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薪传
“神针侠侣” 一针一线传承时光里的温暖(图)
本报记者 郭晓莹

  作为河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精工织补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徐春元和舒欣夫妇多年以来被人们称为是一对“神针侠侣”。他们的故事,乃至他们的幸福之家,都是缘于这项古老的非遗技艺。在“传统精工织补”的世界里,他们以精湛的技艺,一针一线织就了精彩的人生,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点亮了希望之光,截至目前,他们在各种方式的培训中带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学生,让这项古老的非遗技艺遍地开花。

  从同窗到同事

  “神针”结下“侠侣”之缘

  1976年,徐春元初中毕业以后,就被分配到天津市饮食服务学校去学习织补专业,这就意味着他可以“留城”了,而且有了一份正式工作。跟那些要“上山下乡”的同学们相比,能留在城市还能分配到正式工作,徐春元感到很欣慰,自己是非常幸运的。只是,那时的年轻人都向往着当一名工人,投入到火热的生产制造中。对一名男生来说,学习织补,之后做服务行业,徐春元的心里多少也有一点遗憾。但在“干一行爱一行”观念的影响之下,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技校里好好学习织补技术。两年以后,徐春元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技校毕业。

  在技校学习期间,班里有一名女生,她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在穿针引线中尽显心灵手巧,她就是舒欣,成绩同样也很优秀。舒欣给徐春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技校学习的两年里,他们在学习中都非常刻苦,这为他们未来的精工织补技艺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两年的技校学习时光匆匆而过。1978年,从技校毕业后,徐春元和舒欣又恰好一同被分配到和平区建津洗染公司门市部工作。就这样,徐春元和舒欣,这两位昔日同窗又成为了同事,正式踏上了职业织补之路。

  织补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干好织补就要坐得住,还要有足够的耐心,许多同期的同学因为这项工作太枯燥,纷纷选择了放弃。徐春元回忆说,“我们同期有45名同学,参加工作以后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就有十几个同学放弃了精工织补,转而去从事熨烫、染色等其他工种。”

  但徐春元和舒欣却都坚守下来。他们凭借着对织补的热爱和执着,不断磨炼技艺。在天津市的比赛中,两人常常包揽冠、亚军,展现出扎实的功力。

  “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经常参加一些技能比赛,其中既有区级的也有天津市级的比赛。每次比赛,我和舒欣都在门市部进行赛前准备,一起进行模拟比赛。我和她每人拿一块相同的面料,在面料上分别剪好大小一样的洞,我们俩就坐在同一个桌子旁,40瓦的灯管照亮了布料,我们就计时并开始织补。我和舒欣各做各的,我们全神贯注,穿针引线,争分夺秒,力求做到最好。她一针我一针,我一针她一针,就这样我们进行模拟比赛。我们的穿针引线就是那个时期开始锻炼的。我俩比赛,看谁织得快,织完以后我们俩还要互相评判织补的效果。正是由于对传统精工织补技艺这种执着的钻研,在那段时期,应该是有五六年的时间里,每逢有比赛,不是舒欣第一就是我第一。”徐春元说。

  这种模拟比赛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技术水平,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默契。

  “那时候,我们的眼里只有织补,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了我们的心血。”舒欣回忆道。

  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刻苦,“神针”使徐春元和舒欣最终走到了一起,成为一对“神针侠侣”。1983年,他们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由于在技校的学习培训中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加上工作中的不懈努力,徐春元和舒欣的传统精工织补技艺日益精湛。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比赛,让徐春元获得了一次终生受益的学习机会。“1980年,在一次全市举办的织补比赛中,我发挥稳定,充分展示了自己实力,经过为期两天的激烈角逐,我总分排名第一名,夺得冠军。”徐春元说。

  这次的成绩不仅让徐春元在行业内成为新秀,也为他赢得了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织补进修班的宝贵机会。进修班里的同学,都是从全国各地选送来的优秀技术骨干,全班不到40人。这次为期4个月的进修学习,让徐春元受益匪浅。“这次进修期间,我得到了全国知名织补大师吴兴杨、刘建东以及岑爱娥等优秀老师的指导。从理论到实践,我的织补技术提升很大,为我日后几十年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忆起在北京进修的那段时光,徐春元感慨万千:“那时候,为了把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老师们无私地教授技艺,恨不得把全身的本事都教给学员们。每天的课程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我还会研发一些新内容。别人休息的时候,我还在琢磨怎么把活儿做得更精细。”

  正是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让徐春元在进修班的众多学员中脱颖而出。“我记得全班只有两名男生,而我就是其中之一。最终我再一次实现了目标,毕业时的成绩是全班第一名。”

  与此同时,舒欣在织补技术上也毫不逊色。他们相互支持和鼓励,形成了二人研究小组。从单位到家里,研究传统精工织补,是他们每天的主题。

  织物里的故事

  一针一线都是情感寄托

  徐春元织补的衣物成千上万,他并不知道每一件衣物的顾客是谁、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但是后来的一些经历,让他逐渐感受到很多织物与顾客之间有着深深的情感羁绊。

