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4月1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院停车难
这题怎么解(图)
本报记者 张立平 本版图片 本报记者 吴迪
总医院入口处等待入院的车辆排起长队。
总医院周边道路拥挤的车流。
一中心医院水西院区地上停车场。
南开医院在建停车楼。

  截至2021年年底

  在我市303家医疗机构中

  为群众就诊提供的停车泊位35116个

  仅43家三级甲等医院日均接诊量超过50万人次

  这些医院仅有停车位2万个

  近年来,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停车难日渐突出,特别是在我市中心城区各大医院,更是难上加难。从医院门口到门诊、急诊、住院病区,短短百余米,停车问题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医院停车难是个普遍问题,是引发医院周边交通堵塞的症结,停车难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看病难。2021年,我市把医院停车设施建设纳入市重点项目予以支持和帮扶,完善政策措施,简化审批流程,推动医院停车楼尽快落地实施,持续健康运营,形成示范引领。

  医院停车楼项目建设进展如何?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市有关部门、医院、患者以及有关专家,共同破解这道难题。

  不足百米的路,却“走”了30分钟

  蓟州区的刘先生带父亲到中心城区某三甲医院看病,病还没看,先体验了停车难。“老父亲80多岁了,腿脚不好,我寻思着让他少走两步,想把车开进院里,结果堵在了门口。没想到不足百米的路,这一排队,就‘走’了30多分钟。”

  刘先生的无奈也是很多人的经历。在我市中心城区不少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停车难成为大家共同的感受。

  在某三甲医院门口,正在排队停车的市民李先生对记者说:“十分钟了,纹丝没动!”看着入院专用车道已经排了将近200多米的车队,李先生干脆把座椅放倒开始休息,“没有半个小时,车开不进去,两个妹妹先带着老妈进去看病了。”

  院内车位有限,患者人数众多,使得就医车辆严重外溢。

  家住和平区众诚里小区的李女士一大早就生了一肚子闷气。“小区门口又堵了,我的车出不去。”看着两辆并排停放的轿车把大门堵得严严实实,她只好带着孩子出门打车。众诚里小区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门诊楼一路之隔,由于医院内停车位有限,小区门口就成了一些患者的免费停车场。居民们多次设立“禁止停车”的牌子,仍挡不住有人把车停在门口。“难!总共巴掌大的地方,小区居民上班、上学、出门办事想开车出来很费劲。万一再发生紧急情况,消防车、救护车根本进不来。”众诚里小区保安对记者说。

  与某三甲医院直线距离200米的某酒店负责人也颇为无奈。“停车场有一半的车,都是到医院看病的患者停的,我们自己的客人都没地方停车了。”

  连日来的走访,记者发现,中心城区大型医院无一例外,每家医院停车都是个不小的难题。据记者观察,每天的交通高峰时段也是医院门诊人流最集中的时候,各大医院周边车辆呈洪峰式汇聚。周一到周五,上午9时以后,医院内停车场基本满负荷运转,出一辆车才能进一辆车。高峰时段,院外等候时间一般在十几分钟到半小时左右不等,有的甚至更长。院内停车排长队,院外道路也是拥堵不堪,周边停车场车满为患。记者连续一周在上午9时左右打开手机地图,发现大部分三甲医院周边道路仍是拥堵热点路段。

  一些在排队等候停车的患者家属不禁感叹:“停车比看病还难”。

  车多位少,看病停车成为普遍难题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在2020年公布了“全国十大最堵三甲医院”排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高峰期平均排队时长达到36.1分钟。

  近年来,总医院推出了互联网医院、预约就诊等措施,不断优化就诊流程、强化停车管理,但院内停车依然是个难题。

  据了解,总医院始建于1946年,坐落于和平区鞍山道,目前使用的门诊楼于1998年竣工,每天可接待3500名患者就医。作为我市最大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目前每天实际接诊量已突破万人次,能够为患者提供的车位却只有数百个。供求之间巨大的落差,使得医院停车位一位难求。

  总医院的情况并非个例,作为优质医疗资源较为集中的城市,我市中心城区各大医院门诊量普遍巨大,很多患者来自远郊或外地,车多位少,是各大医院停车面临的共同问题。

  天津市肿瘤医院高峰时日接诊量达到1.2万人次,平峰也接近万人,但医院能够提供给患者的停车位只有400余个。

  “医院停车难,客观上的症结之一是配套建设的停车场车位供给不足。”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大部分三甲医院地处中心城区,坐落在寸土寸金、人口密集的繁华地段,再加上周边多是老旧小区,道路比较狭窄,经过多次提升改造,有些医院院内可供调剂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增加停车设施不亚于“螺蛳壳里做道场”。

  总医院多次在院内选址,最终选到一块不大的地方可以建设停车楼。目前正在进行方案设计,预计可新增100多个停车位。

  “我们多次在院内进行踏勘评估,由于种种原因,认为目前不适合建设停车楼。”市肿瘤医院保卫处负责人说,医院已经与市公交集团对接,决定在院外某地块建设一座停车楼,目前正在走相关审批手续,在完成各项手续后可择期开工。

  有数字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在我市303家医疗机构中,为群众就诊提供的停车泊位是35116个,与实际需求相比严重不足。仅43家三级甲等医院日均接诊量就超过了50万人次,而这些医院仅有停车位2万个。在“僧多粥少”的现实背景下,停车位成为稀缺资源。

  停车楼拔地而起,尽力缓解停车难

  在城市路网体系中,医院是重要的交通节点,其交通状况不仅影响百姓求医问药之路,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城市交通全局,一处梗阻有可能导致全线拥堵。

