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第一个跨流域大型城市调水工程──引滦入津工程正式通水40周年。近日,由中铁十八局集团、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共同策划制作的纪念引滦入津工程通水40周年纪录片《思源》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黄金时间播出。该片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主题鲜明、立意深刻、感染力强,受到社会以及业内广泛关注。日前,该片主创在采访中分享了引滦入津工程背后的感人故事。
■ 让老影像焕发新生
唤醒引滦工程记忆
水,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历史上的天津,曾是河湖纵横的“北国水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京、津、冀遭遇严重干旱,海河成为天津人民赖以生存的“蓄水池”。海潮倒灌,市民只能喝氯化物超标的“苦咸水”。
那时,天津市第一发电厂已经停止发电,纺织、印染、造纸等大型企业随时面临停产,这个在全国举足轻重的工业城市,被缺水扼住了命门。为了应对天津水源危机,1981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英明决策,实施引滦入津工程。
滦河,一条大旱年份里也不曾干涸的生命线,发源于河北北部,蜿蜒于燕山峡谷,水量丰沛,水质清澈,距离天津相对较近。引滦入津,就是将滦河水从潘家口水库引出,经大黑汀水库调节,经总干渠,到达引滦分水枢纽闸,滦河水再由这里流向天津,总工程全长234公里。
《思源》尽管是一部50分钟的单集纪录片,但其创作的难度并不比多集的纪录片低。据该片导演路一帆介绍,多集的纪录片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架构,每个主题讲述一个单独的内容。然而,单集纪录片更像是院线式的电影表达方式,它需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且这个故事中要蕴含着多层的含义和线索内容。因此,单集纪录片有其独特的魅力。
摄制组足迹遍布广东、广西、陕西、宁夏、四川、河北等地,拍摄素材总时长超过2000小时。路一帆介绍,摄制组分为四路进行拍摄:一路寻访引滦沿线,从天津出发,沿着疏水明渠向北行进;一路则前往广东和广西,拍摄了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以及老战士;一路则前往宁夏、陕西和四川,拍摄引汉济渭输水工程以及引滦入津的亲历者;还有一条游击线,采访了与天津相关的人物,包括歌唱家于淑珍、关牧村等,以及一些在河北的引滦老战士。
为了更好地还原影像资料,节目组对大量的素材进行筛选。路一帆说:“通过AI(人工智能)的算力和算法,我们对画面的细节进行了优化,观众可以看到,许多细节经过AI处理后,画面的清晰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恢复了当时的色彩和明暗效果。此外,我们还对色彩进行了补偿,使画面更加生动。感谢技术的迭代升级,让我们的老影像焕发新生,观众也可以从这部纪录片中看到更加细腻逼真的老影像。”
■ 铁道兵老战士回“阵地”
讲述奇迹背后的故事
纪录片中,有一幕给许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铁道兵老战士们重回四十多年前工作的隧洞。为了确保这一幕顺利拍摄,摄制团队两次深入输水隧洞进行取景拍摄。开始拍摄时正是输水的间歇期,这给了摄制团队一个特别好的拍摄机会。第一次拍摄,摄制组跟随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同进入隧洞,用了将近三个小时完整地走过阴冷潮湿的10公里隧洞。在第二次的拍摄过程中,摄制组邀请了老战士们来到现场,向观众讲述那段令人震撼的故事。路一帆说:“隧洞很窄、很黑,水汽很大,地质条件复杂,我们第一次进入隧洞时,确实感到有些危险。重走这条路,我们能够切身地体会到四十多年前铁道兵战士们的艰辛。尽管自然条件恶劣,生活艰苦,但他们仍然全力以赴。”
引滦入津是新中国第一次跨流域、跨省市的大型引水工程。其中最艰难的,是在我国地质年龄古老的燕山山脉中,穿越200多条断层,修建一条9.69公里的隧洞,这在我国水利史上前所未有。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成立于1948年。战争时期,他们修筑了一条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和平年代,他们为新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逢山凿路、遇水架桥。引滦入津工程,是铁道兵部队负责的第一个大型引水工程,这个工程对于铁道兵部队有着特别的意义,这是部队在兵改工前的最后一站,是这支英雄的部队在脱下戎装之前要完成的最后一场战役。
