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重读孙犁的《津门小集》
沽上
丛话
天津工业史话(十八)~~~
~~~
~~~律师文化纵横谈
~~~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2年09月2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由评书《聊斋志异》
想到的(图)
夏仲奇

  在北方评书中,《聊斋志异》是很独特的一部书。它不同于《三国演义》等讲史类评书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也不同于《三侠五义》等侠义类评书的江湖风云、英雄肝胆。评书《聊斋志异》中的篇目很多是反映市井百态的作品,大部分情节都是较为生活化的。像《聊斋志异》这样的作品,改编成评书,表演难度无疑是相当大的。然而从清末至今的百余年里,以演说《聊斋志异》闻名书坛的演员依然层出不穷,从早期的张智兰,到后来的陈士和、赵英颇,再到现代的刘健英、张健声、刘立福、张立川、杨立恒、齐信英等人,这些人都有各自的传承与改革创新。

  为什么情节没有较大起伏的《聊斋志异》经过评书演员的讲述就变得生动有趣,扣人心弦?在这其中也经过了一个长时间的探索。最初的说书人(如张智兰等人)也是依照原文,用白话来解说《聊斋志异》的内容,观众范围较为有限。后来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说书人,结合自身条件,将丰富的阅历、渊博的见识,再配合精彩的动作表演,把这些技巧都融入评书的演绎之中,这无疑扩大了《聊斋志异》的可听性和知识容量。这种“以故事为经,以杂学为纬”的演出模式,起源于陈士和,后来被众多名家所效法,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经过一代又一代说书人的不断丰富,评书《聊斋志异》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表演模式,获得了内外行的认可,能够适应社会各阶层观众的审美需求,使得这部古典名著在书坛历经百年而传承不衰。

  提到评书《聊斋志异》,自然要说到陈士和。他从青年时代便拜张智兰为师,学说《聊斋志异》。后来用其毕生的经历使这部书升华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他从原著四百多篇小说中,遴选出五十多段书目。经过四十余年的不断丰富,把这些篇目打磨成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现代评书《聊斋志异》的表演方法也是由他确立完善的。在他的带动下,演说《聊斋志异》逐渐成为评书界的潮流,很多说书人都吸收了陈士和的艺术营养。他同时也培养了很多传人。他们不断改进演出技巧,为的是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观众。另外,有的说书人也受到启发,将很多与《聊斋志异》同类型的短篇小说集(如《夜雨秋灯录》等)中的内容搬上曲艺舞台,进一步扩大了评书的题材,为后人拓宽了艺术道路,由此也可见陈士和的艺术体系的极大影响力。

  通过评书《聊斋志异》这百余年来的传播和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在旧时代,说书人通过自己的艺术加工让一些古典小说变得通俗易懂,从而也使更多的社会大众了解了这些文学名著。在今天,新时代的小说是否也可以通过评书演绎改编的手法来拉近和受众的距离,从而扩大自身的影响呢?我想上面所概括的评书《聊斋志异》的发展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