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三大佳节之一,也是这三大节日中唯一用于纪念一位伟人的节日,这个伟人就是2300多年前的屈原。“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千年不变的情感,亿万民众的参与,表现的是对民族之魂──屈原的景仰和热爱。
春风得意 志向不移
公元前340年,屈原诞生在归乡乐平(今湖北省秭归县乐平里)。屈原生活于战国时代,这是一个动荡而辉煌、残酷而伟大的时代。历史就是如此的诡异,把那么对立的两个极端拉扯到一起。弱肉强食、强存弱亡,是那个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生存法则。百家争鸣、争芳斗艳,是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
经400年的厮拼争夺,战国初期的20多个国家,角逐出秦、楚、齐、韩、赵、魏、燕七雄。七雄之中,秦和楚的最后角逐,才能决定出谁输谁赢,谁是最后的霸主。
“戴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珞,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这是屈原在《涉江》中的自述。如此贵族伟男儿,按时下的话,屈原就是一个高富帅。楚怀王赏识他,让他担任文学侍臣,这碗饭不是一般人吃得了的,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才可以碰。文学侍臣随侍在君王身旁,为君王解难释疑,是君王最贴近的臣子。
战国时期,各国的外事交往中,主客双方在阐发自己的意见时,往往不是说大白话,而是赋诗讽谏,即以《诗经》中某首或某几首,令乐工演唱,借以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这种类似猜谜的表达方式也颇难为人。如果不熟悉《诗经》,如果思维不敏捷,如果表述不精准,一定会闹出笑话。
屈原以博闻强识的才华、高睨大谈的气概,在庙堂之上对答如流,器宇轩昂。春风得意,人中骐骥。屈原没有因此而美滋滋的晕头转向,而是有着更大的历史担当和抱负。“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屈原借《橘颂》抒发着自己的志向,他颂橘爱橘,以橘为师,深植于楚国的土地,受命君王,坚定不移,一心一意为楚国效力。
晋升左徒 施行美政
公元前319年,年仅21岁的屈原,被楚怀王晋升为左徒。左徒是仅次于令尹的高官,既管内政又管外交,是楚国的重臣。屈原的理想就是《离骚》中的“美政”,它的核心是以民为本,“励耕战”“明赏罚”“举贤才”“反蔽壅”“禁朋党”,又主张法先王,崇先贤,行德政,讲人道。
合纵连横是战国时期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古人以南北为纵,东西为横。合纵就是以魏、赵、韩为中心,北联燕,南联楚,合众弱攻一强。连横就是东连齐或西连秦,事一强以攻众弱。纵横家、外交家苏秦说过,“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可见合纵或连横决定了楚秦两国的国运,后来的事实真的应验了这一预言。
屈原衔楚怀王之命使齐,说服齐国与楚国联合起来,共同抗秦。齐楚两国一向交恶,几年前还发生了军事冲突。秦楚两国曾经长期联姻,平安相处。正因为如此,楚国上层对联齐抗秦持异议者众多,激烈反对与齐结盟。
屈原耐心分析天下大势,他说历史已经变化了,实力格局已经发生了逆转。秦国向楚国示好,可亡楚之心不死。这时的魏、齐两国日渐衰弱,不足以给楚国构成威胁。一统江山,天下霸主,非秦即楚,非楚即秦,这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楚怀王被说服了,全权委派屈原出使齐国,完成“联齐抗秦”的使命。
在齐国的大殿上,屈原的陈述娓娓道来,不回避楚齐两国不愉快的过去,剖析秦国“善魏攻齐”的外交政策,指出以齐国的一国之力,断难阻挡秦国的虎狼之师。如果齐、楚结盟就可以组成一道共同的防线,扼制住秦国的扩张与侵略。楚国愿意忘记过去,着眼当下,展望未来,修复与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也愿与各小国联合,抵御强秦的兼并和扩张。