在河北省迁西县景忠山,铁道兵第八师拉开了引滦工程隧洞施工攻坚克难的大战序幕。按照当时的技术条件,这条近1万米的引水隧洞即便两头同时开挖,至少要15年才能打通。而国家给出的工期是5年,天津市决心要在3年内打通隧洞。面对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任铁八师副参谋长的景春阳,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长隧短打、分兵包抄”。经过科学论证,铁八师决定在引水隧洞上方,同时开凿15个通往隧洞的斜井,共开辟32个工作面,同时掘进,从而大幅缩短工期,开创了一种史无前例的隧洞开凿新方法。
在隧洞正式开凿时,这些深度不一的斜井成为战士们必须迈过的第一道关。引水隧洞12号斜井,是在整个隧洞中最深、最长的,从斜井口到正洞,有527级台阶,相当于爬一座30层的楼房。时任铁道兵第八师36团2营营长的王广斌就是这里的“口长”,他说:“平时我们走,那都是一口气跑上来,跑一趟水鞋里一半水一半汗,那绝对是超强度的锻炼。”
广西隆安群山深处,这里是铁八师40团5连战士许冠群的家乡。40年前,就在引滦工程激战正酣的那个冬季,许冠群收到一封家乡的来信,是父母催促他尽快回去与妻子完婚。作为运渣队的一员,班上少一个人都会耽误工程进度,许冠群不愿在此时离开战场。壮族习俗,只有老大结婚,弟弟妹妹才能婚配。进退两难的许冠群反复和父母商量,最后决定,为妻子举办一场“没有新郎的婚礼”。许冠群说:“为了天津700万人民能喝到滦河水,那么多年当兵,记忆最深的就是这个,结婚是小事了。”和许冠群一样,许多官兵主动推迟婚期、假期,还有很多人带病带伤坚持施工。
当时有个顺口溜,“地下水长流,塌方没个头,石如豆腐渣,谁见谁发愁。”隧洞施工面临着塌方、滑坡、透水的多重考验,关键时刻,亟待一支尖兵打开局面。
在铁道兵各个施工部队中,40团承担的2500米隧洞是最长的。时任铁道兵第8师40团团长解少文介绍,40团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不少实战经验,比如当隧洞塌方后,在前面用石头砌个墙,以防止进一步的塌方,然后使用高压泵将水泥注入墙体,使其固定。三天后,当水泥凝固后,可以打开隧洞。
那时,施工陷入了胶着,为了争取时间,团长解少文果断决定,在三个斜井旁再开凿三个竖井。竖井打通后,砂浆石料也可以从竖井直接运输下来,这大大缩短了运输距离,加快了施工速度。正是由于有了这三个竖井,40团的施工进度快了很多,成了整个隧洞工程施工部队的榜样。
一杆风枪、一把铁锹,铁八师40团先后战胜了267次较大塌方,穿过了71条断层和破碎带,克服了泥石流和地下水等多重困难,被赞誉为“能征善战,开创新局面的‘老虎团’”。和“老虎团”一样,引滦部队官兵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喷锚支护、挂甲喷浆等当时最为先进的施工方法,都运用到了隧洞施工当中。
时任铁道兵第八师39团老战士李计生回忆说:“40年了,有些东西是一生中永远也忘不掉的。一次我们在10号洞附近,这个位置在两座山的中间,有一天我打风枪的时候,上面塌方,下来了几百斤重的石头,把我们打风枪的架子都砸塌了,推渣的一个战友最后没抢救过来。”
遭遇如此特殊的情况,部队领导决定将这个连队撤下来休整,但全连官兵没有一个人肯下来。李计生说:“那绝对要坚持下来,退缩是孬种。老铁道兵的精神不能忘,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不管是再有困难,你都得上。”
路一帆说:“在拍摄中,我们被李计生老战士那双饱经风霜的手所震撼。他的手指关节已经严重变形,这是由于他常年在一线工作,受到风湿病的影响所致。纪录片中有一个画面非常有震撼力:他面向远方,伸出手臂,用变形的手敬礼。四十多年的付出和操劳,让他的双手变成了现在的模样。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们深感敬佩。”
谈到为什么要冒着巨大风险去开凿隧洞,老战士们异口同声地说:“为了让700万天津人民能够喝上滦河水!”他们的回答也让路一帆颇为感动,他说:“为了这个理想和信念,他们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全身心地投入隧洞建设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 跟拍新时代建设者和工程
展现代代相传的引滦精神
1983年3月28日晚上8点55分,引滦隧洞全线贯通。原定3年的工程,仅用了1年零4个月全部完成,这不仅创造了新中国水利史上的奇迹,更创造了伟大的引滦精神──为民造福的伟大思想,顽强拼搏的革命斗志,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
1983年9月5日上午8点,大黑汀水库和引滦枢纽闸,依次提闸放水,清甜的滦河水一路流淌,奔向234公里之外的天津。歌唱家于淑珍说:“水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抢着捧着喝,那个幸福啊。如果你没有那个经历的话,你就没有感觉现在的水有多甜。作为天津人,我们只能永远怀着感恩的心。引滦入津真是人民和解放军豁出命来干的!”
