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89年的李佳阳,在乡土文化传承和推广领域已是一名“老兵”。他参与搜寻保护过二十多块古碑刻,发现过多处乡镇历史遗迹,设计农耕文化园,参与筹建纪念馆,挖掘整理地方文献,组织口述史团队,并通过新媒体持之以恒地讲述静海故事……这一切都体现了他对故乡大地的热爱,他的内心涌动着浓浓的乡土情怀。
与老人交友
讲静海记忆
我出生在静海区杨成庄乡董庄窠村。家族的老人说,我们是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的。我小时候常跟奶奶做伴,没完没了地问她问题。上初中时有历史课,有一次考试让我记忆犹新——全班四十多个同学,只有两个人及格,我是其一,考了93分。我特别喜欢历史,也慢慢迷上了古钱币。听小伙伴说,附近村子有古墓,放假时我们便结伴骑车前往。那块地正在施工,我拿着铁叉子乱挖,还真刨出了几枚“乾隆通宝”。
2015年,我第一次参加“天津记忆”团队的活动,受到他们的启发,成立了“静海记忆畅聊群”,分享静海的历史、人文信息。
我有一个公众号,名为“我的静海”。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呢?因为我想表达几层意思,我的静海,也是你的静海,是我们大家的静海。
2020年,电影《八佰》上映。这部电影讲述了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故事,营长杨瑞符是静海人,但其他信息不详。我在群里发出疑问,得到群友的回复,说杨瑞符生在西翟庄镇东翟庄村,甚至把他堂孙的电话号码都发给我了。我把这些信息整理出来,包括杨瑞符的生平、家乡情况、家谱等,刊发在公众号上,点击量非常高,吸引来了各路媒体。
我们去拜访杨瑞符的堂孙,看到了杨瑞符的遗物——一个精致的瓷质小酒杯。后来我跟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的馆长联系过,馆长问我:“那个酒杯能不能捐赠给我们?”但又说,“还是留在静海比较好,可以建一座杨瑞符纪念馆。”
2022年,建西塘庄园浣园文化墙,得知《静海年鉴》有一年的封面用了《浣园图》,作者是曹官庄人陈加福,我们想用这幅画,需要授权。我一大早去了曹官庄。村里人说,有这个人,但早就搬到静海火车站附近的楼房了,也不知道联系电话。我直接去了火车站,在车站后面的小路上转悠,走着走着碰到一位老人,戴着帽子,拄着拐棍儿。我跟他打听:“您知道这附近住着一位叫陈加福的老人吗?”他愣了一下,问我:“你找他干什么?”我如实相告。他说:“我就是陈加福。”老人带我回家,把压箱底儿的十几米长卷《浣园图》拿出来给我看,又送给我一幅他的画。我觉得特别幸运,也特别感动。
我的经验是,与当地人攀谈,自己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包括历史、地理、人文的知识。比如对方说起一个地方,或某件事,你能马上反应过来,顺着他的话聊几句,就能引起共鸣,激起他的表达欲,给你讲得更多、更细致。这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现在我无论到哪个村,和老人交流时,给他垫两句话,就能把他一肚子的话引出来。换成跟年轻人交流,反而没那么多话题,没有兴奋点了。
寻找古碑刻
保存信息源
在历史长河中,很多老建筑因各种原因被毁坏、消失,还好留下了碑刻记载,为研究者提供了原始信息。所以我认为,碑刻的研究非常重要,同时我们也保护了很多险些被当作建筑垃圾处理掉的古石碑。
2015年,静海文庙遗址拆迁建住宅楼,挖出文庙的地基,有半块石碑以及一个碑帽。我得到消息后,联系文物部门一起过去,把石碑和碑帽运到书画院,保存起来。后来我发现,碑帽与静海碑林里的一块乾隆年间的石碑恰好相符。再加上以前静海文庙遗留下的石碑,一共七块,我考证碑文内容,编成了一本小册子。