齐宣王被这个年轻政治家条分缕析的言说打动了,利害得失,顿开茅塞,决定与楚结盟。公元前318年,楚、齐、魏、赵、韩、燕六国在楚国开会,公推楚怀王为“纵约长”。随后,六国发兵攻秦,虽然终被秦国打败,可秦国着实领教了“合纵”的威力,不敢轻易东侵,转而向西拓展。
佞臣构陷 遭到排挤
楚国因施行正确的内政外交政策而正在崛起,年轻的屈原也正如一只雄鹰,在楚国的大地展翅翱翔。“心纯庞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就在此时屈原遭到奸人的算计,这个人就是与屈原官位相当的上官大夫靳尚。屈原为左徒,靳尚为右徒,古人以左为尊,靳尚稍微逊色,这让靳尚心有不平。更让靳尚妒火中烧的是,怀王将修订法令的事都交予屈原,可见对屈原的倚重。
一天,本不是深交的靳尚主动去屈原府上造访,并寻机偷阅书桌上的一卷文书,这正是怀王委派屈原所起草的宪令。这样高端机密的国事,在怀王没有正式公布前,是不能让别人知道的。屈原见状,立即上前,从靳尚手中拿下此卷文书,这也让靳尚很不爽。
靳尚走了,一起阴谋已酝酿于胸。他向怀王上奏说:“大王您把制定宪令这样的大事交给了屈原,这是国家的机密,可现在却没有人不知道啊!”怀王脸色陡变。见怀王半信半疑,靳尚又上了第二贴烂药,他对怀王说:“每项法令公布后,都能听到屈原这样夸耀:‘除了我,谁能做得到!’”怀王气得勃然变色,这不是要犯上作乱吗?怀王开始疏远屈原。屈原一次次地上呈奏章,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秦惠王打听到楚国的现状后,立即派张仪出使楚国。张仪来到楚国后,便以金钱礼品铺路,先贿赂怀王的宠姬郑袖,再买通了靳尚等楚怀王的近臣,然后才去见楚怀王,鼓如簧之舌,并以六百里之地商於为诱饵,唆使怀王与齐国绝交。当怀王派人去接收六百里商於时,张仪又翻脸不认账,说自己从来没有说过六百里,只是说六里,是怀王听错了。
楚怀王上当受骗,发誓要报仇。公元前312年春,怀王发兵秦国,要讨回六百里土地,结果是大败而归,六百里地没有讨回,反又被掠去六百里土地。怀王不甘心,又与秦军大战于陕西蓝田。韩、魏两国见楚国后方空虚,在秦国的默许下,发兵突然袭击。
楚怀王这时才清醒过来,悔不该听信谗言而疏远了屈原,不该违背屈原一向坚持的联齐抗秦政策,使楚国陷于孤立无援的地步。国事蜩螗之际,怀王指望不上靳尚之流,只好下诏,请屈原重新出山使齐,再结楚齐之盟。
被赋闲职 创作《离骚》
与上次使齐相比,这一次困难多了,楚怀王背信弃义,齐宣王怎能释怀呢?不过,齐宣王对屈原仍是以礼相待。秦楚大战,韩、魏趁火打劫。齐国没有乘人之危,火中取栗,这说明齐国君臣头脑清醒。屈原看到了这一点,以为两国仍有转圜的余地。他给齐宣王深入透彻地分析天下大势,说明齐楚两国共存共荣、一亡俱亡的道理。
公元前311年,齐楚两国修复关系,再次结盟。消息传来,秦惠王大吃一惊,立即又派出使者,来到楚国,向怀王许诺,只要秦楚和好,即以汉中的一半土地给予楚国。楚怀王恨透了张仪,当即告诉使者,不要土地,只要张仪。秦惠王听了使者的禀报,正在左右为难之时,张仪来了,主动请求只身去楚国。
张仪太熟悉楚国了,楚怀王身边的近臣,只要有钱有物,都能买通。张仪来到楚国,走的仍是老套路,买通郑袖,贿赂靳尚,张仪安然无恙。怀王是位耳朵根子软的庸君,向来没有主见。经不住宠姬郑袖的撒娇使性,加之靳尚等佞臣的花言巧语,糊里糊涂地发话:“放了张仪!”并且与秦重修旧好,约定婚姻。
公元前304年,秦楚两国在黄棘(今河南省新野县)签订了盟约,并正式通了婚姻。屈原再次被冷落,左徒这样重要的职务是不能做了,怀王给了他一个三闾大夫的闲职。这还不够,嫌他碍眼,怀王命他到原国都宜城去执掌公务。屈原第二次离开郢都。
屈原痛苦、忧伤、压抑的情绪在胸中翻腾,这段辛酸苦难的心路旅程,只能诉诸笔端,《离骚》就这样创作出来了。何谓《离骚》,注家蜂起,有说“离”就是罹,“骚”就是愁,是“遇愁”。有说“离骚”为一个词,就是“忧愁”等。归总起来,大致不差,表述的都是屈原离别郢都、离别君王、不能效力国家的忧情愁绪。
流放江南 谱写华章
公元前303年,屈原被贬汉北的那一年,齐、韩、魏三国共同发兵伐楚。楚国招架不住,向秦国求救兵。秦国以楚国太子熊横为人质,出兵解了楚国之围。第二年,熊横在一次格斗中杀了秦国的一位大夫,畏罪逃回楚国。秦国以此为借口,于公元前301年,邀约齐、韩、魏三国合力攻楚,楚国失地折将。
秦国在连连夺取楚国的八座城池后,担心把楚国逼急了,楚国会再与齐国结盟。于是又怀柔起来,要与楚国和亲联姻。同时,又邀约楚怀王前往秦的武关(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会盟。怀王拿不定主意,让群臣发表意见,唯独不召回屈原。
