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这既是主动适应数字社会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发展趋势的题中之义,也是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当前,第一批主题教育基本结束,第二批主题教育刚刚启动,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应以数字化为调查研究赋能,聚焦掌握数据、吃透数据、发现问题、回应关切、推进工作等关键环节,把现代信息技术用好用活用充足,进一步提高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第一,充分掌握基础数据,做到心中有数。调查研究必须做到底数清楚,而摸清底数的前提是掌握足够多的基础数据。基础数据不全面,很有可能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知谬误,割裂全局与局部之间的辩证关系。近年来,我国不断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取得明显实效。今年初,《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正式印发,进一步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方向、整体布局、实现路径。推进数据互联互通,为掌握数据、摸清底数提供了便捷渠道。调查研究应充分利用各种数据渠道,克服个别存在的数据壁垒、数据口径不统一、数据适配度低等问题,将底数清晰地记在心里。
第二,有效借助科技力量,做到胸中有图。调查研究必须借助科技力量吃透数据,做到情况透彻、了然于胸。拥有数据却没有吃透数据,不仅造成数据资源的大量浪费,也无益于调查研究的深入推进。近年来,持续迭代的数据分析工具、不断成长的数据分析企业、层出不穷的数据分析人才,为吃透数据、摸透情况提供了条件。应使用好数据分析工具,不断提升数据分析效率。应发挥好数据分析企业的作用,使其提供更具专业性、针对性的数据分析服务。应调动好智库和专家学者的积极性,使其智力资源更加有效地嵌入调查研究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纷繁复杂的各类情况像图画一样清晰地呈现出来。
第三,善于发现苗头问题,做到眼中有事。调查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发现带有苗头性的新情况新问题。发现新问题并不意味着不重视老问题,对于那些长期存在的堵点淤点难点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但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当下,苗头问题往往以网络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一旦发现不及时,就很有可能外溢为突出问题,造成消极影响。应畅通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线上渠道,让群众畅所欲言,把真情实感和利益诉求表达出来。应充分发挥网信系统作用,从海量信息中发现新情况,瞄定新问题。应增强问题研判能力,深入探究问题背后的现实原因和心理因素,为回应诉求和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第四,及时回应网民关切,做到口中有声。调查研究必须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既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又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一旦回应不及时,就会错失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的最佳时机,造成更大范围的信息不对称和政府公信力受损。应学网、懂网、用网,针对“本领恐慌”,提升触网的主动性,增强触网的专业性,在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中锻炼互联网综合运用能力。应强化互联网思维,克服急躁情绪和“鸵鸟心态”,善于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应善用网言网语,避免“假大空”和过度煽情,用平等理性赢得人,用真诚亲切打动人,用权威数据说服人,用典型案例感染人。
第五,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做到手中有策。调查研究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客观地、发展地、全面地、普遍联系地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和不足,都有可能制约整体工作的系统推进,影响运行效果。应统筹好数据的共享与安全,严格落实《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以高水平的数据保护为高效能的数据流通共享保驾护航。应统筹好线上与线下,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应统筹好当前和长远,既在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的基础上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又加强督查回访,形成长效机制。
以数字化为调查研究赋能,要避免四种错误倾向。一是把网民群体等同于整体人口,把网络留言等同于全民意见,把网络舆论等同于社情民意,造成样本的结构性偏差。二是过分依赖整体性数据,忽视个别问题的代表性、典型性、苗头性。三是“只看热闹不看门道”,不去探究网络热点背后的深层次社会根源。四是以“屏对屏”过度取代“面对面”,在强化线上实时互动的同时,降低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频次,影响调查研究的实际效果。总之,以数字化为调查研究赋能,要综合运用传统调研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坚持“用脚走基层”与“上网察民意”相结合,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
(作者均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