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为人民群众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第一,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实现高质量就业,民生就有了基本保障。要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着力支持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加强对困难群体、重点群体的就业兜底帮扶力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发挥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作用。天津出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一次性留工和扩岗补助,开展就业援助月,通过这些措施全力稳就业保民生。
第二,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实现更高水平教育。推进高水平教育,民生就有了人心凝聚。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拓展集团化、深化学区制,推动“双减”落实落细,推进智慧教育融合创新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天津构建基础教育“1+4+3+N”整体育人框架,实施“顶尖学科培育计划”和“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计划”,使得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第三,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实现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民生就有了强大动力。要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和设施网建设,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天津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形成群众文化“一区一品”的生动发展格局,助力高品质生活。
(作者为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