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收到天津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陈春女士赠送的《恩师王玉磬》(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书,这是她为恩师王玉磬先生诞辰10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与陈春相识多年,知道她的大名源于笔者对河北梆子的钟爱,更源于对河北梆子“王派”创始人王玉磬先生艺术的敬重。
陈春是王玉磬先生的关门弟子,有一句话她常挂在嘴边:“是恩师给了我别样的艺术生命!”她一直有个心愿,想为恩师撰写一部生平传记,认为“感恩是一种回报,也是一种幸福,更是一则芬芳的誓言”。她想通过此书详细介绍王玉磬先生的艺术人生,回忆与恩师学艺及生活的点点滴滴,让热爱河北梆子艺术的后学和社会各界朋友与她一起分享。
王玉磬是河北梆子界大师级人物。她与著名琴师郭筱亭共同创作的老生“反调”“悲调”旋律和唱法,大大丰富了河北梆子老生的唱腔。她演绎创造的众多艺术形象光芒四射,满台生辉,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王派艺术体系,成为河北梆子剧种的一枝奇葩。1953年,王玉磬加入天津市河北梆子剧团,与韩俊卿、银达子、宝珠钻、金宝环并称河北梆子五杆大旗。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观看王玉磬先生演出的河北梆子传统剧目,给予高度赞扬。1975年,王玉磬的代表剧目《辕门斩子》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并在中央、天津、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每天定时播放。20世纪七八十年代,王玉磬的演唱风格风靡全国,尤其在京津冀鲁最受观众喜爱,她的名字也家喻户晓。著名文艺理论家马少波先生说:“王派艺术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了河北梆子老生艺术的表现力,对该剧种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天津河北梆子后起之秀的陈春,烟波浩渺的“华北明珠”白洋淀滋润了她得天独厚的好嗓子,慷慨激昂的燕赵悲歌给予她艺术熏陶。她继承了河北梆子的艺术基因,走上了与这个剧种终生厮守的演艺道路。陈春的启蒙老师是贾砚农,栽培她成名的老师是王玉磬。王先生专门为她加工《南北和》《杀庙》《辕门斩子》《太白醉写》《苏武牧羊》《调寇》等一批传统剧目。每出戏传授时,王先生都在自己演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在陈春身上精雕细琢,为她日后主演新编和改编剧目《易水寒》《鞭打芦花》《赤霄赋》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舞台上的陈春女扮男装,男韵雄音,以老生形象著称。她善于研究、塑造人物,演绎的众多舞台艺术形象功底扎实、大气洒脱、精湛细腻、声情并茂。她唱功精到,嗓音刚劲醇厚,咬字清晰圆润,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因此,她成为当代观众和戏迷最喜爱的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
拿到《恩师王玉磬》一书,连日阅读,被王玉磬、陈春师徒二人的情义深深感动。更理解作者为何选择这样一个内涵厚重却又简明的书名。每一篇文章质朴的语言背后,都蕴含着一个感人的故事。该书分为上编、下编、附录三部分。第一部分“恩师王玉磬的艺术人生”,介绍了王玉磬苦难的童年,她如何结缘小香水,拜师银达子,又是如何改编传统戏、创演新编戏。传统戏开放后,五十多岁的王玉磬焕发了第二次艺术青春,扛起了小百花剧团的大旗。第二部分“感怀不尽忆恩师”,以回忆方式讲述陈春与王玉磬学戏、排戏、演戏的过程。陈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仅向恩师学艺,更向恩师学德。第三部分“附录”,附有“王玉磬先生艺术活动大事记”“扫码视听”和李邦佐、甄光俊、高继璞、王春槐等专家学者撰写的相关文章。
“感恩”两字贯穿于整部书稿,透视着一个精神世界,一种传统美德,一种自我行为与担当。《恩师王玉磬》作为书名再恰当不过,因为是王玉磬发现了陈春这棵河北梆子好苗子,又是王玉磬将这棵好苗子挖掘并带到天津,送进河北梆子剧院进行栽培,更是王玉磬对她悉心调教,倾囊相授,成就了她一番事业与一生的追求,成为天津河北梆子问鼎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一人,荣获天津市第一届“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细细品味该书,方知王玉磬与陈春师徒谱写了梨园界感人至深的一段传承佳话。特别是陈春的感恩之心,溢于言表。师父为她做了很多,她也为师父做了许多,二人名为师徒,更像母女。师父授艺传道事事严格要求,她刚入职天津河北梆子剧院时,老师让她先学说普通话。在老师家里授课,先生不让她插手任何事务,只管安心练戏。一段《苏武牧羊》“汉苏武被困在荒凉塞上”慢板唱腔,每次老师都带着情感教她演唱,并且嘱咐她:“要养成学戏的好习惯,不然唱出腔儿来听着就太水了。”
心心相印,情深意笃。2006年年末王玉磬突发脑梗,陈春除了演出,几乎天天到病床前看望先生。恩师走的那天,她正执行任务,在外演出,没能送恩师最后一程,是她终生遗憾。她时刻告诫自己,唯有继承好、传承好、发展好恩师的艺术事业,才是对恩师最好的报答。师德永馨,真情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