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既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坊间所谓“四时八节”,夏至便是其一。诗云:“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谚云:“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我国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欢度夏至的食俗,接下来与大家分享一二。
北方人讲究“夏至吃碗面”。夏至为什么要吃面呢?首先,吃面有祭祀之意。从周朝起历代王朝都在夏至日举行祭神仪式,并作为国之大典。民间也有夏至日祭神祀祖的习俗,用新收获的小麦做成面食供奉,感谢神灵先祖的保佑照顾,同时也祈求神灵先祖一如既往地禳灾避邪,来年有个好收成。其次,吃面有尝鲜之意。夏至时节,新麦子已经晾晒干净,新磨的面粉清香味美,特别诱人,农民便用新鲜面粉擀成面条,以此庆祝丰收,表达喜悦心情。第三,吃面有养生之意。夏至,意味着烈日炎炎的盛夏已经到来,人们的饮食也有所改变,以热量低、制作简便的食品为主。据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记载:“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清代叶桂《本草再新》补说:“养心,益肾,和血,健脾。”清代汪绂《医林纂要》还说:“除烦,止血,利小便,润肺燥。”若是在酷热的夏天吃碗热面,大汗淋漓,滞留在人体中的湿气和暑气一扫而光,神清气爽。若面条煮熟后再用凉开水过一遍,做成凉水面,吃起来既筋道又凉爽,真是舒服极了。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同是吃面,我国南北方各有差异。北方人口重,大多选择炸酱面、麻酱面、打卤面等。南方人也有夏至吃面的,大多选择阳春面、干汤面、青菜面和肉丝面等,口味清淡。
南方人讲究“夏至吃馄饨”。馄饨是起源于中国北方的一种民间传统面食,发展至今,遍布全国,制作各异,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地方称馄饨,而安徽人称包袱,湖北人称包面,江西人称清汤,巴蜀人称抄手,广东人称云吞,福建人称偏食,等等。
夏至为什么要吃馄饨?一是“夏至吃馄饨,热天不溺水”。煮馄饨时,等水开了下锅,经过三滚三冷,馄饨一个个就会浮起来,这样就可以捞出来吃了。由于馄饨在水里最终都会浮上来,不会沉到水底。于是,就有在夏至这天吃馄饨,游泳时就会像馄饨一样浮在水上、不会溺水之说。二是“夏至吃馄饨,热天不疰夏”。夏至这天吃馄饨时,有的人在馄饨里拌面条。吃了馄饨可以免疰夏,用面条的长比拟夏至的长昼时间,取长寿的好彩头。三是“夏至吃馄饨,敬神不糊涂”。夏至这天,北方人吃面条也好,江南吃馄饨也好,都是虔诚祭神之举。馄饨,古人称其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而馄饨又与混沌谐音。盘古开天,混沌初分,吃了馄饨便会聪明。民间还将吃馄饨引申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
江南人讲究“夏至烹鹅鸭”。南北朝时有道名菜“醋菹鹅鸭羹”,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做法:“醋菹鹅鸭羹,方寸准,熬之。与豉汁、米汁。细切醋菹与之,下盐,半奠。不醋,与菹汁。”江南人爱吃鹅鸭,是因老鹅益气补虚,鸭子滋阴养胃,故而民间还有一个说法:“喝鸭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南京人夏至爱吃板鸭和桂花鸭,而扬州人则推崇“三套鸭”。所谓三套鸭者,其实是用一只家鸭、一只野鸭和一只鸽子做成的。三禽分别去骨以后,先将鸽子塞入野鸭腹中,空处填放香菇、火腿片、冬笋片,继而将其填入家鸭腹中,空处填放香菇、火腿片、冬笋片,然后放入砂锅内,加上葱结、姜块、料酒,清水淹没鸭身,中火烧开,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焖上三个小时,即可食用。“三套鸭”集家鸭之嫩、野鸭之香、鸽子之鲜于一体,鲜中加鲜,美上加美,多味复合,相得益彰,其味殊绝,难以言表。值得一提的是,扬州盐水鹅也很出名,尤其高邮全鹅宴。高邮人吃鹅,口味之刁,做法之妙,很难有他地能出其右。全鹅宴的冷菜就有八种:老卤鹅头、双味鹅舌、盐水鹅脯、盐水鹅翅、腊味鹅肝、麻香鹅肠、香脆鹅胗、白云鹅掌;全鹅宴的热菜也有八种:鹅油文丝玉脂羹、水晶原汁镶鹅脑、八宝石榴酿鹅颈、一品鹅肚四宝珍、百香老卤糊涂鹅、蟹粉鹅脯狮子头、鹅鸭竹笋三丁包、老鹅脆胗蛋炒饭,最后还有天麻鲍鱼老鹅汤,食之趣味无穷。
扬州人还讲究“夏至六月黄”。所谓“六月黄”,即“童子蟹”,说白了,就是“未成年”的公蟹,因为农历六月夏至时节上市,故名。螃蟹一生会有十多次的蜕壳。每次蜕壳代表着每一次的成长,“六月黄”是公蟹进入成熟期前的最后一次蜕壳,亦是公蟹从“少年”即将步入“青年”的中间阶段,体重一般在二两左右,具有外壳脆、内壳软、腥味重、肉质丰满的特点。“六月黄”腹部呈黑褐色,不像成年膏蟹那样“青背白肚”,没有老气横秋;用手轻触蟹爪,感觉偏软,面对外来的压力,只是虚弱地舞动一下大钳,绝无反抗之力。“六月黄”有咸肉蒸、烧杂鱼和炒年糕等做法,常见的是面拖蟹,即将螃蟹清洗干净,一切两段,去除腮脐,淀粉加水一裹,投入油锅,煎至金黄,加入生姜、香醋、黄酒、豆酱、毛豆,翻炒两三分钟,然后加水,煮上五六分钟,放盐加糖,炒至稀糊,蟹壳红黄,即可起锅。
苏州人讲究“夏至包粽子”。苏州人在夏至这天与端午一样,是要吃粽子的。这一习俗的起源可要比吃面条早得多了。据宋代李昉等《太平御览》引晋代周处《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应该是在汉代以后,节俗经过发展,又在夏至日加入了吃粽子的食俗。包粽子要用菰叶,而菰叶生于水中属阴。“黍”即糯米,具有阳火之性,又称“火谷”。菰叶与黍相配,诚如《风土记》所言:“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像也。”据《弘治吴江县志》记载:“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苏州人夏至食粽这一食俗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