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泰心医院)内八科团队成功为一位严重脊柱后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手术中,患者无法平躺只能45度坐位,医护团队创新协作打通了生命通道。
63岁的朱先生在家中突发剧烈胸痛,持续3小时不见缓解。当他被紧急送入泰心医院急诊时,心电图结果已呈现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改变。然而一个特殊难题摆在医疗团队面前——患者因严重脊柱后凸无法平卧,这给急需进行的冠脉介入治疗带来不小的挑战。“急性心肌梗死抢救必须分秒必争,但常规手术需要患者保持平卧位至少30分钟至60分钟。”内八科副主任刘菁晶说。面对朱先生脊柱变形无法平卧的特殊情况,医疗团队立即会诊,在充分考量手术操作可行性,且最大限度保障患者舒适度的前提下,最终确定采取半坐卧位的体位方案。
导管室内,医护团队提前用记忆棉垫搭建起个性化支撑结构,将患者调整至既保证手术操作又舒适的45度半坐卧位。采用这种特殊体位开展介入治疗,对术者的专业素养,尤其是对心脏解剖结构的熟悉程度,提出了极高要求。刘菁晶主任及团队成员以深厚的专业积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从容应对,确保手术顺利推进。
经过50分钟高度专注的精细操作,内八科团队成功在患者左前降支病变处植入支架,术后造影显示血流完全恢复通畅,沉重铅衣下早已被汗水浸透衣衫的医护人员终于如释重负。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恢复期间,护理人员针对朱先生的特殊情况,专门准备了有支撑力的翻身枕和气垫床,既能保护脊柱又帮助他维持体位。这些细节让朱先生感动不已:“从没想过我这‘特殊身材’还能得到这么周到的照顾。”术后,朱先生的胸痛症状消失,顺利康复出院。“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身体的特殊不应成为救治的障碍。这次手术的成功是一次个性化手术方案、人文护理细节、多学科无缝衔接、全流程精准把控的有力探索。”刘菁晶表示。通讯员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