  破解医院停车难,就是解决看病难,就是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从2021年开始,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市教委、市城市管理委、市卫生健康委,主动上门对15家医院进行实地调研服务,并到南方一些城市学习取经,启动建设医院停车设施,尽最大努力缓解医院停车难。项目采取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存量改造与增量高标准建设相结合的方式,谁主管谁负责、谁投资谁运营、先试点后推广。

  据悉,首批示范试点单位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新址)和南开医院。今年在首批4家试点的基础上,又新增5家三级医院新建停车楼,分别是中医一附院、黄河医院、泰达心血管医院、医大二院、中心妇产医院。

  据了解,目前南开医院和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新址)按计划完成了停车楼建设。南开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院高智能化机械立体停车设施主体已经建成,预计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届时可以提供520个停车位。该立体停车设施总共6层,合理规划了地面车位及车流动线,为进一步改善停车环境、优化车位使用率,平均取车时间90秒/车,采用AGV激光导航无线智能机器人停车搬运系统,成为国内先进的智能化停车设施。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新址)停车设施于今年初正式投入运营,总共提供车位2236个,分上下两个部分,地下设三层,车位2057个,地上共有车位179个,目前可充分满足就诊患者停车需求。

  按计划,9家医院停车楼全部建成后,医院车位不足的问题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有利于疏解医院周边道路交通拥堵状况。并且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使医院停车楼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临时泊车效率提高。此外,医院停车楼项目将有利于激发社会资本活力,拉动投资增长。

  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为确保可持续发展,对由社会资本已投资运营的停车楼应考虑进行相应的价格调整。目前我市医院大多为地上平面停车场,收费标准是白天一小时2元、晚间一小时0.5元,而停车楼投资成本动辄上亿元,如果再按照现有价格收费不利于停车楼良性运转。

  专家建议

  如何系统解决

  医院内外拥堵

  “医院停车难虽然发生在距离门诊楼的‘最后100米’,但并不仅仅是医院一家的事儿。”天津社科院社会所研究员周建高长期关注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特别是近年来对医院等重要节点交通状况有着深入研究,他认为,要改变医院停车难现状,增建停车设施是个解决办法,但要彻底解决,则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

  周建高说,医院停车难是个全国性问题,表面上看是医疗机构停车位供给不足,实际上更深层次则是医疗资源的布局不合理。“病人追着专家跑,专家在哪出诊,病人就去哪看病。”周建高说,三甲医院医疗水平高、实力雄厚,集中了绝大部分的专家,所以造成了大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持续扎堆儿,从而加剧了医院停车难的状况。因此,解决医院停车难,首先要做好医疗资源的地区平衡。近年来,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我市加大力度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天津市胸科医院、环湖医院、儿童医院、第一中心医院等三甲医院都在中心城区之外建院,填补了地区医疗空白,使原有院区交通状况得以改善。

  周建高提出,在搭建好三甲医院空间布局均衡大框架的同时,还要提升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提振广大患者对于基层医院的信心。如果一些小病能够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解决,那么大医院的患者就会相对减少,从而在源头上减少大医院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就是我们的医院单体规模过大,医院周边交通以及停车问题难以得到很好解决。”周建高说,医院规模过大,就医人群大量集中,医院没有足够的空间建设停车设施,使得医院周边道路不堪重负。如果把医院单体规模适当缩小,同时合理增加医院数量,将会使医院内停车以及院外交通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周建高专门对比研究了天津和日本东京两座城市医疗机构规模和空间分布对交通的影响。日本最大的医院建在东京下辖千叶市的一个小镇上,拥有病床989张。东京最大的市级医院拥有床位数562张。我市最大的医院建在中心城区,拥有病床位2468张,是日本最大医院的2.5倍、东京最大市级医院的4.4倍。从病床数量体现的医疗机构单体规模看,天津全市医院单体平均规模是东京的2.3倍。

  医院单体规模过大,那么医院数量如何呢?2011年整个东京都总人口1300万,天津2017年常住人口为1500万。按常住人口计算,对方平均每个病院服务2万人,病院、齿科诊所、一般诊所等各类医疗机构合计,平均每个机构服务548人。天津共有各级医院426个,每个医院服务27000人,平均每个卫生机构服务2800人,这两项数据分别是对方的1.34倍和5.13倍。

  东京都行政区域面约1400平方公里,各类卫生医疗机构共23000多个,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医疗机构17个。天津有各类卫生事业机构5000多个,在行政区域中平均每平方公里0.47个,市内六区医疗机构平均密度为8.35个/平方公里,郊区密度为0.41个/平方公里。

  “相比之下,我市医院平均单体规模过大,整体密度较为稀疏,郊区与市区相比,又存在着分布数量的不均衡。”周建高说,这样一种客观状况,导致医院过度聚集于中心城区,形成了巨型高密集团块,这是导致停车难、交通拥堵的重要根源。

  周建高提议,治理医院内外拥堵需要多方发力,就医者多利用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资源,行政管理部分应限制高等级医院的单体规模,合理规划“车”与“位”的配比,即使是知名医院,也不宜把过多人员、设备、病床设置在单一院区;分散分布大医院,不必把大医院设置在市区,随着交通网络的加密完善,可以把医疗资源设置在中小城镇,通过分级诊疗制度,使小病在社区得到治疗,少数的疑难病症以及大病才去大医院,分流就医量;增加医疗机构数量并且在空间上分散布置,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中小型诊所,使每个医院的就诊人数降下来,遏制高密度团块交通的形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