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新农村关注
走进乡村看发展~~~——北辰区宜兴埠镇多措并举促进基层文化繁荣发展
乡村走笔~~~
~~~律师文化纵横谈
~~~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2年09月2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农村关注
走进乡村看发展
让美丽乡村“内外兼修”(图)
──北辰区宜兴埠镇多措并举促进基层文化繁荣发展
本报记者 王音 通讯员 金晓琳
学员在上美术课。
开展瑜伽等公益精品课程。
提升改造后的宜兴埠镇文体中心。

  津城北部,有一座700多年历史文化古镇──宜兴埠。它曾是津城古代的商埠重地,也是传统民俗文化繁荣发展的一方沃土。永长高跷、诚音法鼓、时调大数子……传承数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繁荣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也是提振社会精神文明的必然需求。迈上乡村振兴路,宜兴埠镇以文化为引领,内外兼修打造美丽乡村。近年来,宜兴埠镇一方面注重基层文化建设的“里子”,完善软件针对群众文化需求开展文化活动;一方面注重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完善硬件加大投入,满足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需要,表里兼顾促进基层文化繁荣发展。

  打造“新地标”

  文体中心凝聚文化“磁力”

  要问宜兴埠镇最热闹的地方在哪?很多人都会告诉你,一定要到文体中心去瞧一瞧!今年6月,经过提升改造后的宜兴埠镇文体中心重新对公众开放,总面积4700平方米的中心内设置了展览厅、健身房、声乐室、舞蹈室、书画室、儿童活动室、多功能厅等16个功能区,配备了健身器材、图书绘本、阅览电脑、书画用品等设施。群众在这里可以参加主题展览、舞蹈声乐培训、借阅图书、自习等10余项公益活动。13支镇直属文化团队定期在此活动。

  走进三层的书画教室,浓浓墨香扑面而来。20余名书法爱好者正在聆听北辰区文联主席、书法协会主席沈宪民的授课。能够在家门口与书法专家“零距离”交流,学员们深感机会难得,听得格外专注。大家一同习字,边书写边听老师生动地讲解执笔、用笔、选帖、临帖等知识,一起讨论方法技巧和感悟心得,现场气氛热烈。

  都说“书画不分家”,一边是书法课上挥毫泼墨,另一边美术课上一群青少年正在专注素描。“美术能够让人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个城市的艺术发展对城市的人文和谐是非常有价值的。”文体中心特聘的美术辅导老师邱健娓娓道来,“我每周五来这里教素描,课程针对五年级以上的人群,除了学生,还来了不少成年人,这其中也发现了一些进步很快、很有天赋的学员。”

  宜兴埠镇加快补齐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短板,改造提升文体设施,打造基层文化体育活动新阵地,让文体惠民点亮百姓多彩生活。镇里邀请各类名家名师来镇授课,推出书法、素描、瑜伽、插花等公益精品课程,满足全镇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基层文化发展。

  “过去,我们有队伍,但没有固定的地方排练。改造后的文体中心给我们提供了专用场地,这里环境好、服务好。”一大早就来排练的鸿运模特队队长杨文荣对记者说,“每次排练都有人过来看,还有姐妹想加入进来。队伍越来越壮大,越练越带劲,走出咱的精神气儿!”

  近年来,通过镇文体中心、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和新媒体平台,线上线下精彩纷呈的各类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21年,全镇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演出及“戏曲进乡村”“宜兴埠镇非遗展演”等活动120余场。今年以来,“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书画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歌舞表演、老年模特比赛、老电影放映员交流座谈等,更是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中秋前夕,镇文体中心利用微信公众号“云上文旅”,开展了“秋月尚有信,猜谜会月圆”线上猜灯谜活动,带给全镇居民一份惊喜和祝福。

  此外,全镇成立了“4+N”志愿服务团队,以“颂宜政、宣宜策”等为代表的14支机关志愿服务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共计开展扶贫救灾、敬老救孤、恤病助残、文化支教、环境保护、健身指导等各类群众喜闻乐见和满足实际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切实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发挥足球特色

  “体育+”赋能乡村振兴

  宜兴埠,能文也能武。2021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名单》,宜兴埠镇榜上有名。

  宜兴埠镇以全面提高镇域内足球运动水平为着眼点,扎实深入开展足球工作,全面推进、不断完善,营造了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激发了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

  1997年成立的宜兴埠快乐足球队,是全镇众多足球队中的一员。队员们年龄分布各个阶段,有充满活力的“00后”,也有宝刀未老的“60后”“70后”。队长张美全有个心愿:让每个喜欢足球的人都能在绿茵场上驰骋。于是,他和队友筹资打造自己的训练基地。

  在镇里的支持下,快乐足球队利用高速桥下的边角地建起了3000平方米的标准足球场,日常免费向公众开放。每到周末,球场上都能看到孩子们跟着教练奔跑的身影,经过几个月体验,孩子们提高了对足球的兴趣,养成了运动习惯,培养了团队合作的意识。

  近年来,宜兴埠镇不断完善体育设施建设,举行群众性足球体育赛事活动,逐步完善足球组织。在场地和设施建设方面,积极为体育场地、设施维护提供经费保障,完善和健全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经费保障体系。镇政府高度重视镇域内足球建设工作,建立宜兴埠足球训练基地。

