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身边好人
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不收一分钱,不喝一口水~~~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5月3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家森 拍出小洋楼的天津气韵(图)
本报记者 张洁
李家森 纪录片导演,主要作品有《美哉津城》《海河晨》《津门十景》《活力天津走向世界》等城市形象宣传片,以及纪录片《奠基岁月》《走进藏东》《赶大营》《小楼春秋》等。
《小楼春秋》海报

  印 象

  影像呈现天津

  捋清城市文脉

  由天津市委宣传部与海河传媒中心共同出品,海河传媒中心教育频道李家森工作室承制的百集系列纪录片《小楼春秋》正在天津卫视播出。总导演李家森带领团队经大量实地调研拍摄,挖掘小洋楼的历史沿革和建筑特色,为观众呈现了比以往更完美的洋楼风貌。

  见过李家森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激情。他说:“激情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创新的源泉、成功的基础。”作为天津电视台第一个科班出身的摄像记者,他先后担任新闻部重大时政和文化新闻报道工作,时刻游走在新闻现场。他曾赴西藏两个月行程9000公里,拍摄纪录片《走进藏东》;历时六年完成600集非遗纪录栏目《拾遗保护》,被誉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最生动的“活档案”;他也曾带领摄制组奔赴南极,每天通过海事卫星发回报道,总计23篇,并制作专题片《零距南极》;他和团队为拍摄纪录片《赶大营》,横跨欧亚非和北美大陆,行程十多万公里,历时一年半,追寻昔日天津人走向远方、开拓西部的壮举,故事精彩,打动人心。

  见过李家森的人,也都会被他对天津的热爱所感动。“百年历史看天津,天津诞生过无数个中国第一!”他经常自豪地介绍自己生活的城市,更以《美哉津城》《海河晨》《津门十景》等天津城市形象宣传片来表达内心的爱。2004年纪念天津设卫建城600周年,他率队拍摄了100集电视系列片《话说天津》;也曾在三次大型航拍《魅力天津》《全景天津》《华彩天津》中担任总导演,累计空中拍摄150多个小时,为这座城市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记录。

  李家森深情探寻着天津这座城市的性格、文脉以及它的日新月异,在这个过程中,他的人生变得更加丰盈。他说:“媒体人要坚持创新性、坚韧性和可持续性,其动力从不来自书斋,不来自坐而论道,而是来自鲜活的生活、壮阔的时代和瑰丽的远方,来自于时间洗涤、锤炼后的经验和饱满的情感。满怀激情地工作,才能无怨无悔,只要我一天扛得动机器,我就记录一天,这是我的人生追求。”

  对史实进行准确描述

  挖掘小洋楼里的故事

  记者:为什么要拍《小楼春秋》?

  李家森:1983年我在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电视新闻专业毕业后,来到天津电视台新闻部工作。当时李瑞环市长就在积极开展保护小洋楼的工作。生活在天津的人,对五大道、对小洋楼特别熟悉。上千幢小洋楼集中在一个城市,这是历史留下的财富,所以天津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那时候我拍了第一部纪录片《美哉津城》,撰稿人是作家航鹰,她每次走在五大道上,都会想起孩提时上学的场景,那里给她留下了美好回忆。如今,五大道小洋楼在精心呵护下焕发了青春。我们不断挖掘小洋楼的故事,这些建筑曾经的主人多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社会名流和风云人物,留下了抹不去的足迹和诸多故事。所以我们产生了这个构想,从上千幢小洋楼里精选出100幢,一楼一故事,每集8分钟。天津有小洋楼这么好的资源,我们电视人有责任将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淋漓尽致地奉献给观众。

  记者:这部纪录片有哪些独到之处?

  李家森:纪录片必须有编导的眼光和思想,需要提炼精华。《小楼春秋》用凝练的叙述方式、真实的故事和事件打动观众。每集节奏不能太快,需要将建筑魅力和真实故事结合起来,这是它的叙述特色。我们请来了历史学家和建筑学家,对史实进行了准确的描述,也讲出了建筑的内在之美。

  记者:拍摄中哪个环节难度最大?

  李家森:《小楼春秋》创作中的难度在于一楼一故事,每幢楼情况各不相同,这100幢小洋楼是上千幢小洋楼的缩影和凝练。有的小楼影像资料比较全,拍起来游刃有余;有的小楼缺少资料信息,甚至什么线索都找不到,但它又不容错过,这是最让我们头疼的事。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需要靠大量的技术来弥补,比如用3D制作再现百年前的场景,难度就比较大。

  记者:通过拍摄这部纪录片,您有哪些感悟?

