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时至立冬,细雨生寒,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闭藏。秋意虽未尽消,寒风凛然而至。此时,正值秋冬交替之际,既有秋的黄花、红叶,又有冬的萧瑟、寒冷。古人如何记录这淡雅的初冬之景呢?今日立冬,让我们走进天博,从文物中了解立冬节气的文化内涵。
山茶花是为数不多花期在冬日的花卉。山茶花,既有傲梅之风骨,又有牡丹之艳丽。历代文人墨客之所以喜欢吟诵绘画山茶花,除了它具有外形上的独特美感外,更重要的是山茶花被视为坚韧不拔的象征,它在寒冷的冬季绽放,代表勇气和坚持。
天博馆藏清代陈枚的《四季花鸟图屏》,以八条屏(幅),展示了四季花卉绽放的场景。娟秀清丽、五彩斑斓的花之色彩,与羽翼色彩丰富的鸟儿为伍,互为嬉戏之乐,趣味盎然。此八条屏,幅幅皆有特点,玉兰花、菊花、梅花、桃花、荷花等不同季节之花,姿态各异,淡雅清新。所绘四季不同鸟儿,或回望、或飞临、或昂首探望;鸟儿或独或双,以“成双成对”为多,或对视、或依偎,深情款款。由于作者有西洋绘画功底,所绘花鸟造型生动,赋色艳丽,其中第八条屏绘满目萧瑟的冬天,梅花早开、俏丽枝头,山茶花鲜艳夺目、傲立于寒风中,一对伯劳鸟喁喁相依,寓意盛世太平。
俗话说“立冬起白菜”,又说“立冬的白菜赛羊肉”。白菜是立冬时节的时令鲜蔬。白菜,谐音“百财”,寓意财源滚滚,同时它的菜叶是青色,菜帮为白色,象征清清白白,成为文人画家喜欢表现的题材。
齐白石生于“糠菜半年粮”的穷人家,小时候对白菜情有独钟。他画的白菜惟妙惟肖,笔墨简单随意,尤其是他以自身的丰富阅历和人生见解来画白菜,更是意蕴无穷。
天博馆藏齐白石的《白菜草虫》轴,图绘的三棵白菜特别鲜活,既有笔法又有墨韵,墨色变换丰富,处处透露出旺盛的生命活力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天博书画研究部的李晶说:“画面中,一只蚂蚱伏于菜叶上,使得白菜显得更为生动自然,富有童趣。”
立冬在古代是“四时八节”之一,这一天会举行盛大的“迎冬”仪式。《礼记·月令》记载:“立冬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后汉书·祭祀志》记载:“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车旗服饰皆黑。歌《玄冥》,八佾舞《育命》之舞。”玄冥也称玄武,是北方之神,五行属水,掌管冬季。
天博馆藏汉代尚方四灵博局纹镜,半圆钮,柿蒂纹钮座,内区饰有双线方框及博局纹,并有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及羽人、蟾蜍、禽鸟等纹饰布满其间,内嵌8枚凸起的乳钉,外区为一周书写细腻的铭文带:“尚方御竟(镜)大毋伤,左龙右虎辟不羊(祥),朱鸟玄武顺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长保二亲乐富昌,寿敝(比)文王。”铭文外有直线纹及锯齿纹各一周,外围为云气纹。天博器物研究部副主任李君说:“此镜铭文表达了古人对于驱邪避凶以及长生富贵的美好愿望。”
天文教育专家、市天文学会名誉理事赵之珩介绍,每当太阳运行到黄经225度时,为“立冬”节气。立冬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不过,立冬之日,河水还没有结冰,大地也没有封冻,从气象学来说,立冬时节还处在深秋。我国南北方都有“立冬补冬”习俗,在闽南地区要喝鸭汤,在北京要吃荞麦面,在天津要吃倭瓜馅饺子,并且蘸着醋和蒜泥一起吃,别有风味。立冬后,起居上要注重“养藏”,注意防寒保暖,健康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