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1月09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天祥
一片丹心照汗青(图)
郑言 王西京 作
《文天祥》,王西京作

  今天,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文天祥就义740周年。南宋末年,在山河破碎、国家危亡之际,文天祥挺身而出,勇于担当,杀身成仁,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明朝民族英雄于谦在《文山先生像赞》中感慨道:“殉国忘身,舍生取义。气吞寰宇,诚感天地”“孤忠大节,万古攸传”。

  改字明志 忠鲠不挠

  文天祥,本名文云孙,字天祥,南宋端平三年五月初二(1236年6月6日)出生于江西吉州庐陵富川文家村。父亲文仪是个读书人,家里藏书甚多;母亲曾氏是个贤妻良母。文天祥自幼受家庭熏陶,勤奋读书,明晓大义。在孩提时,他看见学宫中所祭祀的乡贤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画像,谥号都有“忠”字,便羡慕不已,暗下决心:长大后自己也要成为这样的大丈夫。

  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21岁的文天祥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在集英殿殿试时,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文不加点,洋洋洒洒1万多字,一气呵成。其中云:“圣人出,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亦不过以一不息之心充之。充之而修身治人,此一不息也。充之而致知,以至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一不息也。充之而自精神心术以至于礼乐刑政,亦此一不息也。自有三坟五典以来,以至于太平六典之世,帝之所以帝、王之所以王,皆自其一念之不息者。”文天祥针对当时朝廷的政务逐渐懈怠这一弊病,以遵循天意不懈怠作答,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主考官王应麟对此文极为赏识,又见文天祥相貌堂堂,身材魁伟,皮肤白皙如玉,眉清目秀,两眼炯炯有神,更加喜爱。于是上奏说:“这个试卷以古代的事情作为借鉴,忠心肝胆好似铁石,臣以为能得到这样的人才可喜可贺。”宋理宗阅后,也大为赞赏,深为得到优秀人才而兴奋不已,以天祥之字赞道:“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于是将文天祥拔为状元,并御笔诗一首《赐状元文天祥以下》:“道久于心化未成,乐闻尔士对延英。诚惟不息斯文著,治岂多端在力行。华国以文由造理,事君务实勿沽名。得贤功用真无敌,能为皇家立太平。”

  独占鳌头,又得皇帝赐诗,荣耀大矣,这是历代文人士子梦寐以求的事。文天祥在兴奋之余,也看到南宋王朝已处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内有权臣贾似道弄权,外有蒙古骑兵虎视眈眈。于是他立下雄心壮志,要拯救这个岌岌可危的国家。他当即以皇帝赞语改名为天祥,字宋瑞,以明其志向,希望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为大宋王朝带来祥瑞。

  可是事与愿违。宋理宗糊涂昏庸,身边多是一些奸佞的小人。开庆元年(1259),蒙古军分兵三路,大举南侵,宦官董宋臣建议迁都。当时朝中没有人敢说“不”字,唯有时任宁海军节度判官的文天祥上奏章坚决反对,他请求皇帝杀掉董宋臣,以免动摇军心。可是宋理宗并没有采纳,文天祥一怒之下,自请辞职回乡。后来,文天祥又一步步做到了刑部侍郎,董宋臣也升为都知。文天祥再次上书一一列举他的罪行,宋理宗依旧未予理会。之后,文天祥出外知瑞州(今江西高安),改授提点江南西路刑狱,再升尚书左司郎官,多次遭台官议论而被罢职。

  宋理宗重用的宰相贾似道,是个不学无术的浪子。他当了宰相以后,整日不是在西湖上喝酒作乐,就是和侍女斗蛐蛐。当时,文天祥奉命掌理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文天祥在诏书中多次讽刺贾似道,引起了贾似道的不满,他指使台臣张志立弹劾文天祥,将其罢免。文天祥已经几次被斥责,于是援引北宋钱若水的例子致仕,当时他37岁。

  仕途失意,壮志难酬,文天祥悲愤不已,曾赋诗云:“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近来又报秋风紧,颇觉忧时鬓欲斑。”表达了自己遭受排挤被贬而不能报效国家的失落以及渴望有所作为的迫切心情,抒发了对国家社稷的忧虑。

  咸淳九年(1273),文天祥被起用为提点荆湖南路刑狱。此时,前宰相江万里以76岁高龄奉旨再度出任荆湖南路安抚使兼知潭州。江万里对文天祥有提携之恩,两人情谊甚笃。文天祥素来仰慕江万里的为人,将其比作北宋的范仲淹和司马光。而江万里也很赏识文天祥的节操志向。二人相见,谈及国事,江万里勉励他说:“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事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文天祥感动不已,流涕跪拜而去。

