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开赛仅三天金牌总数已达21枚~~~
记者观察~~~
~~~
~~~
~~~
亚冠精英赛战火重燃~~~
春节里的
津味非遗
春韵
从绒花到中国结,这些寄托祝福的装饰映衬出生活美好——~~~
文化时评~~~
~~~——谭汝为谈新著《京津冀地名史话》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2月11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观察
国乒新人爆发正当时
本报记者 苏娅辉

  2025年WTT新加坡大满贯赛上周日落幕,林诗栋以4:2战胜梁靖崑,首次夺得该项赛事男单冠军,加冕本站比赛“三冠王”,男单世界排名超越王楚钦升至世界第一。19岁零10个月的他,成为乒乓球史上最年轻的男单世界第一。

  随着马龙、樊振东、陈梦退出世界排名,林诗栋、蒯曼等国乒的希望之星被推上台前,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当然,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预备的。“时刻准备着”的林诗栋抓住了机会,与蒯曼合作混双夺冠,首次搭档王楚钦问鼎男双,男单首次登顶,携“三冠王”登顶世界第一宝座。自巴黎奥运会后,林诗栋延续了良好的竞技状态。翻看世界排名积分,林诗栋8站有效积分里,仅有沙特大满贯的700分是在巴黎奥运会之前,其他7站比赛都是巴黎奥运会之后。从2024年9月的男单世界排名第12,到此刻登顶世界第一,林诗栋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面对荣誉,19岁的林诗栋表现很淡定:“世界第一只是一个称号,还是要在后面一系列的比赛中完善自己。”

  蒯曼同样抓住了机会,三线作战全部闯入了决赛。混双决赛当天,她用冠军为自己的21岁生日庆生。巴黎奥运周期,如果说蒯曼/林诗栋组合还只是“配角”的话,那么,此刻二人已然成为“主角”,也让国乒有了更多选择。蒯曼/王曼昱战胜孙颖莎/王艺迪,夺得女双冠军。双打上的出色发挥,是蒯曼进军奥运会团体阵容的“敲门砖”。而女子单打上的突破,则更为她加分。持外卡参赛的蒯曼,在单打赛场连胜王曼昱、朱雨玲和陈幸同,足以证明她在单打上的进步。只是由于孙颖莎在决赛中的表现更出色,她暂时还难以撼动。

  三线出击的两位年轻选手,圆满完成任务,二人的崛起,正是国乒的希望所在。在通往洛杉矶奥运会的路上,在国乒的新老更替缺乏过渡而强行启动的情况下,新人的爆发正当时。

  本报记者 苏娅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