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讲述
如果不创作,可能永远不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存于内心~~~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6月2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为山 为中华文化造像铸魂(图)
文 余玮
吴为山 1962年出生,江苏东台人,著名雕塑家、美术家,首创了中国现代写意雕塑之风。现为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院院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

  中国美术馆自1963年建馆以来,至今已走过一甲子的历程。“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于日前开展,分为“致敬经典”“墨韵文脉”“塔高水长”“美美与共”四大主题展览,通过近600件作品,集中展现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经典美术作品。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现场为观众导赏,对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傅抱石的《待细把江山图画》、关山月的《绿色长城》、罗中立的《父亲》、广廷渤的《钢水·汗水》、董希文的《千年土地翻了身》、林风眠的《水上》等珍贵藏品逐一细致解读。

  自2014年出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以来,雕塑家吴为山无论从艺术创作上,还是从中国美术馆的策展、统筹方面,始终以如何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同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注入生机活力为主旨。笔者曾采访吴为山,听他讲述如何将雕塑艺术与中华美学精神融会贯通,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之美的故事,感受到这位艺术大师的思想高度。

  角色转换后,创作时间和精力自然会受到影响。但吴为山认为两者互有裨益:做馆长后视野不同,境界会提高,再创作作品时,品质和格调也会提升;同时,身为艺术家,他更懂艺术家,能更好地为艺术家服务。

  为“当代草圣”林散之塑像

  踏上塑造中华杰出人物的旅程

  吴为山的人生,也似创作一件雕塑的过程:理想是草图,奋进是刻刀,一次次将多余的边边角角无情地剔掉,使塑像更趋完美,而自信则是雕塑后打磨的砂纸,把塑像磨得更光滑、更耀眼。

  少年时,吴为山到无锡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学习,那里是他起步的地方。1987年,他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并留校任教。1991年,已是南京师范大学雕塑教研室主任的他接到邀请──为“当代草圣”林散之塑一尊半身像,放置在林散之纪念馆。那一年他不到30岁,与母亲、妻女挤在一间二十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只能在家人熟睡后的深夜,才能静心埋头品读林散之先生的诗、书、画,感受林先生的文化性情……当雕塑完成后,林散之的长子林昌午说了一句话:“父亲活了。”

  林散之雕塑的成功,让吴为山踏上了塑造中华杰出人物的旅程。“那时,经济大潮涌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许多年轻人对我们国家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很陌生,转而去崇拜明星。我觉得应该为这些杰出人物塑像,建立时代丰碑。”吴为山说。

  1994年秋天,江苏宜兴丁蜀镇,一幢幽静的小楼里,吴为山见到了80岁的顾景舟。顾景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宜兴紫砂名艺人,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是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吴为山用独特的紫砂泥塑造了这位紫砂艺术大师,见过雕塑的人都说“像透了”。

  吴为山塑像,有无数腹稿,但没有草图。如他所说:“长时间琢磨,顷刻挥就,往往是最真实的心象。”1995年,他应邀为季羡林资料馆塑季老像。他专程去拜访老人,见到季羡林的一瞬间,吴为山怔住了──眼前之人不就是一尊典型的东方智叟塑像吗?因为一瞬间碰撞出的灵感,这尊塑像再次获得成功。

  勤奋是吴为山的法门。年轻时,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没有其他任何爱好。靠着一柄塑刀,赋予泥土以人的灵魂,在翻模、铸铜中塑出属于人类的精神。“我每天都在创作,经常划破手。”他的右手大拇指比左手大拇指长两厘米,手形也是扁平状的。他说曾遇到过一位老雕塑家,两手大拇指的长短差距比自己更大。

  那一时期,吴为山先后为吴作人、费孝通、钱伟长、顾毓琇、杨振宁等人塑像。“要想做好雕塑,就要研究这个人,读他们的书,了解他们的衣着、生活习性、生活空间……只有读懂了塑造对象,才能塑造出传神的作品。”吴为山说,他亲睹一位位大师的风采,并在无数次交往中获得形与神的启示,用黄土塑其形象,以青铜铸其精神,传递出属于他们的神貌与品格。那一尊尊雕像,都似乎有生命在喷发。