  毁家纾难 举兵抗元

  德祐元年(1275)初,元军二十万渡过长江,南宋告急。朝廷颁发《哀痛诏》,要求天下起兵勤王。可诏令发出后,响应的人却寥寥无几。文天祥捧着诏书痛哭流涕,决定立即应诏勤王,挽救国家。他拜访求教同乡退休官员陈继周,陈老先生提出了起兵方案,并且不顾年老体弱和儿子一起发动赣州豪杰,甚至连深山里的少数民族也发动起来了。文天祥还派朋友刘沐等人,去发动邻郡以至湖南、广东的义士。在极短时间内,聚集兵众万余人。为筹集军饷,文天祥毅然决定毁家纾难,变卖全部家产。在文天祥的影响下,大家纷纷响应,纷纷捐钱捐物。

  宋廷得知后,命文天祥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抚使的身份率军入卫京师临安。有朋友担心地劝他说:“现在元兵分三路南下进攻,气势汹汹,你以乌合之众万余人赴京入卫,这与驱赶群羊同猛虎相斗有何区别?”文天祥答道:“我也知此。但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有难,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自量力,而想到要以身殉国。但愿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

  文天祥排除了千难万阻,终于到达了京城临安。这时候,元军已占据皋亭山,距离临安仅有30里,朝中的大臣纷纷逃之夭夭。谢太后也没了主意,她和宰相陈宜中商量,派一人带着国玺和降表到元军大营去求和。元丞相博颜要求南宋必须派宰相来亲自谈判。陈宜中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溜之大吉。

  德祐二年正月,文天祥被任命为临安知府。不久,再升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作为使臣到元军中议和。在谈判桌上,伯颜盛气凌人,十分嚣张。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折不弯,他慷慨陈词:我是堂堂南宋宰相,现在国家危急,我已经做好拼死一战的准备,哪怕刀山火海,也毫不畏惧。博颜恼羞成怒,扣押了文天祥。文天祥在元营中坦然自若,毫无惧色,赋诗曰:“三宫九庙事方危,狼子心肠未可知。若使无人折狂虏,东南那个是男儿。”

  就在文天祥被扣押的10天后,绝望的南宋朝廷决定向蒙古人投降。太皇太后带着宋恭帝出席了退位仪式,伯颜以胜利者的姿态走进了临安城。

  元军押解文天祥北上,至镇江时,文天祥与他的侍客杜浒等十二人,于夜间逃出魔掌,潜入真州。文天祥历尽艰险,辗转南下来到福州。此时赵昰即位,在此组建了流亡政府。文天祥受到掌政者的排挤,只以同都督军马的身份先后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和汀州(今福建长汀)开府,重新组织军民抗元。文天祥到汀州后不久,福州失陷,小朝廷逃往广东。他随之转战漳州、梅州一带。景炎二年(1277)五月,文天祥率兵进入江西,在雩都县(今江西于都)大败元军,收复兴国、吉州等地,一时声威颇盛。在永丰之战中,文天祥被元军打败,他的妻子和女儿全部成了俘虏。后来文天祥转战广州,他的母亲和唯一的儿子文道生因瘟疫而丧生。

  此时的文天祥毫无牵挂,只有一颗炽热的报国之心,决心与敌人血战到底。他召集残兵奔赴循州,转战于岭南一带。宋帝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县北的五坡岭被俘,服冰片自杀未遂,被解至潮阳。元军统帅张弘范将文天祥拘于船上,经过零丁洋,挟文天祥围崖山。这时,宋臣张世杰、陆秀夫等正奉宋帝赵昺徙居在海中的崖山上,崖山成为南宋最后坚守的一个据点。张弘范让文天祥给张世杰写劝降书,文天祥说:我自己不能救自己的父母,还能劝说别人背叛自己的父母吗?可张弘范一再逼文天祥写劝降书。文天祥拿起笔,饱蘸浓墨,挥毫而就《过零丁洋》诗一首,交给张弘范算是答复。诗云:“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慷慨悲壮,气势磅礴,表达了文天祥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张弘范读罢,心中肃然起敬。当部下劝告他“敌国的丞相,居心叵测,不可亲近”时,张弘范笑着说:“他是个忠义至性的男儿,决不会有其他。”

