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热点追踪
主创团队讲述《小楼春秋》幕后故事~~~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4月2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点追踪
主创团队讲述《小楼春秋》幕后故事
以一帧一幅的光影
寄一砖一柱的情思(图)
本报记者 张洁

  由天津市委宣传部与海河传媒中心共同出品,海河传媒中心教育频道李家森工作室承制的百集系列纪录片《小楼春秋》正在天津卫视播出。一百栋小洋楼,不仅展现了天津现存历史风貌建筑中的翘楚,也展开了上世纪初叶天津独特的历史画卷。主创团队经过大量实地调研,深入发掘小洋楼的历史沿革和建筑特色,力求为观众呈现不一样的洋楼风貌。近日,该片主创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讲述拍摄幕后的故事。

  ● 8年时光里的深挖细耕 

  查阅、拍摄了上千份历史档案原件

  《小楼春秋》项目于2015年启动策划,摄制组经过大量实地调研,于2016年正式开机,从天津上千座独具特色的历史风貌建筑中,最终筛选出一百幢小楼制作成片,每集8分钟,共100集。

  “这部作品,我们拍了8年。”总导演李家森曾拍摄过《赶大营》等诸多优秀纪录片,作为一位著名的纪录片导演,他说:“做事儿一认真就具体,一具体就复杂,一复杂就矛盾,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我们从上千座小洋楼里精选了100座,把这100座深挖细耕。”

  与以往纪录片长篇论述的方式不同,《小楼春秋》每集8分钟,以短小而精悍的形式,将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历史性的故事呈现给了观众。起初,8分钟的时长也是团队面临的难题。编导霍五月说:“每一集内容去掉片头片尾,正片大概只有7分钟,既要讲建筑、讲故事,内容还要有深度,所以是很有难度的挑战。”从一开始几千字稿子的删减,以及受访专家语速的调整,经过不断的删减和打磨,他们慢慢找到了创作中的规律。

  李家森介绍道,纪录片6至8分钟是一个节点,“我们采取了短形式,就是要有的放矢地选择市场。我们要分析市场,研究观众,目的是要让人看了愿意接受。我们有小洋楼这么好的资源,我们把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淋漓尽致地奉献给观众,这也是我们电视人的责任。”

  除了时长外,《小楼春秋》百集制作也是少见的,李家森说:“《小楼春秋》分为一、二季,第一季45集,创作在2018年完成,第二季为55集,一共100集。”100集制作的过程是主创团队不断摸索、提升的过程,他说:“大家采访越来越深入,挖掘了很多故事,精选出更多亮点,发挥了历史和建筑专家的优势,最终在表现和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主创团队与市档案馆合作,并在罗澍伟、张利民、尚克强等多位历史文化专家的支持下,查阅、拍摄了上千份历史档案原件,阅读了大量文史资料,以及《大公报》《益世报》等旧报刊,力求还原历史细节,书写历史故事。为了挖掘背后的故事,查找资料是必不可少的,而编导们也付出了很多心血。

  《小楼春秋》翔实的历史讲述离不开专家学者的倾心投入,他们的“保驾护航”为该片打下坚实“地基”。专家不仅为节目组提供了诸多帮助,甚至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编导陈晓说:“在第二季中,尚克强老师推荐了现在的政协俱乐部,也就是曾经的德国俱乐部。他花了大概两年的时间,研究了大量的《大公报》,他发现当年在德国俱乐部里,德国人用德语演过元曲《琵琶记》,《大公报》对此事有过报道,叫‘元曲欧化’。尚老师这些新的研究内容从未发表过,他在这个节目中也作了讲解。”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利民表示,天津有3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872栋历史风貌建筑,20世纪建筑遗产中不乏公共建筑、宗教建筑、银行、商场等建筑,也有像五大道那样的近代建筑群,仅仅五大道建筑群就集中了2000多所上世纪20至30年代建成的花园式洋房,被誉为“天津小洋楼”的集中展现区。

  谈及100座洋楼的筛选,总制片人王言玲说:“我们筛选出有故事性和代表性的小洋楼,100座中也包含有特色的中式建筑,比如独乐寺和广东会馆。我们挑选不同历史时期、涉及不同行业、外观上保存比较好、风格上各具特色的建筑,它们有故事,能讲述天津近代发展史。同时,我们从点点滴滴的细节当中去挖掘,有的从一个事件开始,再讲到建筑;有时会找独特的人物,从人物关联到建筑,从而以不同角度来展现小楼的历史感和厚重感。”

  ● 呈现小楼每一个精彩瞬间

  是一个重新发现天津的过程

  建筑与故事并重的全新立体视角是《小楼春秋》的一大特色。建筑是时代的影子,见证世相百态,这100座建筑为观众打开一扇门,走进历史,回味过去,探究城市的基地和根基,让回响震颤现在。

