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至1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中的《河洛记》系列5集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开播,总台新媒体旗舰平台“央视频”全网首播。《寻古中国》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央视综合频道负责拍摄制作,第一季包括《古滇记》《古蜀记》《玉石记》《稻谷记》《云梦记》《河洛记》《寻夏记》七部系列节目。该系列纪录片以古今穿越的形式,探寻并生动展示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引发广大海内外受众关注和点赞。
《寻古中国》是如何做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文物真正“活”起来,让宏大的文明“讲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呢?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对《寻古中国》团队主创人员进行了专访。
以悬念性、趣味性、文学性的表述方式,讲述中华文明从涓涓细流到江河汇流的故事
续写中华文化史、中华文明史新篇章,让专家和广大观众都认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保证节目内容的权威性、严谨性及科学性,是《寻古中国》创作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的专业问题。
陈万利总导演对此进行了介绍,“《寻古中国》由陈星灿、王巍、赵辉、张弛四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多期项目的首席专家担任学术顾问,节目中的出镜专家都在专业领域具有权威性,由考古发掘直接负责人或权威专家来讲述文物和遗址的发掘故事、解读其重要内涵。”
《寻古中国·古蜀记》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等单位的26位专家学者,解读了近百件重要文物;《寻古中国·古玉记》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的30多位专家学者,讲述一个个遗址、一件件文物背后的玉文化历史和故事。《寻古中国·河洛记》采访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多位专家学者,多角度解读河洛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作用。《寻古中国》主要采取学术界有高度共识的考古和历史研究结论,同时兼顾了重要的不同意见。
陈万利表示,“讲求学术上的专业性,并不是要把节目做成考古报告或历史书籍,而是为了保证节目的内容品质。实际上,《寻古中国》大部分的内容是真实生动记录‘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考古探源过程和工作者的心路历程,讲述考古发掘中的故事,讲述考古人员对破解历史之谜的执着和真情。例如,《稻谷记》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在小学快毕业时与河姆渡遗址结缘,长大后几十年如一日从事河姆渡文化考古,对河姆渡文化的深情令人闻之动容。《寻古中国》相当重视以突出的悬念性、趣味性、文学性的表述方式,讲述中华文明从涓涓细流到江河汇流的故事,讲述中华先民创造出领先世界、让今人惊叹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故事。例如良渚‘玉琮王’上直径仅几毫米的小眼圈是如何雕刻的?八千多年前兴隆洼先民如何在玉玦上钻出正圆形?红山文化斜口筒形玉器椭圆内芯如何掏出?玉器表面‘减地起凸阳纹’如何推磨?对于晦涩难懂的符号元素和专业术语,纪录片会进行通俗化、具体化的表达,让受众容易理解和接受。”
贯通古今,鉴往知来,彰显中华文明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包括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在内的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延续到今天。《寻古中国》在节目中如何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呢?
陈万利总导演说:“《寻古中国》以一眼万年的古今穿越梳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立体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突出反映中华文明所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特点。”
陈万利总导演表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力量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仍在影响甚至决定中国未来前行的方向。《寻古中国》的一个特色就是贯通古今、鉴往知来,节目通过表现中华文化世代传承、中华文明绵延不绝,来彰显中华文明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寻古中国》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体现不是贴标签,也不是喊口号,而是让观众能够自然而然感悟到。陈万利总导演说,“当你随着《寻古中国·玉石记》探寻中华先民发现玉、雕琢玉、使用玉、钟爱玉、赋予玉以丰厚精神文化内涵的历史和故事,看到中华玉文化绵延万年的发展历程,就会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当你随着《寻古中国·古滇记》探寻古滇人创造了怎样令人惊奇的青铜文化,如何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就会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包容性;当你随着《寻古中国·稻谷记》探寻中国万年稻作文化的传播道路,了解中国万年稻作文化不仅惠及中国大地,而且漂洋过海传播到许多国家和地区从而造福世界,就会深刻体味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平性。”
