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理论,都说他不是读书读出的理论,而是读竹读出的思想。有说他是故意不读书,“束书不观”,有书也不读;有说他无法来读书,“无所得书”,只好去读竹。
王公去的是贵州龙场驿,“龙场在南夷万山中”,不是县城,顶多是镇公所,一个荒山野岭的驿站,周围百里无书馆,王公想读书奈何无书可读。何乔远《名山藏》说:“龙场在南夷万山中,无所得书”;万斯同《明史》云:“既谪龙场,穷荒无所得书。”
无论是“束书不观”,还是“无所得书”,说的都是王公思想非自群书得来,而是群峰生产,万卷书籍不是王公理论的源头,万竿竹根才是其思想的泉眼。有说,王公在一个偏远住所,不会有太多人来,无甚打发日子,便去竹林深处,打坐,参禅,静思,悟道;另有一说,王公不是自去竹林,而是房子建在竹林里,坐在屋内就可以格竹。
后一说法有些神奇。王公刚到龙场,当地有人想给王公下毒,不想无效,知王公神人也,“夷俗以蛊毒为事,凡中土人至,必下蛊杀之。及欲蛊守仁,卜诸神不协,于是龙场之民日来亲狎。”看到王公居处太潮湿,大家来帮忙,伐竹,削竹,选土,筑屋,给王公建造了一栋竹楼,名“何陋轩”,名“君子亭”,名“玩易窝”,名“宾阳堂”。竹楼本在竹林里,无须下楼,开门见竹,王公就坐在竹楼上,“日夜端居默坐,澄心精虑,以求诸静一之中。”
像等着一只飞鸟撞进鸟笼里,王公端居默坐,也在等着一种思想撞进脑壳里。这种创建学说的方式不容易:“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王公告诉老友钱友同,天天去面对竹子,就会有思想送进脑壳里来。竹叶随风吹,吹来思想吹进脑,钱兄照王公所说去做,静坐三天,吃不消,“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王公对钱兄说,你身体不行,做事情要有个好身体。王公便亲自去,坚持了七天,也是思想不见影子,身体却来病恙,“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
王公寻求思想的路径是对的,只是时间太短。王公路径是朱熹指导的,叫“格物致知”,物者,竹也,木也,云也,雨也,麦子也,水稻也,一切知,都是从这些物中求得;真知灼见,还真不是“格书致知”与“格他人脑致知”。我们所谓书,得之于文字,文字又何得来?“仓颉见鸟兽之迹,体类象形而制字。”文字本来就不是“格书致知”,而是“格物致知”。格书致知,那是二手资料;格物致知,才是一手资料。二手资料,传承性强;一手资料,原创性强。
王阳明创置心学,多靠格物,七天不够,七十天不够,七百天呢?够了。“忽中夜有悟于致知格物之旨,而摄契于本心,不觉手舞足蹈。”王公格了一两年竹,格了一两年木,格了一两年万事万物后,一片竹叶如一个文字,一竿竹叶如一组词语,一地竹叶如一章句子,纷纷然飞进他脑海,思想的巨像已端坐心中央,余下的事,就是把飞进脑海的竹叶用文字翻译出来,那就是思想了。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王公得来思想,还真得感谢“束书不观”或“无所得书”,因为无书可读,所以他转读翠竹;不只是书中含有理论,竹中更含有思想。书是理论来源的二手渠道;竹,也就是物,才是思想来源的一手渠道,绕过书籍,去探求事物,是可以出一种新思想的。天天读书之后,可以暂停一下,把书放下,去山林,去丘陵,去平原,去高原,去农村,去社区,去田间,去车间,去格一格物,或可致新知识,更可致新思想。
王公思想不是只读竹,不读书。王公先是读了很多书的,“(王公)日坐石岩中,默记旧读,随手录之,意有所会,辄为训释。”这里三点都不可忽略,一是日坐石岩,那是在读物;一是默记旧读,那是曾读书;一是意有所会,那是在格,格物又格书。书是不能不读的,没有读过书,如何“随手录之”?脑壳里的“意会”要转换为文字,才是思想。恰如我老家制酒药,用辣蓼制酒,须加原来的酒曲。
不能不读书,不能只读书,读了很多书,须得暂停读书,放下书本去读人,去读天,去读地,去读万事,去读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