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紫荆关要过易水。
其实论名气,易水显然比紫荆关要大。两千多年前,燕太子丹送荆轲刺秦于易水畔作别,荆轲和着音乐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顿然营造出一种雄浑悲壮的气氛。行刺秦王不啻是轰轰烈烈、名垂青史的壮举;然而一旦施行,成功与否,荆轲皆无生还可能。消灭血肉之躯,以博取精神永存,是古人的一种人生价值追求,是对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刚猛精神的崇敬和赞美。自荆轲之后,有关易水的诗歌辞赋,便无不和悲壮与凛冽相关──骆宾王有一首《于易水送人》:“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怀才不遇,他在易水边送别友人,通过咏怀古代英雄,寄托了自己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内心苦闷。尤其“水犹寒”三个字,读来令人内心一凛,仿佛听到风儿萧萧,如人之呜咽。
易县的名胜中,游人最多的是易水湖和清西陵。易水湖是人工湖,自易水上游流下的水在这里汇集成湖泊。湖水为国家二级水质,然清澈却难见底,因为水深有40多米。我到易水湖的时候,陆上感觉只是有微风拂在脸上,可乘船到了湖上却被湖面上的风吹得惊心动魄,深刻体会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意味。
去紫荆关比预想的要周折些。原以为长城的关隘都该是建在崇山峻岭之上,没想到紫荆关的关城却偏偏“藏”在了拒马河的河岸边。因为来此游客不多,周遭也没有打卡人士热爱的紫荆花所汇成的花海,这里倒显出几分少有的清静,感觉上与景区似乎不搭边。不过,当我沿着泥泞的河岸,走到紫荆关城近前的时候,关城的雄伟和苍劲还是把我深深地震撼到了。紫荆关关城北门建在拒马河南岸,坐西朝东。花岗岩条砌筑的雄壮关门上嵌有石匾两重,上重题“河山带砺”,下重题“紫荆关”,字迹苍劲有力,浑厚古朴。那花岗岩上纵横交错的纹络,就如同是镶嵌在紫荆关额头上面的皱纹,岁月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都浓缩在了这一条条的皱纹里,没有人说得清那里面蕴含有多少或刀光剑影或耐人寻味的故事,只有从它的身旁缓缓流淌的比紫荆关还要古老许多的拒马河似乎能够洞悉一切,它的水流拍打着紫荆关的护堤,一下下的,如同叹息。
“河山带砺”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常用成语,语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系古人封爵之誓词。带,指衣带;砺,指砥石。意指即使黄河细如衣带,泰山小如砥石,但国家依旧存在,誓约依旧有效。代指哪怕时间久远,哪怕变迁动荡,也不改初心。比如唐代宰相诗人陆贽在《赐李纳王武俊等铁券文》中说:“功载鼎彝,名藏王府,子孙代代,为国勋臣,河山带砺,传祚无绝。”由此可以看到古人对紫荆关的倚重。
紫荆关因关城附近有紫荆岭而得名,东依万仞山,西据犀牛山,拒马河横列于关城之北。历史上,紫荆关南面以十八盘为险要,北面近以浮图峪隘口为门户,远以宣化、大同为藩篱,一关雄踞中间,群险翼庇于外,峰叠峦矗,如屏如障。紫荆关差不多算是长城所有雄关险隘中历史最悠久的,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关于紫荆关的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当时称“五阮关”,是著名的天下九塞之一,同时也是燕长城重要的组成部分。秦统一六国后,将其与秦、赵长城连为一体,遂成为万里长城上一个重要关隘,并改名上谷关。北魏时称子庄关,隋唐时称白壁关,后来改称为“浦阴陉”,系太行八陉之第七陉。宋初时还叫过“金坡关”,由宋朝中叶始改称今名。相传当时关城内外遍布紫荆树,盛夏时节紫荆花绽开,香飘万里,故“荆关紫气”被古人定为古易州十大胜景之一。
