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报道中看到这样一件事:天津一家智能视觉健康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要开发一款新的智能视功能诊疗产品,却遇到技术瓶颈,找了几个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技术能解决问题。
是没有这样的技术吗?显然不是。后来,通过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运营中心服务平台,企业很快匹配到技术提供方,一周就把难题解决了。
这家企业遇到的情况并非个例。从几个月到一周,时间的反差,折射出的是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的堵点问题。企业有技术需求,却无法精准“检索”到能提供技术的科研机构和团队;技术供给方也会担心企业在技术对接时“另有所图”,比如摸底核心技术和比价,所以不敢跟企业“交底”。说到底,是信息不对称、沟通效率低、信任感缺乏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中医讲“辨证施治”,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途中的梗阻,也需要有专业的“老中医”摸到技术供需两端的“脉”,开出药到病除的方子。从“一周”对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成功案例来看,相关部门搭建的成果转化平台和培训的职业技术经理人就是在扮演这样的角色。企业有技术需求,科研机构有技术供给,中间需要一个桥梁,让企业和技术供给方有机会将技术需求和科研成果展示出来,“互相看见”。打破企业和科研机构各自的圈层限制,科研成果才有机会找到更丰富的产业化应用场景。
但平台的作用不止于此。科研机构与企业“握手”不是简单的“拉郎配”,把“见面”变成持续合作,除了搭桥,还要让双方能深入了解,互相满意才行。这是一个建立信任感的过程。让双方都放心,塌下心来合作,既要通过对接的精准性来增加合作几率,也要通过创新服务模式让技术供需双方熟起来、彼此信任。比如一些技术经理人既到实验室里“挖宝”,又到产业园里“挖需”,还会参与技术成果的工业化、商业化开发,通过定期跟进,为双方设计更适合的合作方式,减少信息差的同时,也在推动利益共享。从科研机构到企业,各自的担心没有了,合作的信心、动力才能更足,成果转化的效率才可能更高。
从“几个月”找技术找不见,到“一周”就把问题解决了,可以看出,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的不仅是技术供需两端,科创服务这个桥梁、催化剂的作用也很重要。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提升科企对接的准头、信任感,拓宽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技术到市场的路才能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