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一天傍晚,在西青区姚村夜市,一支载歌载舞的高跷队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们扮成《水浒传》中的人物,踩着锣鼓点,展示劈叉、扭秧歌等技巧,引得观众纷纷拿起手机拍照,掌声、叫好声不断。
这样的场景对于陈宝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作为西青区陈台子同乐高跷老会会长,他已经三年没有看到这样的景象了。而比这更让他高兴的,是出现在演出队伍中的几张稚嫩面庞。
“尊敬的家长们,请不要让孩子们在溺爱中成长,不能让手机游戏和动画片占据孩子们的业余时间,衷心希望孩子们来参加同乐高跷,从小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优秀品格,让孩子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快乐童年……”近日,陈台子同乐高跷老会在线上发布了“招新”公告,面向12岁至30岁青少年招收学员。陈宝顺告诉记者,高跷老会现有队员20多人,其中主力队员平均年龄已超40岁,过了玩高跷的黄金年龄。他说:“年纪最大的两名队员已经50多岁了,但为了传承高跷技艺都在坚持。”
高跷老会前期通过宣传已招到6名学员,但后期他们能否适应还需观察。陈宝顺告诉记者:“一般进会的新学员要先熟悉环境,通过交谈看本人是否喜欢高跷,家人是否支持。确定留会后,老师会为学员准备一副跷,试走找感觉。身体素质好的10分钟就能自己走,然后就是地面的走步练习,跟点、跟场,接着上跷练,再定角。经过大量练习后,大约半年到一年,条件成熟就能上角出会。”
老会人员流动性大,常因工作、升学等原因导致人员流失,无法参加训练或后期出会表演。陈宝顺表示:“我们需要常年招新补充人员。玩高跷的黄金年龄是15岁到25岁,为了传承发展,我们扩大了年龄段,且男女不限。”
“木头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一个踩跷的人从他前边走来。这人踩在高高的跷上,却如走平地……”作家冯骥才《俗世奇人》中有《跟会》一篇,描述了旧时天津传统花会上,“踩街”的老会各展绝技的热闹景象。随着时间推移,昔日的繁华盛况大多留存在文字和记忆中,多彩的花会成为一道远逝的风景。
高跷、小车、练武、法鼓……花会是民间艺术文化的结晶,蕴藏着人们代代相传的情感记忆。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变迁,让花会生存的文化土壤随之发生变化。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天津地区花会有70余种表演类型,近千道花会;到上世纪90年代初,还有40余种表演类型,500多道花会;上世纪90年代末,大多数花会消亡。截至去年6月,被评为天津市级非遗项目的花会有50道,其中9道是国家级非遗项目。
演出毕,夜已深。喧嚣的气氛和观众的热情让演出者疲惫但快乐。陈宝顺把大家叫到一起,无论登场与否,拍摄合照一张,发在朋友圈并配文:“时隔三年的演出完美结束。”在陈宝顺看来,不断涌入的年轻力量,正是民间老会传承的活力源泉。分别前,他还特意叮嘱几名小会员保养好会具,把会服洗干净,“老规矩了,不能丢。”
天津天后宫管委会研究馆员尚洁表示,现在老会面临可能被迫退出历史舞台的局面。令人欣慰的是,调研中发现,年轻一代玩会的人出现了,这些新生力量为老会增加了活力和希望。对于非遗多样化的创新,她认为这是非遗能得到年轻人理解、支持和欣赏的途径,也是让非遗能够持续存活、融入当代社会的因素,对此现象应当支持并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