  李家森:《小楼春秋》有建筑、有历史、有故事,与中国近代史息息相关。建筑的美是外在和内在的结合,它突出了城市气质、城市风格,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当下许多年轻人都关注天津小洋楼,这令我很欣慰。在我们各家媒体的宣传下,纪录片播出以来,收视率及反响都很好。津云制作了移动端的“小楼春秋”地图;和平区有关部门主动与我们对接,准备制作周边产品;天津教育出版社也正在考虑推出《小楼春秋》相关书籍。

  感受老一辈革命家人格魅力

  走南闯北拍纪录片险象环生

  记者:作为一名电视人,请您谈谈年轻时的经历,有哪些事让您特别难忘?

  李家森:早年我在新闻部工作,印象最深的是邓颖超邓妈妈来天津视察。她对天津感情至深,市领导要求电视台多留影像资料,因此我全程跟拍。那时拍摄必须有灯光,一人负责拍摄,一人负责打光。电瓶灯非常刺眼,我从取景框里发现,邓妈妈的眼睛被光照得流泪了。秘书长通知关一会儿灯,但关了灯实在没法拍啊,就这样跟拍了好几天。到最后,邓妈妈会见天津市党政军领导干部,会见结束,她亲自把大家送出宾馆,返回时,卫士长高振普把我喊过来,对邓妈妈说:“这是我们最年轻的记者,扛的是最大的机器!”我一只手拿着摄像机,邓妈妈双手握着我的另一只手说:“小伙子,你辛苦了!”我眼圈就红了。邓妈妈问我怎么了?我说:“我特别过意不去,我们必须开灯,一开灯就照得您流泪。”邓妈妈说:“没办法,这是新闻手段,我们只有支持的权利,没有限制的权利。”她还勉励我们,年轻人工作不要有顾虑。我备受鼓舞,她那亲和而伟大的人格魅力令我感动至今。

  1986年,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来天津视察,在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我扛着机器,一边拍一边倒着走,不小心磕到台阶上,一躲闪,机器碰到了主席,警卫员们全过来了。李先念主席不顾自己先扶住我,用四川话说:“小伙子,你注意别摔倒了。”我当时就很感动。再有一次,彭真委员长视察天津港,不巧下起小雨,现场的职工都没打伞,有人给彭真委员长打伞,他却把伞推开,和职工们一起淋雨。老一辈革命家就是这么亲切、可爱!

  记者:为了拍纪录片,您去过南极,也去过西藏,是否遇到过危急情况?

  李家森:我们在西藏拍摄了8集纪录片《走进藏东》。不到西藏,不知道天有多蓝;不到西藏,不知道路有多难多险。藏东地区是澜沧江、怒江、金沙江三江汇聚的地方,行至山高处,路变得很窄,随处都是一两千米的落差。我记住一句忠告:山间行车,一旦有事,宁可撞山吃草,也不要下河洗澡。车如果撞到峭壁上,人还有活的希望,但如果掉到峭壁底下的江里,生还的概率很渺茫。

  我们去南极,经过号称“魔鬼海峡”的德雷克海峡,风暴肆虐、巨浪滔天,即使是万吨巨轮,在它的冲击下也像一片树叶一样摇摇欲坠。我们的船行驶了两天两夜,人难受得吃不下饭。经历过这些之后,再去哪儿拍摄我都不怕了。

  我是天津乘直升机航拍时间最长的摄像记者,超过150个小时。在黄崖关拍长城时,直升机的螺旋桨突然停转,机身被一股强大的涡流夹裹着快速下坠。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紧紧抱住监视器,想着这回可悬了!幸好飞行员经验丰富,关键时刻操控飞机摆脱险情,我感觉自己真幸运,又活下来了!

  纪录片讲人、讲事、讲情

  从细微处寻找精彩故事

  记者:从摄像师角度来说,您觉得这些年电视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李家森:现在的摄像师太幸福了,能用无人机拍摄,这在当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摄影、摄像最关键的是角度变化,运动中的拍摄最能吸引观众。过去,摄影、摄像更多的是用移动轨、摇臂,或是“如影”,那是用绑在身上的机器追随拍摄。一台摄像机如果动用了摇臂或移动轨,不仅得花费大量的资金,还要费工夫,一个摇臂光组装就得一个多小时。即使用了移动轨,距离和空间也有限制。唯独无人机,它在高度、速度、角度、运行轨迹上都十分自由,表现力和艺术性就更强大。同样,摄像机也在发生变化,以前没有打光根本拍不了,现在有了更好的镜头、更大的光圈,可以在低照度的条件下保证高画质。清晰度由原来的标清一路上升到高清、4K、6K、8K,这是巨大的发展。

  记者:您拍摄了很多作品,一直是马不停蹄的状态,怎样才能保持这种长期的工作热情?

