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在这本书里集中亮相,为后来者彰显了一个跨时代的文学高峰。书里既有从大处着眼的唐宋之际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又有具体的文人读书、为官、交友、游历、遭贬黜等故事细节。通过本书,读者可以见识到八位文人的另一面,触摸他们真实的灵魂。
“唐宋八大家”是文学概念,但在我的心目中,“唐宋八大家”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文学问题,因为这八位文学大家内在的文学联系,让唐宋文学成为有机的整体。说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是从古文运动视角评论的,其实更重要的是,韩愈开启了中国的新思想时代。陈寅恪评价宋代文化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其中不仅包括文学,更包括思想。而这一切的开端,都自韩愈始。从魏晋隋唐的佛教一统江湖,到宋代新儒学的兴起,带头扛起中国文化大旗的就是韩愈。所以,“八大家”不仅是文学的,更是思想和文化的。
单独写“唐宋八大家”的书籍不在少数,但在此之前,几乎没有专讲“唐宋八大家”的著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终于,《国家人文历史》精心打造了《唐宋八大家文学课》。在这里,“唐宋八大家”集中亮相,为后来者彰显了一个跨时代的文学高峰。书里既有从大处着眼的唐宋之际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又有具体的文人读书、为官、交友、游历、遭贬黜等故事细节,也就是说,在这场共赴的宴席上,既有可供饱腹、支撑人生存的“主食”,又有滋补心灵的精华“汤汁”,还有在酒足饭饱之后用来放松的“甜点”。
《唐宋八大家文学课》中进行了扎实的作品分析,这自然就是成长过程里的“主食”。韩愈的《师说》《原道》《论佛骨表》、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捕蛇者说》《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欧阳修的《新五代史》《醉翁亭记》《秋声赋》、苏洵的《六国论》《几策》《权书》、曾巩的《学舍记》《墨池记》《拟岘台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答司马谏议书》、苏轼的《上神宗皇帝书》《凌虚台记》《赤壁赋》、苏辙的《黄楼赋》《历代论》《黄州快哉亭记》等,对这些作品,作者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一方面,寻章摘句,刀劈斧凿,把握谋篇布局;另一方面,条分缕析,引经据典,厘清思想内容。透过这些,读者对于作品的理解也就更加清晰和深刻了,从而积淀古文知识、提升文学素养。而且这些作品的呈现也是作者有意识地进行删选之后的结果,是能代表“唐宋八大家”文风,也是更为读者所熟知的那一部分。
在呈上了“主食”之后,自然还少不了营养丰富的“汤汁”。这本书讲述了“唐宋八大家”的人生故事,并且重点呈现了他们经历人生低谷时期的生活态度。韩愈少时十分困窘,家中亲人早逝,由嫂子抚养长大;柳宗元虽然家学深厚,却十年“囚荒”;欧阳修寄人篱下,多次被贬;苏洵怀才不遇,跻身下僚;曾巩号称少年天才,但政绩不显;苏轼才气逼人,却一再遭贬;苏辙的政治理想破灭,远谪穷荒。他们都有着理想未能实现的苦闷无奈、遭遇贬谪时的屈辱感和无力感,但在这些内心历经无尽煎熬的时刻,他们也都勇于面对,最终学会了自适和自洽。比如欧阳修,虽然被贬,但仍孤蓬自振。苏洵也是,即使没有显赫的政治前途,却始终心怀天下。王安石虽然寄情山水,仍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他们在遭遇挫折和困境时的态度足以引人深思,启发后世读者,可以说是后世之人成长中必不可少的滋润心灵的“汤汁”。
在这场文学的盛宴里,有了“主食”,也有了滋补的“汤汁”,这之后,还有可供享用的“甜点”。这些调剂,能让读者获得轻松的享受和各种情绪的释放。比如韩愈少年窘迫,为了出人头地,在仕途上急功近利,是个“登第狂”,肯定让你大跌眼镜;柳宗元的人生高开低走,但是他重情重义,面对刘禹锡的“坑队友”之举也不抱怨,令人动容;温和老者欧阳修,其实道德感爆棚;苏洵如何不“鸡娃”就培养出两位大才子,肯定是妈妈们特别想了解的;曾巩个性迂直,他虽自知却不改;心系政治的王安石,因为性格原因被时人取外号“拗相公”;还有一向被认为敦厚持重的苏辙,却原来也有炮轰仁宗、辞官不赴等叛逆事迹。这些故事经历可谓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