在198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天津歌唱家于淑珍深情演唱了《滦水香茶献亲人》。潺潺滦河水流进了天津人的心里,也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天津,注入了发展的动力。
1984年1月1日,铁道兵整制撤编,由兵改工。天津第一时间张开怀抱,热情接收引滦功臣们“回家”,许多参与工程的铁八师战士就此留下,成为天津人,和这座城市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眼下,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在全速推进。作为打通广东西江、东江水系的重要通道,工程通水后,将有超5000万人口受益,进一步解决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生活生产缺水问题。
如今建设者们面临的困难,与40年前的景忠山,如出一辙。强大的土压、水压,对盾构施工、内衬钢管安装提出了挑战。在地下60米深的工作井里,曾经铁八师40团的传承者们,24小时不停工,顶着潮湿、闷热,紧张奋战了四年。在项目现场,“老虎团”的标志格外醒目。
作为当年“老虎团”最后一批在职老兵,引滦入津工程是徐福周参与的第一仗,而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则是他坚守的最后战场。40年过去了,工程环境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当年的精气神,却在一代代人的手中传承了下来。中铁十八局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A5标段项目安全员徐福周说:“如今,‘老虎团’精神已经是我们中铁十八局五公司的灵魂了。”
时常想起战友的李计生,如今有了更多的安慰,他的儿子李鹏从父辈手中接过了接力棒,如今是引汉济渭工程的建设者。李鹏是中铁十八局引汉济渭工程TBM(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运输班班长,他说:“孩子3岁时我就在引汉济渭工程上,到现在孩子都13岁了,可能我和她也就见了七八次,我觉得亏欠家人太多了。”小时候,李鹏特别不理解为什么别人的爸爸都在身边,而自己的爸爸却不在。现在回想起来,他也成为了那个不在身边的父亲。作为建设者,他们一直在默默付出。
从引滦入津,到引汉济渭,再到珠三角水资源配置;从西康铁路秦岭隧道、青藏铁路,到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京沪高铁;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再到“一带一路”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承引滦精神的这支基建铁军,继续勇担重任,筑路架桥,让民心相通,梦想相连。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闫广天说:“这支部队创造了引滦精神,无论从铁道兵时期,还是兵改工后的十八局,一直是一支擅打攻坚、能打胜仗的队伍,也是一支善于创新总结,在技术上敢于闯出一条路的队伍。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十八局传承于铁道兵的引滦精神,永远不会变。”
路一帆说,通过跟拍新时代的建设者们正在建设的项目,他们深刻感受到精神传承的力量,这正是引滦精神跨越40年经久不衰的写照。路一帆说:“在这些建设者们铿锵有力的话语中,让我们感受到制作这样一部纪录片的意义在于传承和弘扬引滦精神。饮水思源,我们应当对40年前为这座城市付出的人们心怀感激。同时,我们也应继承并发扬他们为这座城市所付出的精神,这是我们无尽的精神财富。引滦精神不仅仅是天津的,更是整个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