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喜欢读书,太元年间,他曾下令广泛搜集散落民间的野史笔记。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时间献书者络绎不绝。一本购自辽东燕国的《晋阳秋》引起了孝武帝的注意,因为这与他收藏的《晋阳秋》版本不同,细读之下,有的地方记述竟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一个作者,为什么会出现两样文字呢?一番调查之后,孝武帝才弄清了其中的秘密。
《晋阳秋》的作者孙盛是东晋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县北)人,父亲曾当过颍川太守,死于动乱,那一年,他才10岁。后来他和家人移居江东避难,幼年的不幸激发了他发愤的志向,长大后成了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孙盛在探究学问时喜欢较真,固执己见,轻易不肯屈服。那时盛行玄学,而其中最有名的人物便是殷浩。有一天,孙盛到殷浩家做客,酒菜上桌,正准备动筷时,两人因为一人生哲理问题发生了争执,互不相让,结果越说越激动,不但嘴里口若悬河,吐沫横飞,而且手中的尘尾也随着音调的起伏挥来挥去,以致上面的毛都掉在了饭菜上。争了一会儿,两人想起还得吃饭,这才发现饭菜都凉了,命人赶紧去热,等待热菜的空儿,两人又干了起来。结果热了凉,凉了热,折腾了四五次,中午饭吃到了天黑,一口饭也没吃成。
孙盛不仅喜欢谈玄,更喜欢写作,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出版了两部历史著作,即《魏氏春秋》和《晋阳秋》。前者写的是三国曹魏的历史,后者写的是晋朝的历史,一直写到他生活的当代。孙盛写历史,有董狐遗风,极重史德,“不虚美,不隐恶”,有什么说什么。然而写书可不比谈玄,左耳朵听,右耳朵冒,白纸黑字落在纸上,他的麻烦也由此而来。
公元369年,孙盛曾在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帐下任参军,亲历了桓温第三次北伐前燕的战争。在《晋阳秋》中,他如实地记述了枋头大败的史实。不久,桓大将军看到了这部书,不由大怒,立刻派人把孙盛的儿子找来,直截了当地对他说:“枋头诚为失利,何至乃如尊君所说?若此史遂行,自是关君门户事。”意思说,枋头之战,只是偶然的失利,何至于像你的父亲说得那样严重呢?这本书要是流行开,跟你们的家族有很大关系。这一番话,就是傻子也听得出其中的威胁意味,吓得孙盛的儿子“扑通”就跪下磕头,一边道歉,一边向桓大将军保证,回家马上让老爸删改。
当时孙盛已年届七十,他的家风极严,尽管儿子们有的头发都白了,犯了过错,也要在大厅中当众训斥。估计是害怕挨骂,儿子回到家,立刻把全家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黑压压在孙盛面前跪了一片,“号泣稽嗓”,哭声震天。此时的泪水相信都是从心里流出来的,因为那时的株连,是成百上千的亲属都要跟着掉脑袋的。
儿子边哭,边向孙盛祈求说:“您就为全家老少百口人的身家性命考虑考虑,高抬贵手,删改删改吧!”
面对家人快要流成河的眼泪,孙盛的反应是“大怒,不许。”断然拒绝,头可断,血可流,昧着良心,颠倒黑白,死也不干。
儿子们显然清楚老子的脾气,倔劲儿上来了,几匹马也拉不回来。退下之后,他们聚在一起,打起了另外的主意。你不是不改吗?咱们改,噎人的话写不过你,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话你还未必是对手。自古道老子英雄儿好汉,儿子们的文字功底也都不弱。挑灯夜战,不到几个时辰,一部戏说版的《晋阳秋》就搞定了,连夜送往大司马府,请桓大将军审定。
历史有时就是这样,稍不留神,就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变了味,改了样,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可孙盛老爷子不是吃素的,他整天打交道的就是历史,看到儿子们突然没了动静,大的也不哭了,小的也不闹了,书房里的灯又亮了一宿,他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姜还是老的辣。孙盛也没闲着,亲自把《晋阳秋》抄写了一遍,封存好,派人送给了前燕国王慕容隽,真实版的《晋阳秋》由此得到保存,而历史的真相也得以还原。
好的历史是用良心书就的,真实是它的生命。那些秉笔春秋的书生,看起来是如此文弱,可是在良知面前,他们却不惧生死,宁折不弯。历史的轨迹可以弯曲,文人的良心却不能拐弯。面对这样的翰墨书香,怎能不让我们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