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的李奶奶半年前发现右大腿内侧长了一颗红枣大小的肿物,不疼不痒也不影响行走,老人和家属都觉得就是一个“筋疙瘩”,也没在意。近3个月来,“筋疙瘩”突然快速长大, 还感到疼痛肿胀。李奶奶在天津市肿瘤医院秦皇岛医院检查发现,老人右大腿内侧的“筋疙瘩”实际是一个巨大的软组织肿物,穿刺活检病理为未分化多形性肉瘤。
据市肿瘤医院骨软肿瘤科软组织肿瘤专业组廖智超副主任医师说,老百姓口中的“筋疙瘩”大多是指纤维瘤、脂肪瘤等良性肿瘤。而肉瘤是一大类独特的罕见恶性肿瘤,有100多种亚型,可分为骨源性肉瘤和软组织肉瘤。肉瘤患者预后不佳,5年总体生存率60%左右。由于肉瘤早期常表现为肢体及体壁的无痛性肿块,因此有很多患者都把它当作“筋疙瘩”不予重视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目前,手术仍是肉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手术治疗难度大、风险高。由于李奶奶还患有高血压、心肺功能不全病史,下肢肉瘤已经引发贫血、低蛋白血症,导致她心肺功能越来越差,若不及时手术治疗,不仅有截肢风险,还可能出现肿瘤消耗致命。李奶奶住院后,进行了输血、补充白蛋白和纠正心功能不全等治疗。经心内科会诊,外科、手术室、输血科、麻醉科充分进行术前评估后,确定了手术方案。廖智超在手术中发现,李奶奶右大腿肿瘤巨大,形如橄榄球,最大直径达15厘米。由于术前准备充分,手术仅用不到一小时、出血约200ml,即完成了大腿肉瘤的广泛切除,并保留了股血管及神经。家属得知老人肿瘤被成功切除还保住了下肢,激动不已。目前老人伤口愈合良好,由于卸去了沉重的肿瘤负荷,心肺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正在等待后续的术后辅助治疗。
廖智超在市肿瘤医院秦皇岛医院期间,开展了包括李奶奶在内等多例肉瘤患者的手术保肢治疗,为当地肉瘤患者提供了规范先进的治疗途径,极大改善了患者预后。他表示,由于肉瘤发病率低,很多肉瘤患者曾被当做普通的良性肿瘤,如脂肪瘤或纤维瘤进行了切除手术,但其切除范围对于肉瘤是远远不够的,且大部分肉瘤的治疗是综合性的治疗,术后还需辅助化疗或者放疗,所以建议患者一旦确诊肉瘤最好能到骨与软组织肿瘤专科进行治疗。
他同时提醒市民,若发现身上出现不明原因的包块,尤其近期膨胀性生长、破损或感染,伴有局部疼痛,甚至出现贫血、低热、消瘦、乏力等,应尽量到肿瘤专科医院就诊,以免误诊耽误治疗。 通讯员 周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