紫荆关在秦汉时是一段由土石混筑的长城,后来历代虽有修建,但骨架改变不大。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成吉思汗率军攻打居庸关,因金兵凭险据守,久攻不下,于是抽主力挥师南下,一举攻克了紫荆关,然后再攻取涿、易二州,又由长城里侧向外反攻居庸关,居庸关终被攻克。明洪武初年,将领华云龙对朱元璋建议要汲取历史教训,加固紫荆关城防,明王朝遂开始对紫荆关进行大规模改筑,新筑墙体为花岗岩条石,用青砖封顶并砌筑垛口。但即便如此,紫荆关依然是关外部落袭扰关内政权的突破口。公元1499年,蒙古瓦剌部兵分四路对明长城沿线发起强攻,并在土木堡俘虏了明英宗皇帝,然后挟英宗自大同南下,直奔紫荆关而来。攻克紫荆关后,瓦剌兵长驱直入,一口气打到了北京西直门外,只是因兵部左侍郎于谦大敌当前临危不惧,率部严密防守,加固了城防,调来了援兵,瓦剌兵见攻下北京无望,又恐长城沿线被明军封锁,断了退路,便又挟英宗经紫荆关返回长城以北。此役后,明朝野对紫荆关的重要性开始重新评估,于谦就说:“险有轻重,则守有缓急,居庸、紫荆并为畿辅咽喉,论者尝先居庸、而后紫荆,不知寇窥居庸其得入者十之三,寇窥紫荆其得入者十之七。”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得更加明了:“居庸则吾之背也,紫荆则吾之喉也,猝有急则扼吾之喉而附吾之背。”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侵占北京。10月,英、德、法、意四国联军意图西犯,进逼紫荆关。山西布政使升允得知联军西犯,立即率兵马进驻紫荆关,并派两营陕军分守紫荆关西南的五回岭、倒马关、走马驿等百里以内各要隘,留一营陕军镇守紫荆关。10月28日,升允照会联军指挥官,试图劝止联军继续西犯,联军不予理睬。10月29日黎明,枪炮声划破长城寂静的上空,联军在大炮的掩护下突然向紫荆关发起猛攻,升允率清军应战。清军将士英勇顽强坚守紫荆关,与侵略者展开了一场殊死战斗。经过六七个小时的激战,紫荆关失守。清军阵亡87人,联军也被打死数十人。虽然紫荆关最终陷落,但经此一役,联军也没再继续西犯,而是撤回北京。
1903年6月,已升任山西巡抚的升允为纪念87名在紫荆关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清军将士,下令在紫荆关盘道寺墙上镌刻了一段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碑文。碑文曰:“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初七日,英、法、德、义等国联军西犯,总统陕军山西布政使升允御之于紫荆关。所有阵亡弁勇姓名谨勒于石,以垂不朽。”碑文中共记录了87位为抗击外敌英勇捐躯的清军将士姓名。1903年11月19日,德国驻华公使穆默得知紫荆关盘道寺墙上的纪念碑文一事,遂向清政府表示抗议,提出紫荆关所刻“该文‘西犯’二字及文全体,足令各国驻华大臣心内不平。”要求清政府立即将其铲毁。清政府无奈,只得照办,碑文虽已不复存在,但清档案却翔实地记录下了这一事件。升允是蒙古族,保皇派,但其人为官清廉,生前兴办实业,投资教育,1931年7月病逝于天津日租界,逊帝溥仪赠其谥号“文忠”。
当地有关部门对紫荆关的文宣其实并不比对易水湖和清西陵少,但效果却算不上好。除却位于拒马河岸边保存较为完好的紫荆关关城遗址外,其他地方看上去都与这里悠久的历史有少许违和感,许多建筑感觉都是新修葺的,连做旧的痕迹都少见。好在,无论是古长城的历史,还是燕赵故地的慷慨悲歌,并无需由“修旧如旧”来证明什么。紫荆关的历史都是史书中有据可查的,除此之外,其实还有民间传说的。比起那些有据可查的历史,民间传说的故事似乎更有内涵,也赋予了雄关和英雄以更多的人情味儿。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据说,当年荆轲刺秦王过了易水就是出的紫荆关,当然,那时候它还叫“五阮关”。荆轲看到紫荆关关内关外开满了紫荆花,忽然就被陶醉了,对生命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他停下了自己的脚步。他甚至在紫荆关外的犀牛山下邂逅了一个美丽的农家姑娘,他们在紫荆树下相爱了。然而,燕太子丹派来了“催命官”逼迫荆轲赶紧上路,荆轲走了,临走前,他告诉姑娘他一定会活着回来的……美好的民间传说似乎把历史的血腥也冲淡了许多。
壮士没能改变中国历史的走向,紫荆关和那位美丽的农家姑娘再也没有见到荆轲回来的身影。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紫荆关老了,属于它的似乎只剩下了回忆,而能够理解和陪伴它的也只剩下了它身旁这条不舍昼夜、缓缓流淌的拒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