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观察
重场面轻情节 过于依赖特效 主创青黄不接
重振武打片 要热闹更要门道
本报记者 张钢

  徐克执导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定于春节档与观众见面,吴京、谢霆锋、李连杰主演的《镖人》日前杀青,两部武打片的出现引发观众关注。武打片曾是华语电影的一张名片,为何近10年来被市场冷落?重场面轻情节、过于依赖特效、主创青黄不接,是该类型片不被市场看好的主因。

  众多影片“为打而打”

  上世纪70年代,李小龙主演的武打片火爆市场,率先让华语片走向海外,此后的成龙、洪金宝等将该类型片带入巅峰时期。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横空出世,成为国产电影的经典。主创拥有深厚的武术功底,影片展示的是实打实的动作场面,成为武打片得以取得辉煌的关键要素。此后,盲目跟风现象四起,令武打片进入瓶颈期。当年,大量武打片投入拍摄,导演、主演甚至在同一时段要拍摄几部电影,忽视了剧本创作,众多“为打而打”的影片令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2000年,电脑特效的飞速发展令武打片二度崛起。当年,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震惊影坛,一举拿下诸多国际大奖,令武打片再次蜚声海外。该片的成功激发出制片方对该类作品的极大兴趣,2002年张艺谋执导的《英雄》采用众星云集的主创阵容以及对色彩的极致运用,将武打片带入一个新高度。随即,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夜宴》先后问世,都曾引发轰动。三位顶级导演拍摄武打片,其优缺点也惊人相似,都是邀请一线阵容,场面宏大,极具吸睛效应,但内容空洞引发争议。先进的电脑特效令演员的武打功底不再重要,“飞天入地”式的情节展现使得曾经拳拳到肉的武打场面带有了魔幻色彩,武打片开始走下坡路。

  武戏也要有内涵

  纵观目前的武打片市场,甄子丹、李连杰已过花甲之年,成龙年过七旬,处于巅峰期的吴京也已50岁,几位年过半百的武打明星依然活跃在一线,人才匮乏、青黄不接的现象极为明显。电脑特技让演员的武术功底不再重要,加之优质武打片数量锐减,令年轻武打演员难以出圈,缺乏优秀的年轻主演,便难以吸引年轻观众,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创作剧本难,是武打片不火的主因。”天津电影制片厂总经理梁奇说,“目前电影市场吸引观众的作品很多都是改编于网络小说,没有高质量的剧本,难以吸引年轻观众关注。电脑特效解决了‘怎么打’的问题,并已发挥到了极致,体现作品内涵的‘为什么打’却一直被忽视。武打片并不是单纯的武术套路展示,而是要服务于文戏,需要有故事内涵、合理剧情和人物塑造。导演徐浩峰的作品对此有借鉴意义,多年前他担任编剧的《一代宗师》大火,此后执导了《师父》《门前宝地》等,虽未成爆款,但其带有的独特人文色彩,为武打片开辟出一条新路。《师父》再现了民国时期的天津武林,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中与道德和信念有关的故事,《门前宝地》则以承诺和失信为故事内涵,由此与观众产生共鸣。既有‘热闹’,又有‘门道’,才能让观众摆脱审美疲劳,让更多武打片重回观众视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