这本书分为八章,每一章围绕一位文人而展开,虽然独立成章,但并非毫不相干。“八大家”出场的顺序根据他们出生时间的先后来安排,而且以各自所进行的文学改革活动为线索串联起来,全景式呈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接力式的古文运动。他们打破了时文窠臼,重申文以载道的原则,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新局面。这本书围绕八位大家展开,却完全没有为传者讳,没有将“八大家”打造成完美的人设,而是尽量真实客观地呈现,揭示了“唐宋八大家”不为人知的一面,使得他们的形象更加丰富立体。总之,通过本书,尽可以见识到八位文人的另一面,触摸他们真实的灵魂。
书中涉及八位大家的众多名篇佳作,而且对于选入课本的一些重点篇章,如《师说》《醉翁亭记》《六国论》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通过这本书,在宏观上,读者尽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了解唐宋之际的文学思想,并由此生发,看见中国文化的来处。在微观上,“八大家”各自起伏跌宕的人生故事,身处低谷时的生活态度,能够使读者得到安慰,引发读者思考,从而跨越时空,收获共鸣和感动。
在 · 线 · 阅 · 读
仕途低潮文章盛
从熙宁四年(1071)被贬出京开始,苏轼的仕途就一直不顺。任职密州期满又转徐州,再转湖州,朝廷始终没有流露出分毫要将公认的大才子召回重用的意思,反而在各种场合表达了对他的不满。熙宁十年(1077),苏轼密州任期满,按例回京述职,结果“有旨不许入国门”,即不允许他进汴京,折辱之意十足。然而还没有完,元丰二年(1079),被贬到地方近八年的苏轼更是遭遇无妄之灾:他在例行表章《湖州谢上表》中发了一些牢骚,结果被人抓住小辫子往死里整,身陷囹圄四个月又十天,直到当年十二月方才出狱,处以“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惩罚,这就是中国政治史和文学史上都赫赫有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在中国历史上有名,是因其为严格意义上的首场文字狱;而在文学史上同样有名,则是因为它间接地促使苏轼在文学上发生转变,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文豪。
黄州即今天湖北黄冈的黄州区,在北宋隶属淮南西路,“当江路,过往不绝”,经济发达且离京城不太远。依北宋官场潜规则,贬谪臣子向来以贬地离京城远近、信息畅通与否以示惩罚的轻重,朝廷将苏轼安置在黄州,明显表露出一种并未“弃绝”、留观后效的态度。
虽说如此,“乌台诗案”还是给苏轼带来了不小的精神冲击。他是仁宗老皇帝钦定的未来宰相,论才华和能力在同辈中无人能及,本自诩十年之间可以得志,但如今不仅未能达成夙愿,反而被打成犯官,差点儿在文字狱中丢掉性命,美好期望和残酷现实间的巨大差距,怎会不让聪明的他感到痛苦呢?
被贬到黄州的苏轼生活困苦,精神苦闷,但他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将自己的块垒以文学的方式抒发出来。元丰五年(一说为元丰三年)七月既望,秀才李委前来探望他,一起泛舟夜游赤壁。此时长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众人饮酒作乐,诵诗高歌,对着江景感叹人生。三个月后,苏轼和客人再度泛舟于赤壁,此次夜游却颇有“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引发苏轼“悄然而悲”。两次赤壁之游给苏轼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促使他创作出千古名篇前后《赤壁赋》。
在《前赤壁赋》中,苏轼眼中的长江夜景乃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长江月夜的美景不由得让人有遗世之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然而到了《后赤壁赋》,曾经的美景就变成“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俯瞰长江成了凝望深渊:“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同一处长江,山月同天,然而苏轼在前后《赤壁赋》中仅用了几句话,就营造出偌大的差距。在《前赤壁赋》中,江月夜在苏轼眼中的第一印象是“月出于东山之上”,而在《后赤壁赋》中,第一印象干脆就不是视觉,而是听见“江流有声”,接下来才慢慢发现是两侧“断岸千尺”,原来是“山高月小”,一股萧瑟之意油然而生,从声到形的通感修辞方式,给人带来强烈临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