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渤海潮~~~
思想会客厅~~~
金之平视线~~~——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④
基层声音
本报与各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
~~~
深一度~~~
知与行~~~
新视野~~~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2年10月1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层声音
本报与各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
让旧物不再是废物
李瑶

  变废为宝、循环利用,使垃圾资源化,化腐朽为神奇,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站在绿色低碳发展赛道,敢于“风口竞速”,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能越走越实。

  在格林美(天津)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城市矿山博物馆,10多米高的巨大展墙格外醒目,废旧家电搭建的“山”,拆解电路板垒砌的“墙”,拆解回收炼制的“金”,无不体现着“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的绿色理念。不只这一家企业,走进其所在的天津子牙经开区,一个个拆解加工厂区内,看不见扬尘,听不到噪音,智能化流水线正精准高效运行。园区每年可消化150万吨废旧电器、报废汽车等废弃资源,为下游企业提供低耗能、低排放、高效率的资源保障。

  “城市矿山”是对废弃资源规模化再生利用的形象比喻。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废弃资源越来越多,既困扰着生态环境,也蕴含着巨大的再生资源。可以说,循环产业一头连着资源,一头连着环境。让旧物不再是废物,而是重新进入新的生命周期,可以实现循环往复、重复利用。

  当然,如果在回收利用过程中,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就成了“循环不经济”。如何避免这一尴尬?除了用科技点“废”成金,还要合理化布局、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操作,将城市废弃资源真正变成再生利用的城市矿产。在技术创新上下苦功,实现无害化处理;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挖掘新能源产业前景,布局全产业链条……循环产业一步步找到了绿色转型的“法门”,形成多条新能源闭合式循环产业链,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不断上演的变废为宝“魔术”,再次证明,聚力新赛道,坚持新理念,就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新迈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