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2025天津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两会视点
善作善成一年间~~~
两会声音
市人大代表倪明胜建议~~~
两会声音
市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
~~~
两会声音
市政协委员刘洪银建议~~~
基层期盼~~~
两会中来
市人大代表黄晓龙:~~~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两会视点
善作善成一年间
深化“大城三管”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本报记者 雷风雨 廖晨霞

  城市治理既关乎民生福祉,更彰显城市文明高度。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立足超大城市特点,大力推进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努力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

  一年来,天津实施大城细管,持续优化市容环境,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城市既有“颜值”更有“气质”。通过深化大城智管,天津不断完善智慧基础设施,拓展智能科技应用,用数字赋能城市治理,提升高效能服务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大城众管,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一线代表的感悟

  “大城三管”带来有序智能温暖

  “作为基层一线代表,我亲身感受到天津推进‘大城三管’的创新与成效,这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昨天,在天津两会市委党校驻地,市人大代表、河北区环境卫生管理局一所工人徐文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36年来,徐文华用扫帚为街道“美容”,用脚步丈量整洁,他和同事们身穿醒目的“环卫橙”,成为津城最美的风景线。“现在实行网格化管理,每条道路都有专人负责,责任段明确,大城细管让城市治理更精细。”徐文华说,如今区域内推行主干道路、重点地区道路每天保持18小时扫保作业、次干道路14小时扫保作业、支路12小时扫保作业,确保全区道路“全天候保洁、无缝隙管理”。

  他回忆起一次雪后保洁任务,同事们从清晨忙到深夜,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天津引入‘以克论净’标准,我们单位添置了三台小型高压水冲车,大大提升清洁效率,把便道积尘和车底垃圾清理得一干二净。”

  “现在所有环卫车辆都装上了GPS定位系统,后台实时监控作业路线和时间。”推行大城智管后,环卫工人用上了智能手机,完成任务后拍照上传,系统自动记录时间和地点,实现了精准管理。“数字科技的融入,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为一线工作减负。”徐文华说。

  大城众管的“人性化”,让徐文华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我们有了专属的‘环卫之家’,里面配有餐厅、淋浴间,夏天能避暑,冬天能取暖,工作一天后能在‘家’里好好歇一歇。”他说,这种贴心关怀让环卫工人们倍感幸福。从“绣花式”细致管理,到数字科技精准助力,再到人性化温暖关怀,“大城三管”在天津的落地,不仅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更让这座城市更加有序、智能和温暖。

  身边的大城管理之变

  让城市更宜居更有人文温度

  “作为市人大代表,我切身感受到天津在‘大城三管’方面的变化,这些改变就在我们身边,让城市更宜居、更有温度。”昨天,市人大代表、天津广丰大药房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王迎列举了自己生活中的例子。“以前,有些小区的垃圾堆放点令人不忍直视,而现在,垃圾分类点不仅整洁干净,还配备了详细的分类指导标牌。一些社区更是设置了智能垃圾分类箱,居民投放垃圾时可以扫码积分,这些点滴的改变,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王迎介绍,天津在深化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还精准把握群众需求,不断提升管理服务的精细化水平。

  “不仅是垃圾分类,口袋公园也让老旧社区重新焕发生机。”王迎说,2024年上半年,她家附近的老旧社区口袋公园亮相,新添智能健身设施,划定儿童游艺区域,铺设步道,布置绿植。推开窗就能看到青葱的树木、盛开的鲜花,走出家门就进入公园,居民的愿景变成了现实。“这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颜值’,更融入了城市的‘基因’,‘小口袋’里装满了人间烟火、百姓故事。”

  除了对环境的关注,王迎还提出了关于旅游服务的具体建议。去年她在市两会上提交了建议,内容是增设旅游景区的如厕设施,并提升改造现有卫生间的设施设备。这一建议得到了市相关主管部门的积极回应。“去年以来,我市提升改造了一批景区公厕,与之配套的旅游厕所等附属设施得到了有效维护。”这些细节体现了相关部门的用心,也展示了天津文化和旅游业的人文温度。王迎说,自己将继续关注民生问题,倾听百姓心声,为天津的城市发展献计献策。

  港云里社区实施“微网实格”工程

  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港云里社区党委织密‘微网格’、强化‘微治理’、提升‘微服务’,通过筑牢‘微网实格’工程,共绘社区治理新篇章。”昨天,市人大代表,河西区越秀路街港云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孙茜说。

  “去年,我们发挥微网格长、楼栋长、志愿者等多方力量,通过亮明身份、宣传引导、入户走访的方式,完成七建大楼9、10号楼解围加固腾迁工作。”孙茜介绍,通过每月入户走访,多坐群众的“矮板凳”,在网格员和群众坐板凳聊天过程中,了解群众担忧的问题,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同时,该社区通过“红色议事厅”邀请居民“谈意见”,便利贴“征意见”,线上线下“填意见”,通过齐协商、促共识、解难题,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菜单式”服务,汇集的问题台账由最初的5大项30类,到现在的3大项22类,汇集问题逐年减少,在物业选聘、老旧小区停车难、飞线乱、安装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服务站等问题上发挥了明显作用,实现“理事”顺民意,得民心。

  “今年,我们社区党委将继续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聚焦党建、治理、服务三大主责主业,形成基层治理新格局。”孙茜说。

  金融街社区探索党建“6+”基层治理新路径

  绘好社区治理“同心圆”

  “去年,金融街社区以‘六治工程’为重点,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协调各方力量,绘好社区治理‘同心圆’。”昨天,市人大代表,南开区万兴街道金融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郭金兰接受采访时说。

  去年,金融街社区实施“四民四情”工作法,探索总结了党建“6+”基层治理新路径。对于党建“6+”基层治理,郭金兰进行了解释。“1+”组织共联,发挥社区“大党委”轴心作用。“2+”平安共管,深化警网融合,联动互助写好“民情日志”。“3+”法治共筑,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4+”文明共创,打造集红色老年大学、红色影院、书香南开、科普阵地等于一体的“家门口”活动阵地。“5+”要事共商,群众的事同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参与。“6+”服务共享,运用数字化手段助力党建+服务,打造了“微心愿”问卷平台。

  “我们借鉴外地学访经验,通过组织企业交流会、资源对接会等,积极推动辖区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同时,鼓励企业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郭金兰表示,今后,该社区将通过管理网格化、运营智能化、作业精细化、考核标准化,推进美丽社区建设善作善成、见行见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