2017年,有人给我发来一张照片,是一块石碑,他讲了这块石碑的来历。上世纪90年代,某村建工厂挖地基,刨出很多瓶瓶罐罐,也有石碑。那时人们的文保意识不强,有一个老人,捡走了一块石碑,放到打谷场,准备垒围墙用。后来,老人的儿子发现这块石碑上有文字,觉得也许能卖点钱,便把石碑抱回了家。
我通过照片看到石碑上的文字,有点儿激动,赶紧开车过去,量尺寸、拍照片。这块石碑是隋朝的,碑文上有“章武平舒人”等字迹。静海古称“东平舒县”,这石碑是历史佐证。
后来,那户人家想卖掉石碑,但卖不上价。我们团队成员找到他们村的书记,连劝带吓,把石碑按住。又过了一段时间,文旅部门出面协调,以“保管费”的名义收下石碑。如今这块石碑存放在文化馆。
2019年,有人在“静海记忆畅聊群”里说,子牙镇三呼庄搬迁,在一个大水坑旁边发现了一块古碑。正值雨季,天气预报说后天有大到暴雨,我担心石碑被淹没,于是跟静海区教育博物馆的周老师商定后,次日进村寻古碑。三呼庄面积比较大,村周围分布着八九个大大小小的坑塘。我们从村东南口进去,一个坑一个坑地找。坑塘边多是村民自留的菜地,围着矮篱笆墙,总有村民盘问,我们便耐心解释。找了半天没找到,正要放弃,无意间朝一个坑塘瞥了一眼,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石碑就在那儿!坑塘不深,但都是泥浆,我们找来些破木板垫在脚下,慢慢走过去。到近前细看碑文,依稀辨认出文字是“报恩寺重修碑记”,镌刻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撰文者为静海进士宋镗。这块古碑被运到静海碑林,得到妥善保管。
拍摄短视频
聊一聊乡土
“静海记忆”是“天津记忆”的衍生,“静海记忆”团队是在“天津记忆”团队的影响下成立的。我们每个成员都是自费,组织活动时吃饭、开车,或外出游学,都要自己花钱。好在外界对我们的认同度逐渐提高,支持我们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大家知道我们是在保护文化遗产,愿意关注我们,为我们点赞。
谈到文化遗产保护,市区和乡村的环境、现状都不一样。市区比较集中,主要是小洋楼、老建筑;乡村地域广,参与者的专业知识也不足。我们想通过努力去影响更多的人,让这件事深入人心,也希望能形成创新的、适合乡村的观念、意识和方法。
我们团队有一个“保留节目”,就是每年春节时,正月初四或初五,做一次静海祠堂巡礼,已坚持了七年。我安排路线,比如在运河沿线、子牙河沿线行走,与当地的家族交流。关注家族文化、传统文化的人都可以参与,大家一起交流,好多祠堂、家谱的资料也能共享。
新媒体时代就应该引入新工具。我在抖音平台的账号是“静海文博人李佳阳”,目的就是宣传咱们静海的历史文化、乡土文化。拍摄这些短视频,并没有提前写文稿,总是走到一个地方,就想到一个点,直接开说,临场发挥。有可能开机前什么都没想好,开机后突然想到了,对我是一种锻炼。这些短视频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别人,不仅当地人能看到,全国网友也都能看到。
我做这件事属于抛砖引玉,抛出一个话头儿,大家畅所欲言。现在静海的好多地方,比如独流镇、王口镇、唐官屯镇等,都有人以地方文史为素材,介绍风土人情。有配音的,有自己出镜的,甚至有航拍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是无限的,把一块石头丢到水里,一定会泛起层层波纹。
接下来我准备把我的短视频和公众号文章编辑成文字,出一本题为《静海故事多》的书。还想做一系列短视频,每天一期,连续365天,讲静海大地上的人文记忆。期待静海人能更了解静海,为家乡喝彩,也期待更多的人爱上静海,到静海来走走看看,或留下来工作、生活。我的动力来自热爱,如果能落地形成小小的成果,那会是我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