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6月12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时樱桃滋味长(图)
善俊

  说起唐朝的水果,人们可能会想到贵妃最爱的荔枝,或是被李商隐称赞为“榴枝婀娜榴实繁”的石榴,抑或是能够酿造葡萄美酒的葡萄……但要论在唐朝最受欢迎的水果,樱桃绝对能够占得一席之地。

  唐朝的“网红”水果

  “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秾气味殊。”樱桃,别称含桃,也被誉为“春果第一枝”,并广受人们喜爱。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樱桃是一年中较早成熟的水果之一,正因如此,樱桃也成为历代统治者祭宗庙、表孝道的选择。

  在唐朝,樱桃更加流行,当时有个叫李直方的官员,挑选了唐朝人最喜欢的五种水果,并综合了各方面因素,再按照科举考试的排名方式给这五种水果划分了等级:“绿李为首,楞梨为副,樱桃为三,甘子为四,蒲桃为五。”

  樱桃看似只排第三,但它在唐朝的热度可是远超绿李与楞梨,包括白居易在内的很多诗人都曾写诗为樱桃点赞。白居易喜欢吃樱桃是出了名的,堪称唐朝樱桃的“代言人”,甚至连“樱桃小嘴”的故事都与白居易有关:和白居易同时代有个文人叫作孟棨,编过一本叫《本事诗》的诗论著作,记载了许多唐朝诗人的逸事,就提到白居易家有个叫樊素的歌姬,她的嘴小巧鲜艳,如同樱桃一般。因为这个故事,后世都用“樱桃小嘴”来形容红润而富有光泽的小嘴型。

  唐朝的樱桃分布广泛,除了江南,当时的京城长安也有樱桃的身影,唐朝长安城的皇家御苑园林中就有“樱桃园”。此外,延伸至西南的巴蜀地区也有樱桃:话说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避难来到了成都,当地的许多人都是杜甫的粉丝,送了许多礼物给他,其中就有樱桃。杜甫还特意将这件事记录了下来:“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这里的野人是指百姓,“筠笼”就是竹篮,百姓送的樱桃装满了竹篮,数量可不少啊!

  樱桃好吃,樱桃花还极具观赏性。在唐朝,春天观赏樱桃花可是一件很时尚、很流行的事。比如,樱桃“代言人”白居易就很喜欢赏樱桃花:“晓报樱桃发,春携酒客过。”听说樱桃开了花,一大早和伙伴们前去观赏,而且还得喝酒助兴。喝酒赏花,虽然惬意,但一不小心便容易喝多。比如白居易的好朋友元稹就曾经表示过:“心源一种闲如水,同醉樱桃林下春。”只是不知道元稹是喝醉了,还是沉醉在了樱桃林的春色中。

  造就唐朝时尚甜品

  百姓喜欢樱桃,离不开统治者的推崇,唐太宗李世民便很喜欢樱桃。有一年春天在东都洛阳,李世民一边吃着樱桃,一边赏着春色,看见城里新熟的樱桃,便不由得感慨说:“华林满芳景,洛阳遍阳春。”樱桃红了,洛阳城里真是遍地春色。

  樱桃还和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唐末五代时,有个叫王定保的文学家编了一本《唐摭言》,里面记录了一种“樱桃宴”:唐朝的科举考试一般为年初进行,等到放榜的时候,正是樱桃成熟的春末夏初时节,加上樱桃颇受唐朝显贵们的青睐,所以,在庆贺新进士的宴席上一定会有樱桃出现,这种“升学宴”就被叫作樱桃宴。

  唐朝人很会吃。唐乾符四年(877),宰相刘邺的儿子刘覃进士及第,他便在家里大摆“升学宴”,当时长安的樱桃刚刚成熟,数量不多,价格昂贵,但宰相家里不缺钱,桌上的樱桃堆得跟小山一样。至于吃法也很有讲究:每位宾客取一小盒糖酪,然后浇在樱桃上开吃,一场升学宴下来,耗费的糖酪高达数升。

  糖酪配樱桃,便是唐朝最为时尚的甜品。酪是动物的乳汁,糖酪就是加工后的甜乳,用液态或半凝固的糖酪拌着樱桃食用,竟和后世的水果味冰激凌还有几分相似。雪白的糖酪醇厚香甜,搭配火红樱桃的酸甜可口,鲜美的味道给唐朝人带来了美妙的舌尖感受。

  樱桃味道虽美,但性温热,吃多了容易上火,但人们又无法抗拒其美味,那该如何协调美味与保健之间的平衡呢?唐人有办法。有一回,唐玄宗请客吃饭,王维和同事们得到了玄宗赏赐的樱桃,大家吃得欢乐,但难免又担心樱桃吃多了上火,王维便劝道:“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大家只管吃,皇上很体贴,还准备了降火清凉的甘蔗汁,把甘蔗汁浇在樱桃上吃,能有效化解樱桃的热气。而且,甘蔗汁雪白清甜,樱桃殷红酸甜,相互映衬,美味动人,简直就是视觉和味觉上的双重冲击。