  《小楼春秋》中《原安里甘教堂》这一集内容比较偏重建筑风格,拍摄团队在春夏秋冬都做了持续性的跟拍,同时记录了整修的过程。编导陈晓在拍摄中也有新的发现,“我们发现建筑地下有个锅炉,就是当时跟地暖一样的供热系统。另外,在整修的过程中发现建筑里曾经有一座钟楼,钟楼上的铜钟不为人所知。铜钟上有logo的印记,我们发现这座钟其实是从英国运来,与大本钟是同一个生产厂。”陈晓说,“这期节目制作周期较长,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见证了天津对风貌建筑的保护和发展,这是很大的收获。”

  编导胡炳垠表示,创作《小楼春秋》是一个重新发现天津的过程。“比如,我们讲清楚了开滦总经理纳森的旧居怎样变成英国领事官邸;又如,在航拍原花旗银行大楼楼顶的盾徽时,我们看到隐约的文字痕迹,最终在专家的帮助下,辨认出是花体英文写就的IBC。我们以此揭开花旗银行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史,也破解了京津有两座一模一样的花旗银行大楼之谜。”

  把建筑专家请到一座座小楼里,现场讲述建筑的风格和特点,面对着生动的建筑,专家也更容易产生兴趣,更会给观众带来一种体验感。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杨菁副教授参与了纪录片的拍摄,她表示,“节目每一集只讲一栋建筑,从建筑的艺术到它的历史,可以让观众在短短的8分钟里细细品味。我也会鼓励同学们走到天津的大街小巷里去,实地寻找我们课堂上讲的这些风格,对教学来说也是非常鲜活的补充内容。”

  王言玲说:“拍摄中我们会抓住这座楼的特点,比如过火砖的建筑材料、复折式屋顶、古典的柱式、类似轮船舷窗式样的窗户、屋顶的瓦片等,希望通过这种细节的讲述,让观众对建筑有更亲近的了解和感知,如同自己置身于建筑里,有一种体验感,从而产生一种想更多了解它的冲动,这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了解小洋楼、走近小洋楼、爱上小洋楼。”

  航拍、延时、摇臂、轨道、稳定器,主创团队综合运用多种拍摄手段,力图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每一座建筑的独特形象。摄像师甘兆瑞表示,为了让建筑从画面中看上去更真实,采用了移轴镜头来拍摄建筑的外貌以及内部空间,这样解决了广角镜头拍建筑带来的变形问题,再结合人工布光和自然光线的变换,营造出一种时光流动的感觉。

  在现场实地人物的拍摄,则要注重人物与楼的结合。甘兆瑞说:“专家采访看起来简单,其实是非常体现拍摄功力的,发丝上的一缕光,眼镜上的一道影,都经过了精心设计,比如利用色温差去布光以及女性嘉宾如何布光等方式方法,也在拍摄中不断去总结创新,才能让观众觉得看着舒服。”

  同样,《小楼春秋》中的音乐也很好地将观众带入到建筑与历史的交融中,既充满古典的艺术之美,又饱含现代的摩登时尚,直观地表达情感的色彩。童玮负责该片的音频制作工作,她表示,在音频素材选取上,大多是符合对应主题以及小楼所属国家风格的音乐。“《安里甘教堂》是典型的英式教堂,在主题配乐上选用了英剧的原声音乐,在结尾用古典乐中马斯奈的《沉思曲》升华主题。”

  另外,乐器的选择也很重要,比如《犹太会堂旧址》故事主角是犹太人,音乐选择二战背景的主题曲,同时搭配大提琴协奏曲来渲染历史的沧桑感,再用音色温暖的小提琴曲来表达当时天津对犹太人的友好情谊。童玮说:“一个优秀的电视声音作品,除了解说词和背景音乐符合情景之外,恰当的声效运用既能丰富声音的层次,又能增强声音的质地和肌理,作品的品质还得到了提升。”

  作为一部纪录片,后期的视觉包装使一座座小楼“活了”起来。李家森说:“按照我们以往的拍摄,Log模式下拍摄的画面往往是灰色的,这时我们需要后期修色才能还原它的靓丽。这种二次创作既体现了导演的思想,又是艺术与技术的凝结,它们浑然一体,使人有美的感觉。”包装不足则无趣,包装过多则繁琐,为了达到最佳视觉效果,需要“恰如其分,不多不少”。

  董萌负责视频的后期制作,她表示,“为了达到最佳视觉效果,我们与制作团队进行了无数次的沟通,最终呈现出令人满意的视觉效果。”谈及技术的应用,她介绍道:“老照片进行‘三维’化,让老照片动起来,让人们仿佛又看到了昔日海河热闹的运输场景;利用三维技术,将过去的建筑图纸生长出现在的小楼风貌,过去与现在,时空流转,情景交融。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出百年小楼过往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 容纳小楼之美的泛黄照片

