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5月22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津美院2023届毕业作品展走出校园
探索艺术 观照生活(图)
本报记者 翟志鹏 摄影 姚文生

  昨日,天津美术学院2023届毕业作品展开幕式在天津美术馆举办。作为天津美院近年首次走向社会举办的毕业作品展,此次展览不仅拓展了规模、场地、展陈,也更加注重与社会及观众的联系,为毕业生打通校园与社会的“最后一公里”。记者昨日走进天津美术馆展厅,与师生畅谈此次展览的思考与收获。

  带来一次美育体验

  展览展出了543名本科毕业生的作品,借助天津美术馆的展厅条件,进行了巧妙的布置与衔接,给观众带来沉浸式观展体验。

  毕业展走出校园,带来的一个变化就是受众面的扩大。展厅内人头攒动的场景,让毕业生们从素不相识的观众眼中读到了共鸣与鼓励。毕业生李思瑶与记者分享了一件小事。她的作品是以当代人生活困境为题材创作的雕塑《莫比乌斯》,一位观众主动谈起了对作品的理解,居然与她的创作理念完全相符,这种遇到知音之感给她带来了莫大的鼓舞。

  天津美院副院长寇疆晖说,毕业作品呈现了同学们4年学习、思考和努力的成果。此次展览也是天津美院在4年积累的基础上,给社会带来的一次美育体验,让观众了解美是如何通过劳动转化成作品的。

  呈现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探索

  今年毕业的本科生基本已步入“00后”的年龄段。参展作品各有特色,但也体现出一些共性。不少作品展现了毕业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前沿的艺术元素和科技手段运用到创作中,让观众感受到朝气蓬勃的青春风采。

  高子淇的装置艺术作品《数字生命》结合了仿生学设计原理和数字技术,设计出了可以自主进化成长的数字植物,观众可以通过互动对其施加影响。房睿思创作的数字媒体项目《电子共生》,灵感来源于人们长期使用手机给小拇指造成的压痕,并开展了一系列的艺术探索。

  天津美院院长贾广健表示,天津美院不仅有传统的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学科,也有将科技与艺术相融合、进行前沿探索的学科专业,这一点是美术发展的大趋势。展览不仅展示了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成果,也可以拓展社会对天津美院的认知。展览也是毕业生们的一次就业推介会,将成为学子们走向未来新的起航点。

  通过艺术反映对时代的观察与思考

  对毕业生来说,毕业作品连接着校园与社会,他们在校园的学习积累最终要投射到现实中来。本届展览中,不少作品都从作者们关注的生活切面出发,以生动的艺术语言反映对时代的观察与思考。

  王宸芝的动画《套娃里的小宝宝》以一个新奇的角度表达了对“二胎”的思量,作品以家庭中的“一胎”小女孩为视角,表现了她在发现母亲怀“二胎”后的种种变化。林彦君的雕塑《生》塑造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手的形象,作品中央是以“手”捧起的生命之花。她说:“手在生物学上是感知三维世界的眼睛、处理大脑信息的一个传感器,在社会意义上代表着奋斗与爱恨情仇。我的作品给观众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

  从现实的需求出发,一些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探究。作者沈语哲的中国画作品《于流岚处》,在继承传统笔墨语言的基础上,在表现内容、绘画技法、色彩运用等方面适度创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天津美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周午生说:“4年的教学,我们本着这样一条主线,就是让学生在坚持传统、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心境表达出来。学生们很可贵的一点,就在于将中国传统艺术语言结合他们当下看到的、思考的,进而创作成作品。这种创作如果能坚持下去,一定会很了不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