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很不平凡的2024年,我们迎来充满期待的2025年:
“十四五”规划收官,新的五年规划呼之欲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纵深向前。
“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
新年伊始,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区各部门真抓实干,亿万人民砥砺奋进,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汇聚发展合力 稳住经济大盘
开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于关键处发力,夯实经济回升向好基础——
较大幅度增加赤字规模,继续加强稳就业、保民生财政投入;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各项政策协同发力,持续夯实经济稳的基础。
内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1月8日,“两新”政策新部署公布: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等系列新举措,精准对接市场需求,顺应人民群众期待。
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症结,政策持续加力:
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拓展“两重”建设支持范围,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并优化支持范围,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收官;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资金810亿元,加大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金融支持;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6方面18项具体措施……
不少地方的开年会议上,瞄准扩内需重点发力。如安徽提出加快实施一批补短板增后劲的大项目,海南部署谋划引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吸引力的国际旅游消费旗舰项目等。
虽然开年不足一个月,但国际社会普遍看好今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中国对外资的友好程度不断提升,海外长线资本、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的关注程度也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说。
聚力改革创新 塑造发展新优势
高质量发展气象万千,离不开改革创新蓄力赋能。
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抓紧出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一项项改革举措出台实施;全球最快高铁列车CR450动车组样车亮相、首艘多用途新型科考船“探索三号”入列……一个个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落地。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时指出,“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
新年以来,中国传统产业加速向“新”:在安徽合肥,借助数字化技术,智能工厂、零碳工厂持续赋能家电、装备产业深度转型;在江西贵溪,用好“铜都”优势,新研发的电子级氧化铜粉等产品,打破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传统产业焕发新机,新兴产业也在拔节生长。
上海部署建设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重庆加速打造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辽宁重点发展无人驾驶船舶、人形机器人产业,海南文昌集中开工卫星超级工厂多个配套项目……
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突出重点,推动深化改革在关键处落子——
1月7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对外发布。这份重磅文件对各地区、各部门加快融入和主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目标,不断增强和巩固中国大市场优势。
当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正在加快落地。一系列标志性改革举措密集出台,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发布《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首次对涉企行政检查作出系统全面规范。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请审议,首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
神州大地上,改革创新的一颗颗种子落地发芽、成长壮大,助力中国经济韧性更足、动力更强。
增进民生福祉 夯实安全之基
聚焦保障重点群体就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人社部部署今年全国公共就业服务活动10项具体安排;四川拟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认定限制、天津优先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职业培训和岗位推荐等服务……
翻开各地2025年“民生清单”,一项项举措温暖人心:
浙江宁波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000个以上;贵州安顺加快推动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等12个重大项目建设;山东烟台启动15个高品质住宅建设、21个城中村改造,创建70个幸福示范小区……
从一个个民生“小切口”进入,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民生账单”正不断转化为“幸福清单”。
推进高质量发展,既要增进民生福祉,也要守牢安全底线。
2024年,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随着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健全,今年粮食安全基础将更加稳固。
能源资源“饭碗”端得更牢。世界最大规模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发现特大型铀矿,大幅提升我国铀资源安全保障水平。
房地产市场呈现积极变化。福建等多地发布房地产新政,一些城市延长部分房地产政策期限,从供需两端发力落实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巩固楼市止跌回稳态势,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交易持续回暖。
……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
展望前路,让我们坚定“时与势在我们一边”的自信,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激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志,向着光明的未来继续阔步前进。 据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