屈原知道后,也顾不了许多,独自回来了。他向怀王进谏道:“秦国乃虎狼之国,向来重武力轻信义,大王万万不可去!”怀王和宠姬郑袖的儿子子兰力劝父亲赴约,毕竟儿子的话分量重,怀王还是以忐忑的心情向武关出发了。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曾以《题武关》一诗予以讥讽:“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屈原憔悴去如蓬”,公元前296年,屈原真如飘蓬一样,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放逐生涯。流放中,楚国的山川湖泊、巫风楚俗,令屈原流连、感动,他改写了夏启时代在沅湘民间流传的《九歌》,让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有着深切的感染力。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下郢都,秦国大将白起曾经这样感叹:“是时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畏臣,又无守备。故起所以得引兵深入。”屈原再次离开郢都,与前两次大不一样,这一次想来是永别了。他有感而作《哀郢》,抒发自己的哀叹:“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凡读至此,无不为之心痛,正如梁启超所说:“这等作品,真可谓‘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放逐江南,屈原在陵阳(今安徽青阳)游走数月,感到生命似已走到了尽头,所以加快了步伐要回到楚国,死也要死在楚国。“愿依彭咸之遗则”“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彭咸,传说为殷商时的贤大夫,因谏君不听,投水而亡。屈原要以彭咸为榜样,坚守人格和操守。“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彭咸是他的榜样,其自沉似也成了他的宿命。
以身殉国 汨罗遗风
公元前277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来到汨罗江畔,回首过往,国将不国,大难临头,政治黑暗,奸人当道,夫复何言?现在只有像彭咸那样以身殉国。时值汛期,江水上涨,汹涌浊浪,奔腾翻滚。屈原深情地回望山野村落,纵身跃入江流之中,一颗巨星就这样陨落了。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普遍认为五月初五是凶日,到了汉和南北朝时期,五月初五又被认为是恶日。东汉《风俗通义》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之说。据学者考证,屈原之所以选择五月五日投江,就是因为这一天是凶日,为的是引起君王注意和警醒国人。
那一天,当地正在举行龙舟祭祀仪式,听说此噩耗后,几支龙舟队去江上寻找屈原的遗体。他们找了整整50天,才看见江面上有个亮光闪闪的东西飘来。他们便敲锣打鼓、喊声震天、争先恐后地向那件东西划去。近前捞起一看,原来是屈原生前所戴的切云高冠。他们把它带回秭归,立了个衣冠冢。为了缅怀屈原,每逢屈原的忌日,也就是五月初五,乡亲们都要模仿那次寻划,举行龙舟竞渡。
除以龙舟竞渡纪念屈原外,吃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据吴均《续齐谐记》所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尝见祭甚善,但常患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练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约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言,后乃复见感之。今人五日作粽子,带五色丝及练叶,皆是汨罗之遗风也。”
这只是一种缅怀和纪念的形式,屈原思想的影响力则一直延续不绝。司马迁、柳宗元、苏轼、陆游、辛弃疾、文天祥、夏完淳、谭嗣同……他们都是忠心为国、舍身殉国的志士,承继的都是屈原精神,正如著名学者姜亮夫所说:“在我们整个国家民族里的所谓民族气节,恐怕受屈子的影响比儒家的影响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