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薪传
王玉 以传统抽纱工艺绣出时光的针脚(图)
本报记者 张洁

  王玉是“甄氏绣坊”的第三代传人,同时也是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抽纱技艺的传承人。抽纱技艺以其独特的多道工序和复杂的针法工艺著称,通过精细的设计布局,结合刺绣、抽、勒、雕刻等多种手法,创造出层次丰富、镂空剔透的空间艺术作品。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采用抽纱技艺制作的产品主要面向海外市场销售,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传统的手工技术逐渐被现代化的机器和电脑技术所取代。多年来,王玉一直致力于传统抽纱工艺制品的生产创作与抽纱技艺传承工作。采访中,她表示,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这门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技艺。

  技艺中积淀着时光与情感

  自幼年起,王玉便在母亲和大姐的陪伴下接触手工活。抽纱,这门源于民间的艺术形式,在她的记忆中占据了特殊的位置。王玉记得,她们身上的所有衣物都是由母亲亲手缝制的,尤其是那件母亲结婚时所穿的绣花衣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只是一件衣服,却承载了美好。”

  王玉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针法。以制作一个带有牡丹花图案的枕套为例,首先需要在布上绘制设计图样,接着选择合适颜色的线来搭配,再考虑采用何种针法来表现;花朵部分则需精心规划每一针的位置,如果某处不满意,就得拆掉重来。“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个过程既漫长又充满挑战,但正是通过不断的实践与积累,技艺才得以逐步提升。抽纱是用时间积累的技艺。”

  王玉说,母亲和大姐是她的启蒙老师。“家中共有五个孩子,我是老四,比大姐小十多岁。如果没有母亲和大姐的影响,或许我根本无法接触到这个行业。”

  在完成学业后,王玉二十岁时进入某外贸绣品厂工作。有一次天津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来检验产品质量,他们特别指出了王玉绣制的鱼图案生动逼真,叶子也绣得栩栩如生,花朵更是惟妙惟肖。“正是这次认可让我有机会从基层绣工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车间主任。”那时她管理着两个车间,六七十名员工,之后又负责全厂生产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学习如何控制生产成本,并逐步向管理层迈进,每一步都是稳扎稳打,没有寻求任何捷径。至今,这种踏实的工作态度仍然是我职业生涯中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自1994年起,由于市场变化、工厂转型,王玉和很多绣工一度面临失业的窘境。“那时候很多工厂的机器都卖了,图纸都扔了。如此精湛的工艺,若就此舍弃,实在令人惋惜。”这份对工艺的热爱,已深深烙印在她的心底。那些年,她走访了河北、山东等地,调研收集整理历史资料。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绣种,看到这些传统工艺濒临消失,她感到十分惋惜。绣工们技艺精湛,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却失去了用武之地,可是他们对这份手艺的热爱依旧不减。王玉思考着如何重新激发传统技艺的活力。1996年,王玉自行创业,最开始是由她来设计图案,绣工们负责制作产品,在商场进行销售。她说:“当时是以生产床上布艺用品为主,忠实顾客的支持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动力,他们不仅是单次购买者,更是长期回头客,这也让我更坚定地在这一领域发展。”2000年,王玉创建了天津市华都抽纱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为了确保每件作品都能达到最佳状态,王玉在不断实践中,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产业化运作方法,包括从设计理念诞生到设计制版,制作流程中的印花、刺绣、再次清洗、熨烫处理,直至最后的上浆定型及精细雕刻与剪切,整个流程环环相扣。

  然而,在2014年至2015年间,公司所在的产业园区全面拆迁,这使得他们停下了原有的生产活动,王玉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在经过市场考察之后,她决定将抽纱技艺应用到服装制作上,开一家服装定制店,“我们深入学习了服装行业的制版和款型设计,与专业人士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之后将技能应用到旗袍、时装和礼服的设计中。经过不断磨合和改进,现在我们的产品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2018年她荣获“京津冀百强青年服装工艺师”称号,2020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奖。近年来,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王玉始终坚持在这个行业中前行。她说:“在全国范围内,能够像我们这样坚持产业化运作的纺织非遗项目并不多见。许多地方已经转向电脑化生产,手工艺品几乎消失不见。能够坚守到现在,我自己感到很欣慰。”