  足球训练基地建成后,北辰足协、宜兴埠镇各街居定期在这里举办足球友谊赛,全镇业余足球爱好者纷纷到此参加各项足球比赛,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场地的作用,满足群众欣赏和参与足球赛事的需求,为足球爱好者提供了强健体魄的便捷窗口。

  近年来,宜兴埠足球队在市、区级足球比赛中频获嘉奖,曾获天津市第十三届运动会足球比赛成人组第二名,天津市迎奥运“首届火车头杯”第一名,天津市第六届农民运动会足球比赛第二名,北辰区第六届运动会足球第一名,北辰区业余足球超级联赛第一名。

  此外,结合“全民健身”“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等理念,宜兴埠镇大力推进“足球进校园”。2020年9月,天津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北辰分区赛在宜兴埠镇足协球场进行,推动足球项目向学校拓展和延伸,对青少年足球的发展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留住民风乡愁

  做精基层文化服务站

  “木必有本,水必有源。”对于历史古镇来说,村史不仅是一种乡情乡愁记忆,一个文化传统的脉络,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宜兴埠镇以“党建+文化”为引领,打造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馆,展现古镇历史、弘扬传统文化、讲好乡土故事、留住民风乡愁。同时,用活党群服务中心,着眼村级文化,加强传承创新,打造乡村基层红色教育新阵地。

  走进位于宜兴埠镇六街党群服务中心内的文化服务站,古色古香的氛围令人眼前一亮。穿越“回忆长廊”,周围摆放的一个个老物件勾起人们的记忆。大红门、老式立柜、石狮子、老冰棒的储存箱……这些久远又熟悉的物件,都是村民捐赠的“宝贝”。2017年,宜兴埠镇六街正式启动了拆迁工作。告别了破旧村庄,人们搬进了楼房、住进了新居,但对过去生活的眷恋化作了浓浓乡愁,难以割舍。

  “这些年生活条件好了,村民变成了居民。大家住进高楼,偶尔聚在一起还会怀念起过去住平房的日子。两委班子讨论决定,在党群中心打造一个展览长廊,将各家各户有历史价值、文化内涵、时代记忆的老物件拿出来展出,来这里怀旧、念一念乡情,也更能感受到现在的好日子。”宜兴埠镇六街村党总支副书记温岩说。

  六街文化中心不仅有乡情“充电站”,还有文艺活动厅、书法艺术室、阅览室等组成的“连心桥”。上午来文艺活动室活动活动筋骨,下午就去书法艺术室练练手陶冶情操,或在阅览室与书友们分享阅读心得……这里不仅为村民配备文房四宝、电子琴、击鼓、二胡等硬件设施,还设有画展、瓷器展、老物件乡情展等区域,定期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抓好文化团队建设,打造“1+N文化团队”,让文化团队成为六街的特色品牌。

  用活文史馆

  历史古镇焕发新生机

  不久前,一场名为“童心向党迎盛会 非遗传承强复兴”的主题活动在宜兴埠镇文史馆举行。活动现场,天津时调大数子和尚记真丝绣绒制作技艺传承人现场展示传统技艺。

  天津时调大数子第四代传承人王锁栓唱起了《逛津城》,生动有趣的表演引得掌声阵阵。“传统作品每段有一二百句,要求演唱者声音抑扬顿挫、感情丰富有层次,不间断地叙述场景、刻画人物、描绘故事情节。”王锁栓说,“目前,大数子已经成为濒危曲种。作为传承人,我希望大家更多关注大数子,有更多表演平台。只要有人愿意学,我都免费教!”

  近距离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们又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宜兴埠镇文史馆。1000余平方米的文史馆,整体布局以宜兴埠历史文化发展为主线,利用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全方位、高浓缩展现了宜兴埠古镇730多年的历史文化。通过设置古镇溯源、教育兴国、乡愁民风3个主题,展现了古镇悠久的历史,弘扬了传统文化,留住了民风乡愁。讲解员的讲解,让孩子们充分了解了家乡的发展史。

  多年来,宜兴埠镇党委、政府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突出地方特色,深度挖掘、保护、宣传古镇文化。自旧村改造工作开展以来,专门设立文化保护小组,对古镇文化进行现场保护;2017年起,聘请专家学者梳理古镇脉络,突出教育特色,在市、区级档案馆和图书馆整理宜兴埠镇重要档案文件。同时,在镇文体中心建设宜兴埠镇文史馆,弘扬传统文化,让古镇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光绪二十二年,宜兴埠镇人周庚余出资组织了‘首善’救火组织,后改名‘公善首局’,这是天津市区外最早的民间消防组织。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当时的德国原产压力救火机。”听着镇公共服务中心干部王淑静的生动讲解,参观的孩子们对家乡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

  以党建为引领,以文化铸根魂,以活动强载体,宜兴埠镇探索“党建+文化+活动”深度融合形式,把非遗技艺展演搬进文史馆,让更多群众尤其是青少年通过沉浸式体验了解传统文化、知晓家乡故事。

  眼下,宜兴埠镇正在为完成《记忆中的宜兴埠镇》口述史工作而忙碌着。同时,镇上还有一群年轻人,将对家乡的印象和记忆融入创作,制作了宜兴埠镇远洋古槐、普育学习、荞麦皮枕头等主题香卡,“古镇史话”融入古镇新篇,融入现代化宜居新城建设,融入全镇群众心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