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文明基石,其中政治文明的开创、社会文明的跃升、物质文明的进步、精神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开拓等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个世界”目标的实现发挥着推动作用。
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政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为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奠定了文明基石。中国共产党是开创政治文明新形态的坚强领导者,其始终践行人民政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也以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作为自己的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政治文明新形态具有极强的对话性,在政党制度上表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其不同于西方的两党制、多党制等政党制度,突破了西方政党之间因激烈竞争而造成的政党困局。在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的西方国家,政党之间为了政治利益相互倾轧、相互攻讦的现象比较普遍,结果导致政治动荡、社会撕裂,对内对外政策难以保持稳定性。政治文明新形态的对话性同样反映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各国政党之间的对话交流,有利于形成各国和平共处的良好国际环境,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奠定了政治文明基石。
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社会文明新形态的形成为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奠定了文明基石。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需要各国秉持互相尊重的精神,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参与安全体系建设,共同治理国际安全威胁,共同享有国际安全成果。社会文明新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方式,全面夯实社会安全稳定的根基。社会文明新形态努力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依法打击恐怖主义、跨国犯罪、黑恶势力等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反对任何破坏社会团结稳定的违法犯罪活动,努力打造安定有序的社会治理秩序。同时,推动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尊重每个国家的合理安全关切,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共同维护国际社会安全稳定。社会文明新形态的形成既有利于塑造一个和谐有序的国内社会,也为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国际社会奠定了文明基石。
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物质文明新形态的形成为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奠定了文明基石。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不仅为自己的幸福而奋斗,也为世界人民的共同幸福而奋斗。在不断的探索中,中国根据自身的国情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与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通过搭建系列国际合作平台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西方现代化发展则以暴力血腥的方式进行对外扩张,通过发动战争、开展不平等贸易等非正义手段占有财富。物质文明新形态的形成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不同于西方文明中存在的霸权逻辑,既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进方向,也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奠定了文明基石。
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精神文明新形态的形成为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奠定了文明基石。精神文明新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融合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在文明交流中实现文明交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共生,超越了西方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以奴役、压迫和剥削为主要观念的精神形态。在当前世界精神文明交往中,西方国家以强势的文化输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精神剥削,推行“文化帝国主义”,不少发展中国家逐渐丧失对自己文化的主导权,沦为西方文化的附庸。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精神文明新形态对不同文化采取包容态度,在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实践路径方面实现了对现代西方文明的超越,为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提供了文明基石。
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生态文明新形态的形成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奠定了文明基石。生态文明新形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追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现代化发展中采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态度,反对无节制开发自然资源,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老路。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却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威胁整个人类地球家园。在工业化发展后期,西方国家将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污染程度和资源消耗。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生态文明新形态兼顾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主张在发展中促进保护、在保护中推动发展,实现发展和保护的双赢,努力形成绿色化、低碳化的发展模式,同时统筹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助力全球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新形态的形成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发展中的生态困局,为全球生态保护提供了文明基石。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本文为天津市202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委托项目(TJESDZX22-04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