  这些年王玉收集了许多手工刺绣作品和相关的书籍、图纸、老式的打样画片等资料,“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能丢失,必须得到妥善保存。”目前,她已经整理出了几百种抽纱的传统纹样,并正在筹备出版一本抽纱专著,“对于我们这些技术人员来说,将技艺转化为文字描述是一个挑战,但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由于可参考的文献资料非常有限,且大部分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这使得著书这项工作更加艰难。幸运的是,她还保留着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一些珍贵资料。

  传统技艺绣出现代生活

  2016年“甄氏绣坊”抽纱技艺入选南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1年抽纱技艺被列入天津市非遗名录。“甄氏绣坊”抽纱技艺的针法是在普通的刺绣技艺中,融入更多高难度的技艺,使作品更具立体通透的艺术效果。

  提及抽纱技艺与传统刺绣的不同,她说,刺绣是一种以加法为主的工艺,即在一块布料上进行绣制,抽纱技艺则不同,其针法更为多样,技术难度超越了传统刺绣,达到了更高的技术水平。此外,抽纱的实用价值也更高。“以苏绣为例,制成的衣物往往需要干洗而不能水洗,而抽纱制品则可以水洗,这一点体现了其在实用性上的优势。”抽纱技艺具有应用场景广泛和高使用率等特点。无论是家居装饰、软装设计还是服装服饰,抽纱都能完美融入,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生活应用价值。这种技艺更容易被普通消费者接受,真正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几十年来,为适应时代变迁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从面料到图案再到产品质感,王玉一直在不断创新。“无论是家居装饰品还是服饰,去年的流行趋势今年可能就不再受欢迎,持续的创新是吸引人们注意力和促进消费的关键。”王玉每年都会根据不同的主题推出新产品,她计划于明年推出“蝴蝶”系列产品,包括丝巾、睡衣和手袋等,每一件都蕴含着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表达。

  作为非遗传承人,王玉积极参与非遗推广活动,通过展示和表演,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技艺。王玉说:“特别是在今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我们在某商场举办了一场时装秀,反响热烈。我们专注于手工艺,目标是通过各大媒体和国际平台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民间技艺推广到国际市场,为此我们正在努力推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她也带着这门技艺走进高校,举办了一系列传承讲座,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并愿意掌握这项技能,甚至关注这个行业。在这个过程中,“90后”与“00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确实令王玉印象深刻,然而,每当与年轻人谈及将这份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尤其是将其作为职业来深耕时,情况便显得复杂起来。“他们或许出于好奇,愿意尝试学习这些传统技艺,但真正要将其作为职业生涯的一部分,年轻人却往往难以持之以恒。”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代社会节奏快,而传统技艺的学习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沉淀与积累。王玉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年轻人创造更好的学习这门技艺的条件和提供更坚实的保障都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王玉正计划筹建一所专注于抽纱刺绣的非遗传习馆。“提到‘刺绣’,大多数人都能立刻想到中国四大名绣,但对于‘抽纱’大家却知之甚少。通过我们讲解,虽然有人开始理解这个概念,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人感到困惑。我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展馆来推广这一技艺。在纺织行业中设立这样一个专业展览空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过去几年里,她一直在为这个项目奔走。这期间,她拜访了一些老一辈的手艺人,听取他们的宝贵意见。王玉说:“他们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能传承和发展这门技艺。毕竟,现在能够继续从事这项手工艺的人大多已经七八十岁高龄了。”在她眼中,手工刺绣制品和机绣制品的效果完全不同,“手工绣品有灵动感,它融入了制作者内心对美的向往,它是有温度的。”

  王玉带领团队设计研发了适应于当代生活的200余种抽纱产品,她常常奔赴各大展览场馆,以口述技艺+指导体验等方式,用实际行动传播这项技艺。纺织界流传着一句箴言——利国、利民、利行业,它不仅是一种行动指南,更是激励王玉勇往直前的精神灯塔。这门技艺是她一生的挚爱。

  “这门技艺一直能坚守到现在,靠的是文化软实力,这也是我一路走来的底气。我一直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愿意用我一生为之付出,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王玉表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