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在过去一周我市多家医院举行了高血压义诊和讲座等公益活动。据了解,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经超过2.45亿,大约每4个家庭就有一位高血压患者。我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刘迎午表示,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是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她建议市民关注血压、知晓血压、控制高血压,日常生活中践行减盐低钠(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量运动(每天超过30分钟中等强度的活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以有效预防高血压。
刘迎午说,高血压并不是老年病,18岁以上成年人都要定期监测血压,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有效控制血压。值得重视的是,大量研究发现,超过75%的高血压患者“多高”并存,同时患有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因此一旦发现高血压,应同时排查其他“几高”,治疗中“多高并管”,以最大限度降低急性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突发情况的发生几率。
高血压不是老年人专病
刘迎午说,目前我国高血压流行的特点可以表述为“三高三低”。“三高”是指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5%,每年新发患者超过300万例。以高血压为主要危险因素的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是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高血压引发的脑卒中患者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三低”是指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总体知晓率为51.6%、治疗率为45.8%、控制率仅为16.8%。知晓率低的直接后果是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心梗、动脉硬化、肾病等多种疾病发病率日益上升且日益年轻化。
从事心内科工作30多年的刘迎午对当前心梗病人年轻化的现状非常担忧。她说,近年来,年轻人心血管患病人数快速上升,胸痛中心时不时就能见到六七十岁的老人给年轻人签手术单,30多岁的心梗病人已经很常见,他们都是家庭和社会的中坚力量。高血压是引起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绝大多数年轻心梗病人发病前都不知道自己的血压状况,刘迎午呼吁年轻人要定期体检并重视体检指标,提高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知晓率、控制率。她还提醒年轻心梗患者,获治后一定要坚持用药,戒烟限酒,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否则二次复发的可能性极高,而冠心病二次复发危重程度往往高于首次发病。
血压正常也需家庭自测
刘迎午说,控制血压的前提是知晓血压。35岁以上的人群,不管去医院看什么病,都要先测血压。血压正常者应该每两年测量一次血压。高血压易患人群,每三至六个月测量一次血压,并且要改变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发生。高压在130mmHg至139mmHg之间,低压在85mmHg至89mmHg之间、吃盐过多、超重或肥胖、长期过量饮酒、吸烟、缺乏运动、长期精神压力大、有高血压家族史、男性55岁以上及更年期后的女性,有以上情况的都是高血压易患人群。高血压患者血压治疗没有达标的,要每天测量血压,早晚各一次,经过治疗血压达标,继续服药的情况下,应该每周测量一至两天。我国提倡使用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进行有规律的家庭血压测量。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家庭血压测量值判断标准不同于诊室血压,家庭血压读数≥135/85mmHg需要到医院监测诊室血压。
刘迎午特别强调,临床实践证实,相当多的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年轻患者“多高并存”,不仅患有高血压,还患有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病症。这些患者需要通过“多高并管”来积极预防心梗、脑梗。目前建议一旦确诊其中“一高”,就一定要检测其他“几高”。
“三高”同等重视齐抓共管
刘迎午说,我国已经出台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强调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都是可防可控的,应同等重视和综合管理,其根本目标是降低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总危险。“三高”共管则通过早期筛查和评估“三高”患病情况,结合分析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临床合并疾病,对患者进行心脑血管风险分层、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制定个体化的血压、血脂和血糖管理目标。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规律作息等。患者在积极治疗“三高”的同时,需要对血压、血糖和血脂的目标值有科学合理的认知。第一,正常血压值并不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目前认为,老年人在可以耐受的情况下,血压最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研究认为,这样的血压,老年人心脑血管获益更多。第二,血糖控制要关注餐后两小时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定期检测。通常建议40岁以后定期检测血糖,包括测餐后两小时血糖,即使发生过餐前低血糖也要检测餐后血糖,只测空腹血糖可能遗漏大约30%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高于5.8%、餐后血糖高于7.8mmol/L就要开始干预。第三,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对心血管健康影响最大,其生化检测标准值只适用于心脑血管低危人群,心脑血管病中、高危人群的血脂达标值则更严格。
本报记者 赵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