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2年09月2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传播手段 推动戏曲普及
──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
本报记者 刘莉莉

  日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多次来津。无论是在天津评剧院指导青年演员排戏,还是在滨海少儿评剧艺术节担任评委兼导师,她都全情投入。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谷文月,聆听这位年近八旬评剧人的传承心声。

  谷文月与天津颇有渊源,她说:“这片戏曲沃土上,不论专业演员,还是票友,甚至孩子们,确实是人才辈出。天津对戏曲的支持和宣传力度实在是大,我很感动。尤其令我欣慰的是连续8年举办的滨海少儿评剧艺术节,我每年都参加,亲眼见证了评剧新苗不断涌现,而且还‘小手拉大手’,带动了很多人喜爱评剧。说不定评剧未来的顶梁柱就在这些小朋友之间诞生。”

  不仅是小朋友,谷文月对评剧青年同样爱护有加。前不久,谷文月来津为其弟子、天津评剧院演员徐雯排练《花为媒》。在排练场,谷文月边讲解人物内心、边示范动作,细致入微不辞辛苦。那种说戏时的活力,甚至让旁观者忘记了她的年龄和身体曾受过的伤痛。对此,谷文月“潇洒”地表示自己“一到排练场、一上舞台就忘了一切”。可等她回到家里,经常要靠服药来减轻腰腿的疼痛。尽管如此,转天的排练场里,大家依然能见到精神饱满的谷文月。

  “不管多累,我都愿意给他们指导,愿意培养评剧的接班人。”谷文月说,“当年我的老师也是辛辛苦苦培养我、教导我,所以我就更应该义不容辞地把我所会的留给下一代。只要我还有能力、还能动,就要传承下去。”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位评剧人的初心与责任。

  谷文月说,现在发达的网络给教学带来很多便利,她也经常通过微信给学生教唱。但是,教身段或排练时,还是必须面对面。因为戏曲是口传心授的艺术,戏曲有程式化的特点,但不代表死板,需要演员把师父教的“嚼碎”了,再结合自身条件变成自己的,而这些都需要面对面口传心授的过程。

  如今新媒体兴起,戏曲早已不局限于舞台表演,打开手机、电脑,戏曲也随处可见。对此,谷文月坦言:“时代在前进,我们要跟上世界的步伐。科技那么发达,我们应该加以利用。如何将传统艺术和新手段融合到一起,需要年轻人的努力。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就是要保留精华、保持本色。同时,我还希望更多人特别是青年人能走进剧场。因为戏曲是剧场艺术,电影、电视或手机短视频可以展示它的一个侧面,只有舞台才能让人全面观赏、感受戏曲的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