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献记载,位于蓟州区定武街的独乐寺山门与观音阁重建于契丹统和二年(公元984年),距今已逾千年,是天津境内现存最古老的两座木结构古建筑。观音阁更是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楼阁建筑。
观音阁外观两层,因为有一个平坐暗层,实为三层。阁内中空,以容纳十一面观音塑像。
1932年,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的梁思成对独乐寺进行了中国建筑史学界的第一次科学考察。梁先生撰写了《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成为中国建筑史科学研究的开山之作。
然而,大多中国建筑史学者与天津市民不知道的是,在宝岛台湾竟然有一座与独乐寺观音阁相似的建筑,它就是位于日月潭边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的玄奘寺正殿。
玄奘寺虽然始建于1965年,但其却大有来头。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在南京掠走玄奘大师的灵骨,供奉在日本慈恩寺。1955年,经交涉,中国台湾方面迎回灵骨。起初供奉于日月潭畔之玄光寺。1965年11月,玄奘寺建成后,灵骨迁迎入玄奘寺。
据玄奘寺的导游词介绍,其正殿为一座仿唐式建筑,共有三层。一层采用中西合一的方式,门楣上有“玄奘殿”三个大字。二层是供奉玄奘法师佛位的主殿。三层供奉玄奘法师的舍利子和玄奘宝塔,也是玄奘寺的经典文库重地。
设计玄奘寺的建筑师是被誉为“建造大半个南京”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卢毓骏(1904—1975),卢氏后来还在台湾创办了中国文化大学建筑与都市设计系。台湾建筑历史学者李乾朗认为,玄奘寺是卢毓骏一生当中唯一的模仿之作。卢氏的设计动机可能为彰显玄奘之崇高历史地位,而因循独乐寺观音阁之形式,以钢筋混凝土复建一座辽代楼阁。
与独乐寺观音阁不同的是,玄奘寺主殿虽也有三层,但殿内不设空筒,与普通的三层楼阁建筑无异。外观上,卢毓骏对独乐寺观音阁做了“复原设计”。去除了清代乾隆时期在观音阁四角添加的八根擎檐柱,并将清代改变过的瓦顶纹饰按山门的形式复原为鸱尾。从色彩上,玄奘寺主殿与观音阁差距颇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墙面由观音阁的土红色变为白色;二,观音阁屋顶的灰色瓦片变为黄色琉璃瓦;三,玄奘寺主殿的彩画为重新设计。
台湾玄奘寺主殿的设计可以视为深受中国营造学社与梁思成先生研究成果的影响。同时,玄奘寺主殿与天津独乐寺观音阁在建筑方面的关系也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