得罪了两位宗室王公。
一个是城阳怀王、尚书令元徽。元徽是景穆帝拓跋晃曾孙,时任尚书令、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元徽与其叔父广阳王元渊向来有过节儿,为泄私愤,不惜捏造事实对元渊进行诬陷。郦道元秉公决断,查明事实真相,使元渊得以昭雪。元徽是一个“外似柔谨,内多猜忌,睚眦之忿,必思报复”的小人,平日里骄横跋扈、无人敢惹,受此“委屈”,元徽愤懑难平,对郦道元怀恨在心,必欲寻机报复。
另一个是汝南王、司州牧元悦。元悦“为性不伦……而更好男色”,终日与其侍从丘念打得火热,两人时常同卧同起、出双入对。元悦十分宠幸丘念,甚至连选擢州官这样的大事也大多由丘念来定夺。丘念仗着元悦宠信,时常为非作歹,频频触犯法律,郦道元下定决心要惩处他。丘念也很狡猾,时常藏身于汝南王府,深居简出,只是偶尔回家。郦道元不便闯进王府去捉拿人犯,只能寻觅等待其他途径。
有一次,丘念悄悄回家,郦道元秘密探查得到信息,便趁此机会将丘念拘捕,关进监狱。元悦自知丘念落到郦道元手里凶多吉少,慌忙向垂帘听政的胡太后奏报,请求保全丘念的性命,胡太后当即诏令赦免丘念。元悦欣喜万分,可他万万没有想到,郦道元竟然抢在诏令送达之前砍掉了丘念的脑袋,并就此事上疏弹劾元悦的不法行径。元悦自此对郦道元恨之入骨,恨不得将其除之而后快。
结怨权贵、得罪宗室王公,为郦道元日后的人生悲剧埋下了祸根。
●不避生死
关右大使勇捐躯
元悦和元徽无时无刻不在思谋着如何报复郦道元,还之以颜色,一雪前耻。终于,报仇的机会来了。
孝昌三年,齐王、雍州刺史萧宝夤在长安暴露出反叛的迹象,消息很快传到了京都洛阳。
萧宝夤是南齐宗室,在南齐被梁武帝萧衍取代后逃往北魏,在北魏颇受重用,还娶了孝文帝之女南阳公主为妻。孝明帝与众大臣商议,决定选派一位贤能得力的大臣前往长安巡视安抚,探明萧宝夤的虚实,再作进一步计议。
元徽等极力向朝廷建议,派郦道元为关右大使,立即前往长安。显然,狡猾阴险的元徽是巧施借刀杀人之计,图谋借萧宝夤之手杀掉郦道元。
明知是遭人暗算,郦道元依然毫不畏惧,义无反顾地投身虎口,踏上了西赴长安之路。
萧宝夤要举旗造反,自然格外关注北魏朝廷的动向,郦道元尚未启程,他便得到了消息,遂派麾下行台郎中郭子帙率领一支兵马前往途中拦截。郦道元一行走到阴盘驿亭(今陕西西安),遭遇郭子帙率领的叛军阻击,寡不敌众,只好退到山冈上,凭险据守。
山上没水,没水就没法活命,唯一的解决途径是到山下的井中汲取。由于处在叛军包围之中,下山取水根本不可能,要解决水源问题,郦道元只能带领随行将士在山冈上打井,可是辛辛苦苦钻井十多丈,一滴水也没能见到。
无水无粮,也没有任何补给,更没有任何外援,战斗力锐减,郦道元指挥布置的防线很快被叛军攻破。郦道元被冲上来的叛军杀害,同时遇难的还有他的弟弟和两个儿子。据《北史·郦道元列传》,面对潮水般涌上来的叛军,郦道元毫无惧色,视死如归,“瞋目叱贼,厉声而死”。
●撰《水经注》
泽被万世誉千秋
郦道元慷慨就义,为后世留下了他倾毕生心血撰写的《水经注》,光耀千古,泽被万世。
《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简要记述了137条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郦道元以《水经》为纲,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撰成《水经注》,记述了1252条河流,以及两岸的山陵城邑、风土人情、珍物异事,同时记述了诸多与河流相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渔歌民谣等,特别是其中记载了从古以来的大小战役300余次。全书共40卷,30多万字,比《水经》的文字增加了20多倍。
《水经注》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水经注》遣词精当、语言清丽、文采斑斓,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学巨著,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古今中外研究《水经注》者极多,已形成了一门世界性的学问——“郦学”。
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曾经评价说:“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则袁中郎。”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说:“郦道元是一个对祖国河山充满了深厚感情的爱国主义者,而他的这部大体上以西汉版图为基础的地理巨著《水经注》,正是他这种爱国主义思想的见证。时至今日,我们诵读这部著作中的对于祖国河山的生动描写和热情赞美,仍然激发着我们热爱祖国的热情。因此,我们认为《水经注》是一部伟大的爱国主义著作,这是信而有征的。”毛泽东也曾称赞郦道元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他认为郦道元很会调查研究,说:“《水经注》写得好!但不是深入实地地去走一走,是写不出那么好的文字的。”
巨著辉粲映日月,光芒遮蔽名臣节。《水经注》,泽万世,碧血流尽心如铁。郦道元不仅是成就巨大的地理学家、文学家,更是为官刚正、不畏权贵的忠良贤臣,是北魏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