  李家森:我在天津电视台工作了40年,见证了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走南闯北拍片,没有一个好的体魄是不行的,我热爱运动,游泳、拳击、跑步、足球都喜欢,坚持锻炼。也热爱音乐,喜欢演奏板胡,镜头需要旋律感,正好可以相得益彰。拍片子也要有知识和文化底蕴,要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还要有毅力。纪录片不是故事片,纪录片是讲人、讲事、讲情的,它不是简单的再现生活,而是表现生活。我们几支纪录片队伍也不辱使命,在短短几年内,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纪录片难度大,能代表一个团队的真正水平,它又是风向标,能引领人们向尖端靠拢。优秀的纪录片具有艺术性,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抵达内心,给人带来正能量。如今,观众的鉴赏能力越来越高,这对制作者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也要不断地自我完善。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是以此为乐,并不把工作当负担。李家森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我们一直处在工作状态,比如,每逢雨雪,我马上就组织大家去拍摄雨景雪景。也许是我的情怀感动了我的团队,他们也同样热爱自己的工作。

  记者:接下来您还有哪些创作计划?

  李家森:我们马上要拍摄《鲁班工坊》,这是一部天津创意、国家战略、世界眼光的作品;我们正在进行30集《小楼春秋:大医系列》的拍摄,当年五大道住着很多医生,我们精选了30位名医,挖掘他们的故事,争取在明年上半年完成;同时,我们还要拍“让文物说话”的纪录片《爱上博物馆》。我们也会不断挖掘新的内容和故事,只要深入挖掘,任何一个细小的事实都会成为一座金矿。

  李家森自述

  我对天津的热爱

  都浓缩在影像中

  天津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艺术建筑和百姓生活,总能给我带来创作灵感。我是地道的天津人,喝着海河水长大,我对家乡的爱、对电视事业的爱,都浓缩在了作品中。我能自信地说,天津那些最漂亮的、最能展现城市特色的地方,都刻在我的脑海里了。

  如何拍出天津的魅力?我们的海河曲折蜿蜒73公里,我们的桥梁有上百年的历史,它们既是天津的独特景观,也是天津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摄像师拍摄时,不仅要找角度,也要找光的变化。记得有一次雨过天晴,我们乘直升机飞到海拔2500米的高度,从市中心往东走,拍到了73公里的海河入海镜头,画面完美而又震撼。拍三岔河口就得有烟火气息,傍晚灯亮了,但天光还在,姹紫嫣红,这个时候才能拍出最美的海河。

  我担任过多部天津形象宣传片总导演,从最早的《美哉津城》到《海河晨》,还有冯骥才撰稿、范增题字、鲍元恺作曲的《津门十景》等。2019年,外交部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我们拍摄了8分钟天津宣传片《活力天津走向世界》,讲述这座城市的故事,网络传播效果特别显著,对国内外受众了解和认识天津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拍每一部作品都竭尽全力,都要精益求精。比如《赶大营》,这部片子翻开了140年前的历史画卷,讲述自清光绪年间左宗棠西征收复新疆开始,3000多户天津杨柳青人随军经商、务工、生活、定居的历程。历史上呈现了三千货郎满天山、百业进疆、百艺进疆的繁荣景象,也使得天津商帮在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采访了上百位赶大营后裔和十多位国内外历史学家。专家说,赶大营途经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都是名城,天津商人路过这些地方,却很少有人留下,因为天津人古道热肠,急公好义,做生意守信用,以诚相待,诚则感人。时至今日,新疆还留有赶大营的几十万后裔。

  我们的责任就是用镜头记录历史,用影像为时代作传。眼下,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顺利召开,天开高教科创园也开园了,美丽的天津日新月异,因此对它的记录永远也不会停止。我们所身处的国家和时代是发掘不尽的富矿,我会继续通过纪录片的形式,讲述精彩中国和美丽天津,向历史致敬,向后代诉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