  曾有人说,吴为山擅长为人“相面”──捕捉人物表情,把握人物神采,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吴为山称自己比较有“老人缘”,这些老人喜欢他,他更是从心底尊敬他们。钱伟长曾经参观他的工作室,意味深长地说:“这地方外面看起来很小,里面却很深。”回忆起那些珍贵情谊,吴为山说:“每一次跟大师交往,我吃的都是‘脑黄金’。顾景舟先生告诉我,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高与低的差别,只在分毫之间;费孝通先生告诉我,得其神胜于得其貌,塑人之神重在表现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杨振宁先生告诉我,艺术与科学的灵魂同是创新……”每一段交往都是一次修炼和领悟,每完成一尊雕塑作品,是求艺,更是问道。

  写意雕塑融会中华美学精神

  展示国人血脉中的文化精魂

  世人都知道雕塑,但“雕塑”究竟意味着什么?吴为山阐释说:“雕的过程,就是删繁就简的过程,减得只留下筋骨、灵魂;塑的过程,就是添加的过程,加上原本属于作品的那部分。”每件雕塑作品于吴为山而言,是他的经历、情感、艺术研究与实践的体现,也是他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1996年,在荷兰做访问学者的吴为山接到为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塑像的邀请。吴为山在女王资料室找到一张1977年的照片,那时女王还是公主,到中国访问,留下了温和友善的笑容。吴为山用写意手法塑造了女王的笑容,女王赞赏说:“这是大师级的雕塑作品!”

  1998年,吴为山在美国旧金山办个展,第一件被收藏的作品名为《春风》。“这是我为女儿创作的,那天女儿放学回来,小脚丫翘起来,裙角被风吹起,可爱极了。”吴为山说,一位美国女士非常喜欢这件作品,先问能否摸一摸,继而买下。她说,这勾起了她对童年的回忆和对自己孩子的情感。

  南京大学邀请吴为山创建雕塑艺术研究所。他重走自己曾考察过的龙门、云冈、大足、麦积山、敦煌……提出写意雕塑的概念──融合西方写实手法和中国传统写意技法,在不可言说的似与不似之间,展现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美术历史及理论研究者张道一评价说:“从吴为山的作品看,他不仅抓住了中国文化之魂,而且大胆地将西方表现手法与东方写意手法结合起来,达到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创造。”

  吴为山的写意雕塑是创作理念,也是文化概念,其根本在于作品中蕴含中华美学精神,并通过对中国文化人的个性塑造,展示流淌在国人血脉中的文化精魂,是一种文化主张的积极探索,是文化自信的标识。

  为什么是写意雕塑,而不是意象雕塑?吴为山在《写意雕塑论》中给出了答案:“中国的写意雕塑虽不是作者直接对着对象写生,但处处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热情,在外部塑造的手法上留下了作者深深的情、意。在创作上注重生活的原型,重视主体对生活对象的感受,作品的生成往往是急速的,外形呈发散状,注重神韵,集中体现在对瞬间表情的捕捉,并把这种表情理想化、夸张化、诗意化,在民间泥塑、汉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003年,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主席安东尼访问南京大学,在吴为山办公室看到只有6厘米高的雕塑《睡童》。谈起这件作品,吴为山说:“著名设计家速泰熙请我为他刚出生的小外孙做脚模,孩子的皮肤太细嫩,我不忍心用石膏在上面翻模,但看到熟睡的婴儿歪着头半张着嘴憨态可掬,一种对小生命的怜爱之情油然而生,立即塑出了《睡童》。”这件作品令安东尼叹服,征得吴为山同意后,亲自将其带到英国参加展览,荣获了英国皇家雕塑“攀格林奖”。

  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群雕

  2005年12月,吴为山开始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的大型群雕。他访问了一些幸存者,一位名叫常志强的幸存者告诉他,自己亲眼看见母亲被日本人连刺数刀,尚是婴儿的弟弟哇哇大哭,爬到母亲怀里。母亲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把衣襟扒开,让弟弟吸吮乳头。天寒地冻,弟弟的泪水、鼻涕与母亲的血水、奶水冻凝在一起。直到有人想把弟弟从死去的母亲怀中抱起,才发现母子二人已冻成一体……听着一段段诉说,吴为山仿佛置身于1937年的腥风血雨中,耳畔回响着亡灵冤魂的哀号。

  2007年重阳节那天一早,发着烧的吴为山来到工作室,继续创作这组大型群雕。室内回荡着《辛德勒名单》的主题音乐,在悲愤产生的速度与力量中,吴为山仿佛听到冤魂的呐喊。他一鼓作气,刀砍、棍敲、手塑,忘记了时间。直到半夜3点,一直在外面等候的司机进屋找人,才发现吴为山已经晕倒在地上……