  樱桃还能做成馅。唐朝人喜欢吃一种叫作饆饠的点心,人们也称其为“毕罗”,这种点心由西域传入,其得名应该是音译。饆饠的形态如今难以详考,后人推测应该是以薄面皮包裹各式馅料制成的一种点心。

  此外,樱桃美味,而且营养丰富。被后世誉为“药王”的唐朝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樱桃,味甘平涩,调中益气,可多食,令人好颜色,美志性。”美容养颜,这或许也是樱桃在唐朝走红的一大原因吧。

  唐人吃樱桃万象

  如今,樱桃往往代表着幸福与甜蜜,甚至还可以用来代表爱情,在唐朝人的心目中,樱桃或许也有着同样的寓意。比如,唐朝人段成式记录了一个故事:裴元裕有个堂兄很喜欢邻家女孩,有一回梦见那位女孩给了他两颗樱桃,这位仁兄醒来后发现自己的枕边掉了两粒樱桃核,这当然只是个荒诞不经的梦,却也有爱情的影子。

  前面提到,每年第一批樱桃成熟的时候,封建统治者都会“先荐寝庙”,完成这项工作之后剩下的樱桃,皇帝就会用来赏赐下属。用樱桃来拉进与下属的关系,这也是唐朝统治者的常规操作,比如《旧唐书》记载,景龙四年(710)四月,唐中宗带着当朝五品以上的官员一起到樱桃园游玩,看见樱桃树上火红的樱桃,唐中宗就让随行的官员们去摘樱桃,多摘多得,吃不完的还能打包带走。

  既然皇帝都喜欢樱桃,那么对臣子来说,能够得到皇帝赏赐的樱桃自然是一种无上荣光,而且还得大书特书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和感恩之情。所以,在流传下来的唐诗中,有许多都与皇帝赏赐樱桃有关,诗歌的作者不乏杜甫、韩愈、白居易等众多唐朝诗坛大咖。

  有才华的诗人可以自己动笔歌颂圣恩,可对一些才华一般的大臣来说,这就是个难题了。比如,曾经当过宰相的武元衡,收到了皇帝赏赐的樱桃,想表达感激,却无从下笔,于是就找了个枪手──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柳宗元大笔一挥,写了一篇《为武中丞谢赐樱桃表》:“天眷特深,时珍荐降,宠惊里巷,恩溢圆方。臣某诚喜诚惧……”说皇上赏赐的樱桃让微臣受宠若惊、诚惶诚恐。

  因为统治者把樱桃当作一种高贵的礼品,所以,送樱桃的风气在唐朝也非常流行。唐朝人姚汝能写过一本《安禄山事迹》,里面还有一则故事:话说叛臣史思明不识字却很喜欢附庸风雅,没事就爱作几首打油诗。有一次,他拿着一笼樱桃分别赐给自己的儿子史朝义和伪相周贽,然后兴之所至,不能自已,随即赋诗一首:“樱桃一笼子,半赤一半黄。一半与怀王,一半与周贽。”

  怀王是史思明自己给史朝义加的封号,史思明的手下们一听,立马竖起大拇指说:“明公真是才华横溢,这首诗作得好呀!但如果把三四句的顺序换一下,改成‘一半与周贽,一半与怀王’,就更押韵了。”史思明听了怒气冲冲地说:“我儿子怎么能排在周贽的后面呢?”大家听了都不敢说话了。这个故事可能只是笑谈,但可窥见赏赠樱桃的风气在唐朝之流行。

  统治者追捧樱桃,公卿贵族也就纷纷效仿,樱桃的象征意义远远超出了实际意义,人人都以能吃到樱桃为荣。关于樱桃受到过度追捧这件事,就连樱桃的“代言人”白居易都忍不住吐槽过,他说当时的许多达官显贵,身为朝廷要员,不思躬身节俭,却竞相攀比,完全不顾人民的饥寒困苦,在屋子里“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樱桃和牡丹,分别是在唐朝最受追捧的水果和花朵,也都是富贵的象征。当然了,樱桃和牡丹只是奢靡生活的一种体现,看到这些情况,白居易内心苦闷,便忍不住对豪门显贵的奢侈之风进行揭露和抨击。

  当时光的车轮从唐朝走过之后,樱桃依然是人们喜欢的水果,但人们对于樱桃的喜爱,已经没有唐朝人那样狂热了,被盛世捧红的樱桃,也就不可避免地走下了神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