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来,第一次亲睹叶先生的风采,是在38年前。那年秋冬之季,来南开大学创办东方艺术系的范曾先生组织了“东方艺术系列讲座”,前来授课的都是国内外有影响的学者和艺术家,记得有书画家王学仲、交响乐指挥家李德伦、诗人徐刚、表演艺术家王景愚、舞蹈家陈爱莲等。这些讲座大多在南开大学主楼小礼堂举行,叶先生的那场讲座因为想听的人太多,300余人的小礼堂无法容纳,只好借用天津大学的求实会堂。讲座安排在一个下午,容纳1000余人的求实会堂座无虚席,连走廊、主席台上都挤满了人。
范曾先生做了简单的介绍之后,只见一位留着齐耳短发的女士来到了主席台的正中,她身着一身浅蓝色的套装,面带微笑地对同学们说:“我叫叶嘉莹,我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难忘诗骚李杜魂’。”随后,叶先生便开始朗读她的一首七绝:“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那时候没有投影设备,主席台上也没有黑板,叶先生便逐字逐句地解释这首诗。在解释“构厦”的“厦”时,叶先生一字一顿地说:“‘厦’就是‘高楼大厦’的‘厦’”,叶先生将“厦”字读成古音的“夏”,大家都笑了起来,叶先生没有解释,笑着说:“我在海外时间太久了,已经变得南腔北调了。”38年过去,叶先生当年所讲的内容,除了开篇的这首七绝,已经全然不记得了。但有一点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是在三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叶先生始终站在台上。由于挤满了人,服务员都没法过来倒水。叶先生硬是没喝一口水,不休息一分钟,而且始终精神饱满、声音洪亮,滔滔不绝,毫无倦容。回想起来,那时的叶先生,已经是62岁的老人了!
20年之后,我回到母校任教,见到叶先生的机会就多了起来,文学院每年都要举办“文学艺术南开之光”系列活动,其中一项是叶先生为获得“叶氏驼庵奖学金”的同学颁奖。在颁奖时,叶先生都会对同学们说:“‘驼庵’是我的老师顾随先生的斋号,驼可以负重,是勤劳、坚韧的象征。我用自己的退休金设立这个奖学金,就是希望把我的老师的精神传承下去。”每当提起顾随先生,叶先生都很动感情,也感动了在场的师生。我自己正是由于叶先生的介绍,才开始关注顾随先生的学术和书法的。
我在南开大学出版社任职期间,曾策划了一套“津沽名家文库”丛书,选目中就包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顾随文集》。按照丛书的体例,书前要有一篇较长的导读文字,叶先生无疑是最理想的人选。但考虑到先生年事已高,我们打算以先生早年的《纪念我的老师清河顾羡季先生》一文为基础,适当做一些删减,作为这本书的导读。叶先生欣然同意我们的想法,并在原文的基础上补写了下面几句话:“闻悉南开大学出版社‘津沽名家文库’(第一辑)收入先师羡季先生的《顾随文集》一书,甚感欣慰。此书可使读者得窥一九八六年版《顾随文集》之原貌,既是一种纪念,亦可便于学界同人研读。信为善事,特此补记。二〇一九年八月。”后来,我又主编了一套“名家临名帖”丛书,其中就收录了顾随先生临写的《同州圣教序》,希望能够有助于顾随先生书法的传承和弘扬。
数十年来,叶先生身体力行,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处奔走,从不疲倦。对于喜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晚辈,她也竭力提携。在美国出生的张元昕(小名牛牛)自幼喜爱古典诗词,很早就追随叶先生,在诗词赏析、创作方面颇有天赋。叶先生特意把她介绍到南开读书,同时把她小时候背诵的诗词选本和创作的诗集推荐给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传统的笺纸可谓集诗词、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叶先生的一些诗稿就写在漂亮的花笺上。受家庭影响,我儿子对笺纸情有独钟。2020年,他编写了一套“古笺风雅”的书,为了扩大影响,出版社提出可否请叶先生题词。对此,我感到很为难,因为叶先生年纪太大了,已经很少为人作序、题词、签名。但出版社很迫切,我只好向叶先生的秘书可延涛兄求助。看到出版社做出的样本,叶先生认为出版社做了一件好事,也难得有年轻人对中国传统的笺纸感兴趣,于是欣然为这套书题词:“古笺风雅——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并郑重签名盖章。出版社特意把题词印在扉页和腰封上,责任编辑还在出版社的公众号上介绍了叶先生的题词并向叶先生致敬。果真,由于叶先生的推荐,这套书销路很好,实现了出版社的预期。
对于叶先生的热心相助,我和儿子都很感动,想去拜访叶先生并当面致谢,但由于特殊情况,这个愿望无法实现。2021年春节前夕,我在一轴红宣纸挂历上写了“寿而康”三个字,请延涛送给叶先生。2月8日,叶先生收到挂历后很高兴地录了一段话:“运峰老师:非常感谢你!在新年的时候,送给我这么美丽的书法——寿而康。我现在是寿,快百岁了,也希望借你的吉言,能够健康。谢谢!”叶先生的声音依然清脆响亮,中气十足,令人高兴。
叶先生百岁诞辰前夕,我用珍藏多年的大红冷金宣写了两个大字“鹤寿”,以表达对叶先生的敬意和祝福。这幅字装裱后仍是请延涛代为转呈。5月23日晚上,延涛从微信中转来了叶先生的录音:“刘老师,我看到你贺寿的书法,多谢多谢,非常感谢!”与几年前相比,叶先生的声音有了明显的变化,气力大不如前。这是我最后一次听到先生的声音。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叶先生奉献了她生命的全部。有时我想,《诗经》《楚辞》,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这些典籍和杰出人物的精魂,已经融入了叶先生的生命,是她愈挫愈奋、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正如叶先生诗中所言:“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叶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音容笑貌、道德文章将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里;叶先生的事业,也必将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