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借力各类短视频平台,非遗火了。非遗“出圈”是好事,但在“传承发扬”和“商业价值”之间应该把握好一个度,莫让非遗成为噱头。
不可否认,新媒体、新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正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譬如,B站上,各类与非遗有关的UP主加上定期收看的用户,累计已经超过1.5亿;据抖音官方统计,自家平台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播放总数达3726亿。多年前,大部分非遗离人们的生活很远,没有太多交集,非遗的“遗”变成了遗失的“遗”──普通人不关注、传承人不好过,有的非遗甚至面临“人走技失”的问题。幸运的是,随着信息传播载体的巨变,不少有思路、有想法的非遗传承人搭上了短视频平台这趟“快车”,将非遗与现实生活连接,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成功“破圈”。
视频火了,流量多了,有人开始琢磨起流量如何变现。实际上,如果能挖掘非遗的市场价值并获得商业转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吸引更多人加入到非遗保护传承的行列中来,是一件好事。学习并继承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乃至经济成本,一味“曲高和寡”,最终会导致传承人为了现实生活不得不放弃。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如今各类短视频平台上与非遗有关的视频鱼龙混杂。也有公司对某些非遗项目进行商业化包装和运作,经过批量化、工业化复制后,获得了短时间的经济利益,但这样生产出的产品能否称之为“非遗”,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甚至有人直播带货时,把非遗当成噱头,售卖一些与非遗风马牛不相及的产品。
电影《一代宗师》中有句台词:“火候不到,众口难调,火候过了,事情就焦。”商业化不应是非遗传承的目的,也不适合所有非遗项目。在一些非遗火出圈的当下,我们也许该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下传承发扬与商业价值之间的主次关系,以及如何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千万不要打着传承和推广非遗的旗号,实际却干着损害非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