《寻古中国》带领观众探寻了来自西北地区的马家窑文化人群、长江中游地区人群与川西高原本地原住民一起创造出璀璨的古蜀文化;探寻了作为中华民族根和魂的黄河文化,以及中华玉文化绵延近万年的历史;探寻了不同地域文化在古河洛地区交融汇聚,助力中国第一个广域王权国家诞生的久远历史,等等。一次次的探寻都会让人们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增强国家认同。
走进考古现场,对重要文物和考古研究成果进行首次披露,回答重大历史问题
《寻古中国》把视角从博物馆直接带到考古现场,多视角向观众展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与此同时,还有很多最新考古成果的首次披露,比如宝墩大规模水稻田遗址最新考古发现,填补了长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水稻遗址的空白。
对节目中呈现的这一亮点,制片人雷莹表示,《寻古中国》每个系列都相当重视重要文物和重要研究成果的首次披露,增强节目的有效信息量。“如首次公开亮相的‘不韦丞印’封泥;首次全身、全方位公开亮相的四川广汉三星堆8号坑内的青铜神坛;甘肃庆阳南佐遗址出土的绿松石和双腹盆,等等。另外,《云梦记》中首次披露了云梦睡虎地汉简,从已整理出的部分内容中可以辨析出汉律与秦律一脉相承的关系。”
众多最新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在《寻古中国》节目中首次披露,在大型纪录片中实属难得。
雷莹表示,考古实证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史籍承载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寻古中国》将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横跨考古探索和历史研究两大领域,节目中大量运用的科技考古成果涉及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新技术。
在中华文化萌芽和中华文明起源、形成的早期阶段,有许多历史之谜需要解开,有不少重大历史问题需要回答。
陈万利总导演举例说,“《寻古中国·云梦记》中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和云梦郑家湖墓地的考古发掘文物,不仅为今人了解秦大一统历史提供了极其难得的独特视角,还一定程度上回答了秦为何能实现统一、如何实现统一和秦统一后是什么样的社会面貌等重要历史问题。《寻古中国·古蜀记》探寻古籍和传说中‘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代蜀王的考古证据,解开了谁创造古蜀文明的历史之谜,回答了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长江下游文明之间关系的重大历史问题,并首次将寻找古蜀王与系统梳理营盘山文化、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十二桥文化)、古蜀大型船棺遗存的考古学文化发展历程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新视角展现古蜀文明由肇始、发展到走向繁荣、最终汇入中华文明长河的历史脉络。”
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创新呈现,激扬起观众跨越时空的想象力与情感共鸣
《寻古中国》自2023年5月26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和央视频、央视网等总台新媒体平台开播,别开生面的寻古之旅,激扬起观众跨越时空的想象力与情感共鸣,引发广泛关注和好评,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截至11月19日,《寻古中国》首重播电视观众总触达8.0亿人次。全网热搜上榜650次,微博话题阅读量累计22.52亿人次,全网长短视频播放量累计达1.21亿人次。
如何吸引尽可能多的受众尤其是青少年一起寻根溯源、感受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这是创作团队始终在深入思考的问题。
“视频是让人看的,首先应该在画面上先声夺人,画面的呈现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部纪录片的成败。”陈万利总导演说,“《寻古中国》持续深化总台‘思想+艺术+技术’的创作理念,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创新呈现,乘技术之风跳奇观之舞,就是为了能给观众带来震撼性、沉浸感的大片级视听体验。”他详细介绍了节目中通过新技术新手段赋能的多个创新。
首先,节目创新性地打造了实景主持现场浮现“文明之镜”模式。《寻古中国》有大量实景现场主持段落,采用电影级分镜拍摄。主持人在节目中发挥着寻古悬念提出与推进者、叙事承上启下者、现实与历史联结者的作用。当主持人海霞、冯硕在湖畔、山间、洲边、遗址前等地实景讲述时,在新技术加持下,现场天地自然之间蓦然浮现出立体透明的巨型“文明之镜”,投射出文物、遗址、场景等多元视觉元素,将考古沉浸感和叙述悬念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文明之镜”同时也是时光通道,通向远古中华先民的来时之路。
其次,节目对文物进行沉浸式、极致化表达。经过三维扫描后,数以百计的重要文物以360度无死角、全景全细节、富有沉浸感的方式,被极致化地呈现出来,充分满足受众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再次,节目对历史内容进行超现实场景的情景还原。借鉴新的电影制作方式,《寻古中国》运用XR(扩展现实)制作技术,以电影级制作标准对古人制玉、版筑夯土、战地写家书等历史情景,进行超现实场景的全新呈现。
最后,制作团队对重要遗址进行亿级像素的3D大场景扫描,在节目中呈现了大型宫殿等遗址刹那间拔地而起的视觉奇观。节目中还有不少“穿越机驾驶员视角”的画面,能够给观众带来崭新的无障碍俯瞰体验。
陈万利总导演表示,“创新永远只有正在进行时,未来更多的《寻古中国》新系列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