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畅)日前,“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协同发展论坛暨大兴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三地相关部门、行业企业、产业园区的300余人齐聚一堂,共议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协同与创新发展之路。来自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链的20家企业针对10个项目现场签约,涵盖细胞基因治疗、现代中药、化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
生物医药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竞争的热点,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尤为重要。论坛现场发布的《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链报告》指出,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北京在生物药、医疗器械领域优势明显,天津在化药和中药领域形成规模,河北省主要布局在中药和化学原料药领域。此外,该报告还围绕生物药、中药、化学药和医疗器械四大领域,绘制了“4+19”张产业链图谱,梳理形成12张任务清单。
此次论坛签约项目,既有产业上下游协同项目,也有区域间的深化合作项目。会上,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河北仁合益康集团签约。“研究院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定位,吸引仁和益康集团在津设立独立的研发中心,助力企业产业升级。”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战略与合作总监闫凌州表示,“未来将充分发挥我们综合性创新平台的作用,通过技术服务、空间载体、联合研发、资本加持等方式,推动津冀两地在医药创新领域的协同发展。”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三地生命健康产业分工合作的基本架构已经成形,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22年,京津冀地区医药工业总产值超过4000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20%;三地21家企业上榜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共获得国家一类新药17个、创新型医疗器械60个;集聚相关企业超过5000家,“小巨人”企业82家,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33个。区域内创新策源、技术转化和先进制造的协同生态更加健全,新业态、新产业、新服务持续涌现。2022年11月,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截至目前唯一一个跨省市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下一步,京津冀三地将充分利用各自在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中的创新资源、临床资源、中医药资源以及人才集聚等优势,强化协同联动体制机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补齐短板,完善产业配套政策,培育壮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规模和能级,打造支撑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