  浸透了一代又一代人对岁月的回忆

  《小楼春秋》创作团队采访了这些建筑昔日的所有者和居住者后裔,记录了大量口述历史资料。情景再现、后人口述、专家讲解与资料互相佐证,互相支撑。摄制组奔赴特拉维夫、香港、上海、沈阳等城市拍摄、采访。“小洋楼”承载的城市过往,那些遗留在世间的绝美建筑和文字记载,以及人们脑海中的片段、故事与场景,像泛黄的照片,依然珍藏在记忆的扉页。

  《犹太会堂旧址》这一集的故事令王言玲十分感动。当时摄制组在以色列,采访了当年在天津出生、长大的老人们。讲述者卡尼·伊斯雷尔在天津出生长大,他搜集了很多家族的资料,写了许多回忆天津的文章,当初天津市公安局出具的出境证明他至今保留着。王言玲说:“他们对天津的感情太深了。每次一回到中国,只要飞机一落地,就觉得‘我回家了’,那种亲切感是油然而生的。他们还记得小时候住的地方,走过的街道,儿时的回忆历历在目,给我的触动很深。”

  梁启超旧居·饮冰室位于天津河北区民族路,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在这里生活了15年,他把天津看作是他的第二故乡,1914年开始在天津意租界营建自己的住房,并将家眷接到天津。从1919年到1929的10年间,他大部分时间在饮冰室著书立说,完成了大量的学术著作。那么,梁启超为什么会定居天津?这座建筑与他的人生有着怎样的关系?梁家的9个儿女都成了各自领域的杰出人才,梁家缘何“满门俊秀”“一门三院士”?

  梁启超在给女儿的信中曾写道:“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编导王至扬阅读了《梁启超传》《梁启超家书》《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等书籍,寻找能够讲述梁启超其人的历史讲述者。很幸运,经过一番努力,她找到了一张照片。照片中一个女孩抱着一只小狗站在饮冰室的门前,这个人就是梁启超的外孙女吴荔明,她的母亲梁思庄是梁启超的二女儿。老人年过八旬,思路清晰,为人热情。她清楚地描述了儿时在饮冰室的生活场景,赞扬了外公的家国情怀。王至扬说:“从认真聆听到真情讲述,从感动自己到感动受众,走进一座建筑就仿佛走进一段历史,品读一种人生。”

  近代天津具有很多独特之处,有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何讲述和普及历史?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利民表示:“主创人员也动了一些心思,主旨是结合天津的特色,给观众小巧精致,且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历史性的电视作品,其中蕴含着中国近代,特别是天津的发展轨迹和特色。比如将名人和事件融入小楼中去,尽可能挖掘有故事、有情节的历史场景,使观众在不长的视觉感受中得以提升趣味和增加知识点,有些还能勾起人们回忆和联想的涟漪,甚至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小洋楼”里发生过的一切,虽已时过境迁,但其中浸透了一代又一代人对岁月的回忆,彰显出一个又一个尚未泯灭的历史屐痕,勾勒出这座城市跨越时空的升沉荣辱,反映出这座城市成长壮大与时代的休戚与共。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表示:“《小楼春秋》在短短的8分钟时间里,把人物放在镜头中诠释历史,把事件放在镜头中诠释城市,记录下天地的往来过客,反映出中西的碰撞交融,细数并盘点了‘小洋楼’的记忆与承受,既让观众看到了时光的流转,又体味到了时代的开合变化,深刻独到,精致流畅。团队的成员们非常明了,对未来的真正慷慨,就是把一切奉献给现在。”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张威副教授表示:“百集《小楼春秋》为我们介绍了百座洋楼,讲述了它们的故事,挖掘了它们的价值,让我们对这些小洋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谈及对小洋楼的保护,他呼吁:“小洋楼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从理论、法律、技术、规范上为小洋楼的利用解绑,让更多的小洋楼得到有效利用,能够活起来,从而更好地传承下去。”

  张利民表示,“通过‘物化’的建筑和‘活化’的历史人物、事件等,展现给我们的是不一样的纪录片。通过历史建筑和建筑中的人和事,普及历史文化知识,以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也彰显天津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和认知度。因此,《小楼春秋》将成为宣传天津的一张名片。”

  李家森说:“《小楼春秋》有建筑、有历史、有故事,这些建筑与中国近代史的命运息息相关。这100座建筑形成了100集故事,它们的背后是天津。建筑的美是外在和内在的有机结合,这是一种美,也是一种感悟,它突出了城市的气质,城市的风格,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当下,年轻人也关注着天津小洋楼,这令我很欣慰。”

  谈及这次创作,李家森说:“纪录片时长再短,也要见人、见事、见情,要有美好的、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人物。纪录片真实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永远让人热泪盈眶,永远让人记住乡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