  崖山一战异常惨烈,宰相陆秀夫背负7岁的小皇帝蹈海自尽,杨太后和后宫诸臣随之纷纷投海。张世杰突围后遭遇飓风,溺水而死,宋朝彻底灭亡。元军船上的文天祥痛不欲生,“崖山之败,亲所目击,痛苦酷罚,无以胜堪”“坐北舟中,向南恸哭”。他悲愤地写诗云:“惟有孤臣雨泪垂,冥冥不敢向人啼。六龙杳霭知何处,大海茫茫隔烟雾。我欲借剑斩佞臣,黄金横带为何人。”他也想跳海随小皇帝而去,但被元军所阻。张弘范劝他说:“丞相的忠心孝义都尽到了,若能改变心意,像侍奉宋朝那样侍奉皇上,不失宰相之位。”文天祥含泪说:“国家沦亡却不能补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张弘范感其仁义,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

  以身殉志 浩气长存

  至元十六年(1279)十月,文天祥被押解到达元都大都,关押在兵马司的土牢里达3年多。文天祥曾描述这座土牢的阴暗逼仄:“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

  在关押期间,元世祖忽必烈多次派人劝降文天祥,都被他严词拒绝。连已经投降的宋恭帝也被派去劝降。文天祥见到宋恭帝,痛哭流涕,跪拜在地上,不停地说:“圣驾请回,圣驾请回。”

  文天祥在狱中还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明白: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但文天祥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

  至元十八年除夕,本是家人团聚的时刻,而文天祥却独守牢狱,这也是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个除夕。此时此刻,唤醒了他深潜于生命中的悲戚,写下了《除夜》诗:“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诗中蕴含着家国之痛与生命之悲,表达了他以身殉国的决心。1281年夏天,文天祥在狱中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忠肝义胆、铮铮铁骨跃然纸上,展现了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正气凛然的民族英雄形象。

  元世祖没有放弃最后的幻想,他决定亲自劝降文天祥。1282年十二月初八,元世祖召唤文天祥到宫殿中。文天祥见了皇帝只拱手作揖而不跪拜。元世祖说:“你在这里的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虑,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对朕,朕可以封你为宰相。”

  但是文天祥不为所动。元世祖知道文天祥不会屈服,就问道:“汝何愿?”文天祥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寒风萧瑟,阴云密布。上万民众听到文天祥就义的消息,就聚集在街道两旁为其壮行。从土牢到刑场,文天祥神态自若,举止安详。行刑前,监斩官问:“丞相有什么话要说?回奏尚可免死。”文天祥从容淡定,面向南方拜了几拜,镇定地说:“吾事毕矣。”于是慷慨就义,终年47岁。

  文天祥就义几天后,其妻欧阳氏前去收尸,发现他的面色如同生者一般。在他的衣带间发现有赞文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经纶弥天壤,忠义贯日月”。文天祥忠贞报国、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为后人所敬仰和传颂。至元二十一年,文天祥归葬于故乡富田村东南20里的鹜湖之原;至治三年(1323),吉安郡学奉文天祥像于先贤堂,和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等人并列,实现了他少年时的志愿;明洪武九年(1376),朝廷在北京教忠坊建文丞相祠,岁时遣官致祭;明景泰七年(1456),明代宗赐文天祥谥号为“忠烈”;清朝乾隆皇帝在《文天祥论》中赞道:“浩然之气,与日月争光。”朱德有诗云:“忠心为国声名在,仪表堪称后世师。”赞颂了文天祥高尚的爱国情操以及对后世的伟大影响。

  文天祥作品赏析


  《正气歌》

  予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侵沴,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歘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指南录后序》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金陵驿二首》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得儿女消息》

  故国斜阳草自春,争元作相总成尘。

  孔明已负金刀志,元亮犹怜典午身。

  肮脏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

  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有感》

  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端午》

  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地。

  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

  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

  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

  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


  《过淮河宿阚石有感》

  北征垂半年,依依只南土。今晨渡淮河,始觉非故宇。

  江乡已无家,三年一羁旅。龙翔在何方,乃我妻子所。

  昔也无奈何,忽已置念虑。今行日已近,使我泪如雨。

  我为纲常谋,有身不得顾。妻兮莫望夫,子兮莫望父。

  天长与地久,此恨极千古。来生业缘在,骨肉当如故。


  《元夕》

  南海观元夕,兹游古未曾。人间大竞渡,水上小烧灯。

  世事争强弱,人情尚废兴。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久矣忘荣辱,今兹一死生。理明心自裕,神定气还清。

  欲了男儿事,几无妻子情。出门天宇阔,一笑暮云横。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