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油!”日前,2023天津·团泊湖半程马拉松暨京津冀健身跑邀请赛(以下简称“团泊湖半马”)激情开跑。随着一声枪响,来自全国36个城市、28所高校、20多个团体的2500多人鱼贯而出。临近终点,22岁的吴书晴在一声声的助威呐喊中,加速、撞线,以1小时20分43秒的成绩获得团泊湖半马女子组冠军。
目前,体育赛事正在“培新”与“固优”两条赛道上加速冲刺。天津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克敏表示,近期,天津市体育局与北京市体育局、河北省体育局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青少年体育以及体育文旅资源开发等方面积极加强区域间的体育交流合作。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举办了近20场京津冀范围的赛事,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繁荣了体育市场,助力“运动之都”的建设。
新“燃点” 赛事排队 全民参与
以体育特长生身份进入北京科技大学的吴书晴目前每天的训练量超10公里,这次参加团泊湖半马算是以赛代练。21.0975公里的跑程用了1小时20分43秒,对于这个成绩,吴书晴还算满意。她告诉记者,这次团泊湖半马总参赛人数达2500人,大家的参与感很强,场面非常壮观。
自去年以来,“京津冀”赛事多了起来。2022年7月,2022京津冀体育产业大会举办;同年11月,2022第六届京津冀赛车节举办;今年3月,南开区“京津冀”五子棋邀请赛开赛;4月,2023年中国·天津第六届体育旅游大会上的多个京津冀水上运动赛事启幕;10月,京津冀武术交流大会也将如约而至……
体育不仅是一场赛事、一项产业,更是日日可享的生活方式。南开区此前举办的“京津冀”五子棋邀请赛吸引了300余名京津冀地区五子棋爱好者参赛。10月,静海区将举办第三届京津冀武术交流大会,预计京冀地区将有约20个体育单位及民间体育组织参会,其中,河北省参赛者占外来参赛人员的七成左右。
“多年来,我市着力打造群众性品牌赛事,结合河流、湖泊等特有自然资源,广泛开展高品质、高档次的群众体育赛事,如海河龙舟赛、环团泊湖自行车赛等,通过筹办各种赛事,把运动真正融入百姓生活。”李克敏说。
新消费 优势“吸粉” 消费开跑
越织越密的交通线路串联起城市生活交通圈的网络骨架。目前,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我们从北京过来,无论是坐城际列车还是驾车,交通都很便捷。”一位从北京来津参加“南开杯”2023年ITF国际网球巡回赛·天津站的网球运动员告诉记者。使他感到便捷舒心的还有场馆的设置。天津网球中心为该赛事提供了1个中心场地、1个副中心场地、12片室外场地和4片室内场地。遇到特殊天气,室内场地也可以保障比赛照常进行。
在位于和平区荣业大街的捷安特自行车专卖店,记者看到几位来自河北省黄骅市的骑行爱好者在挑选运动型自行车。据了解,他们参加了此前在静海区举办的环团泊湖自行车赛。该赛事已经成功举办了13届,每年都会吸引大批京冀骑行爱好者前来参赛。这条骑行线路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精品赛道。随着当前各种自行车赛的举行,骑行爱好者越来越多,运动型自行车销售也有明显增加。捷安特(天津)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经理刘海波告诉记者,近几年,运动型自行车和专业运动型自行车销量递增。“去年,我们专业运动型自行车的销量达500余台,同比增长15.62%。运动型自行车的销量超1200台。”他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已经作出名气的环团泊湖自行车赛,静海区还举办了不少“京津冀”赛事,这与其深厚的体育产业基底密不可分。据静海区体育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赵建军介绍,静海区共有23个专业国际标准体育场馆,先后承办了全国运动会、天津市运动会等多项赛事,举办了国际铁人三项赛、WTA天津公开赛等。全球唯一的萨马兰奇纪念馆坐落于此,承载着“奥林匹克精神”。静海区青少年受益于专业场馆资源优势,竞技体育成绩快速提升,仅2022年就在各类赛事中获得323块奖牌,其中金牌121块。
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对拉动区域消费作用明显。以去年举办的“哪吒体育嘉年华”活动为例,体育、市集、文娱、餐饮四大板块的40余家商户进驻活动会场。活动期间,销售额总计达到3000余万元,客流量超110万人次。据了解,2023年天津马拉松赛将于10月15日在市区内和海河沿线举办。赛事设置全程(42.195公里)、半程(21.0975公里)、迷你(5公里)三个项目,预计规模达3万余人。“我们希望把天津马拉松赛打造成天津名片,吸引更多的目光聚焦天津,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李克敏说。
新趋势 特色“留人” 文旅添彩
今年以来,京津冀三地举办了一系列体育领域的交流活动,并搭建了智慧文旅平台。天津借力赛事东风也在加快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依托山河湖海资源优势,打造覆盖各层级、适合各人群的体育旅游项目。截至2022年底,我市共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2个,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1条,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19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一些依托资源优势的体育旅游项目中,京冀游客占到不小的比重。“今年以来,我们举办了风筝节、亲子嘉年华等活动,吸引了30万人次的客流量,其中京冀游客占比超五成。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对接沙滩排球赛和沙滩足球赛,将在今年暑期举办。”滨海新区东疆湾沙滩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称,该景区被国家体育总局、文旅部认定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其体育旅游线路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赛事为城市与外界互动提供了商机,赛事经济变成流量经济。很多来津参赛的运动员完成比赛后,随即“变身”游客,饱览天津风光,拉动衣食住行等消费需求。“比完赛,我们在天津玩了2天,去了国家海洋博物馆,逛了古文化街,吃了耳朵眼炸糕,坐了海河游船,要不是急着赶回去训练,我还要再多玩几天。”一位此前从河北省来津参加环团泊湖自行车赛的参赛者说。
在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徐虹看来,京津冀三地在体育领域各具优势,结合起来能够形成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和丰富的消费场景,三地赛事上的“互通”有助于打造体育消费的氛围和环境。随着三地文化、体育、旅游的深度融合,其相关产业也必将迎来升级和创新,对推动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