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日前开设围术期营养管理门诊,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强化营养支持,以更顺利地度过整个治疗周期。
57岁的胰腺肿瘤患者张先生是该门诊的首位病人。张先生患病以来体重直线下降,短时间内瘦了14斤。在营养管理门诊,医生为他做了体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他有严重的肌肉流失,白蛋白水平偏低,已经属于中度营养不良,不符合手术要求。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营养科医生团队为他制定了术前调整营养方案,两周内张先生增重3斤,营养水平正常,顺利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很快康复出院,住院时间比预期大大缩短。
该院营养科主任陈亚军表示,一般情况下,体重在3个月内下降5%或食欲明显降低就要进行营养干预。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尽早合理实施营养治疗能帮助患者增加术前营养和代谢储备,极大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术后康复率。陈亚军说,围术期患者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手术耐受力及康复进程,涵盖术前、术中及术后全阶段。研究表明,术前科学营养干预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手术耐受力,降低术后感染、切口延迟愈合等并发症风险,而术后科学的营养支持则能促进伤口愈合、促进功能恢复并缩短住院时间。以下四类手术人群尤其要关注营养管理:拟行消化道手术者,营养不良的肿瘤和慢性病患者,合并代谢疾病,术后恢复缓慢或有并发症。
陈亚军说,肿瘤患者一经确诊就应启动营养管理。围术期营养门诊将针对肿瘤患者的状况,制定个性化分阶段目标,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术前阶段可以通过体成分分析、代谢车检测等手段评估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提升术前体能储备。主要针对营养不良、高代谢状态或合并慢性病的肿瘤患者;术后院内恢复阶段则是对不同术式患者提供口服、肠内、肠外多种营养支持,确保患者有足够合理的能量、蛋白质及微量营养素供给,促进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术后长期管理阶段则是让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线上与线下结合,多渠道提供长期营养指导,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记者 赵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