  在徐春元参加工作后的第一年,有一次门市部领导跟他说,“小徐,有位顾客想见你。”原来,有一条裤子被徐春元织补得完好如初,顾客很满意,想要见一下这位织补工人。当这位顾客走上三楼看到徐春元的时候,他惊呆啦!他以为这位织补巧匠一定是位有经验的女工,而眼前却是一位小伙子。

  通过这位顾客的叙述徐春元才知道,顾客的这条裤子是其父亲生前从英国带回来留给他的。这是一条毛料裤子,可惜的是,因长时间存放,出现了一个虫蛀的破洞。这条裤子寄托着顾客对其父亲的思念。本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裤子拿来织补,这位顾客根本就没想到织完后的效果能这么好,可以说基本恢复如初,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就跟门市部提出希望能见到这位织补工人并当面致谢。这才有了这次见面。这样的故事,徐春元和舒欣夫妇经历得太多了。

  研发皮毛织补

  非遗创新要适应市场需求

  徐春元从一名织补工人到织补组组长,又到门市部经理,再到洗衣厂厂长,又到公司副总,他的职务在变,但他对织补的热爱从未改变。舒欣则一直坚守在精工织补的第一线,从未间断。“她是真正的织补能手,这么多年来,她的技术越来越精湛,对织补的热情也始终如一。”徐春元对舒欣的坚持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个体经济逐渐兴起。徐春元夫妇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带来的机遇。他们发现,市场上对于织补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而许多个体洗衣店虽然接到了织补的活儿,却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力来完成。于是,徐春元夫妇开始在工作之余,承接这些洗衣店的织补业务。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把活儿接到家里,晚上等孩子睡了,再挑灯夜战。”徐春元笑着说。毕竟那时候,徐春元还没有离开单位,而舒欣也还没有退休。那段时间,他们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虽然辛苦,但通过自己的双手为家庭创造了更好的经济条件,一切的付出都觉得值得。

  徐春元夫妇对皮毛织补技艺的研究,又是一段充满挑战与突破的历程。“2000年,我已经在公司的洗衣厂工作,当时我们公司出了一个事故,顾客送来洗护的一件皮毛一体的皮衣,一只袖子被洗坏了。当时我们皮衣部的部长找到了我,问我能不能给织补一下。我说别开玩笑了,那皮子怎么织啊,皮子又没有纤维。他说您是学织补的,看看有什么办法能把它给弄上。于是我把这件衣服拿回家里。”徐春元说。

  就像每次面对重要的课题一样,针对这只洗坏的皮衣袖子,“神针侠侣”在家里又开始了研究,“她有她的思路,我有我的方式,我们俩在一起共同研究。我们两个也有分工,她负责干,我负责研究新思路,她没有时间去研究,不然就会耽误干活儿。这也是我们的事业到现在还能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袖子是不是真的可以按皮衣部部长说的,用织补的方式去修复呢?“织补技艺中有一种方式叫拼织,最后我和舒欣真就用这种织补方式把这只袖子成功地织补好了。皮衣部的部长看到后感到不可思议。这个小小的启发,却让我们在织补上实现了巨大的突破。”

  从这次开始,夫妇二人就把传统的织补方式用于皮革织补中,继而开启了皮革织补的探索研究之路。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不同种类的皮革,如猪皮、羊皮、牛皮等,以及各种皮面处理方式,如光面皮、绒面皮、磨砂皮等。针对每种皮革的特点,“神针侠侣”探索出最适合的织补方法和材料。经过两年刻苦的钻研,他们推出了整套的皮革精工织补,把中华传统的精工织补技艺进一步发展。

  走上培训之路

  传承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

  作为传统精工织补技艺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者,徐春元夫妇不仅自己坚守着这门手艺,还开办培训班,将这一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如今,这对“神针侠侣”将培训课从线下开到线上,从2015年在微信群里讲课,到2020年受朋友启发开始做抖音直播,他们一直致力于弘扬传统织补文化。虽然过程中也会经历各种困难,但他们始终在坚持。通过抖音直播,已有200多人前来学习织补技术。

  通过培训,有许多人通过学习织补技术改变了自己的生活。长春的一位学员,原本收入微薄,学习织补后开了自己的店,收入比以前增长了10倍。有一位在韩国居住多年的大姐,一直想回国定居,但又不知回来后能做什么工作或生意。通过线上直播了解到这项技艺后,这位大姐专门到天津向“神针侠侣”学习织补技艺,学成后在杭州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

  随着时代的发展,衣物的材质和款式不断变化,织补技术也需要与时俱进。徐春元夫妇鼓励学生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探索新的修补方法和材料,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在这对“神针侠侣”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传统精工织补技艺产生兴趣,并投身于这个行业。这些年轻人不仅为织补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