  2007年12月13日纪念馆开馆,位于入口与出口处那些叙事性、史诗般的群雕组合,时时激起参观者的情感交响──它波澜壮阔、起伏跌宕,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灾难描述、痛苦诉说。其中,悲怆主题的雕像《家破人亡》以11米高铸就了一位母亲,无力的双手托起遇难的儿子,向苍天呼号。在吴为山看来,她是千千万万受难家庭的代表,是蒙难祖国母亲的象征。

  纪念馆的意义是“遇难、纪念”。吴为山说:“试想,纪念馆的大门就是被攻陷的中华门,如果每个进馆的人,相遇这批由城内逃出的亡灵,那这当是历史与现实、幻觉与真实、灾难与幸福、战争与和平的相遇。”走出纪念馆是和平公园,在一片绿洲的衬托下,耸立起一道长140米、高8米的浮雕墙。象征胜利的“V”型结点处,塑造了一位吹响胜利军号的中国军人,脚踏侵略者的钢盔和折断的指挥刀。这件作品采用象征主义手法,表现了人民的胜利、正义的胜利,也象征着让战争远离人间。

  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讲中国故事

  展示蓬勃发展的中国形象

  吴为山的创作范围扩大到文化先贤,包括老子、孔子、王献之、黄宾虹、齐白石……通过雕塑梳理出一部文化史。“我要用手中的泥土去留住他们的思想,表达我对祖国泱泱五千年文明的敬意。”他认为,历史是人写成的,普通大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而杰出人物是在普通大众中脱颖而出的人,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标记性符号。“名人雕像体现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塑好不同时代的人物,就是为时代造像,展示一个时代的风采。”

  2017年12月,吴为山的雕塑作品《问道》在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落成。这件作品由孔子、老子两尊青铜雕像组成,取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所记载“孔子问道于老子”的典故,生动表现了两位文化先贤晤面的历史瞬间。孔子浑然高古,展现儒家仁爱为本的追求;老子飘逸悠游,体现道法自然的精神。

  以老子、孔子等为代表的大量塑像如今立于世界多个国家,这是源于孔子和老子的价值。吴为山说:“如果一个国家对孔子没有认知,就不会把雕塑立在那里,这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的自信、自强是有资本的。”他称老子、孔子“不需要护照的旅程”是源于全人类对文化精髓的珍视与共鸣,这是让中国精神和中华文化真正走出去的根基。“除了历史题材,我们在表现当代生活题材的创作中,更应该体现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这是体现我们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元素。只有对话于世界,才能屹立于世界。中国艺术家要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讲好中国的故事、中国人的故事,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展示蓬勃发展的中国形象。”

  推动中国文化和当代艺术

  在世界范围的传播

  吴为山始终坚定着一个信念:文化彰显一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国文化和当代艺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是中国艺术家的责任。他的信念引领着他的艺术创作和追求。2006年年初,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雕塑个展。八年后,2014年,他成为中国美术馆第五任馆长。在吴为山眼里,中国美术馆仿佛一件雕塑作品,“它有内在的构架,有形体的塑造,有鲜明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它有精神,有灵魂。”

  吴为山提出新的思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典藏大家精品,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当代艺术创作,打造美术高原高峰,惠及公共文化服务。2017年11月,一场会聚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傅抱石、叶浅予、李可染、徐悲鸿、林风眠、庞薰琹、吴作人、吴冠中等20世纪中国美术史重要画家的“典藏精品特展”在这里举行。展览包含了对新旧交替的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梳理,可谓“中国美术馆晒家底”。展览高峰期需排队两三个小时才能进馆,不少观众只得错峰观展。

  这些年,吴为山与美术馆的同仁一起,努力推动中国美术的发展及其在国内国际的传播。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他常以“中国美术馆一号服务员”自称。中国美术馆制定并实施了“典藏活化”系列展览计划,首展举办了“人民的形象”大型展览,反映不同阶段美术家的创作,展现不同时期人民的精神面貌。策划了“中国写意”“浑厚华滋本民族──黄宾虹诞辰150周年纪念特展”等一系列展览,观众络绎不绝。他们还将优秀的“典藏活化”系列展送到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延安革命老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以心为塑,以魂立碑。好的雕塑给材质注入生命,张扬灵魂的魅力,以无声胜有声,以有形呈灵动,留给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人如其名,吴为山,创造了中国雕塑界的一座文化山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