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点追踪
以水为灵感
创造与自然共鸣的都市空间(图)
本报记者 张洁

  近日,“为中国而设计——第十一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展览”在天津美术学院天纬路校区及天美艺术街区举行。本次展览以“环境艺术的‘水’营造”为主题,秉承了“为中国而设计”的核心理念,紧密结合新时代的设计趋势和民生关注点,旨在将环境艺术设计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自然景观之中,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此次活动的研讨会上会聚了众多专家学者,围绕环境艺术的核心价值与设计美学进行深入探讨,并从传统园林、哲学思考以及生态文化等多角度出发讨论地方性设计问题。多位专家学者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分享了他们的见解与展望。

  ● 设计师的“水”主题创想 

  天津是一座与“水”紧密相连的城市

  “为中国而设计——第十一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美术学院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承办。该展览自2004年创办以来,推动了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本届环境设计展以“水”为主题,共展出217件参赛作品,展示了国内外青年设计师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历史建筑修复、公共艺术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展览围绕“水”展开,不仅体现在设计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更引发了对可持续发展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思考,传达出设计与生态和谐相处的理念。

  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苏丹表示:“天津是一座与‘水’紧密相连的城市,它的码头文化、滨海文化、开放性以及从近代到未来的快速发展,都是开启我们话题的引子。在天津畅谈‘水’,自然而然。”

  谈及“水”的主题,他表示:“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展览有着以物质和环境构成因素来命名展览主题的传统,这基于对传统文化的考量,也体现了对环境设计的深度思考。对于此次展览和学术会议,‘水’具有多层次的意义。它不仅指一种物质,一类景观,更是隐喻一种精神。‘水’是一个可以引申和不断延展的主题。水象征着融合、承载和变化,这些特质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征稿和投稿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大家自由发挥,将与水相关的特质充分展现出来。”

  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副院长鲁睿介绍,本届展览不仅展示了青年设计师们在不同领域的创意和才华,更传达了他们对社会、环境的责任感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作品在“城市更新”领域的探索值得称赞,许多设计作品试图通过对水体的巧妙利用来提升城市生活质量,这类设计反映了设计师们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思考,设计中将雨水收集、过滤、储存与城市景观结合,既改善了城市的水环境,又增强了公共空间的美感。

  在乡村振兴方面,一些作品结合当地水资源特质,通过水景观设计促进乡村旅游,并在景观设计中融入当地文化。这些作品既保护生态环境,又满足村民生活和经济需求。历史建筑修复方向的作品,则展现了设计师们如何以“水”作为修复和复兴的核心概念,有的作品通过设计水体与建筑功能重塑结合,让古建筑焕发新活力。在公共艺术领域,以“水”为主题的作品展现出高度的艺术性和互动性。例如,一件互动水幕装置通过传感技术让观众用手势控制水流形态,融合了科技与艺术,增强了观众对“水”多样性和流动性的理解。这类作品不仅美化了公共空间,还促进了人与环境的互动。

  苏丹表示,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强烈的跨学科特性,是对于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整合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这项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这期间社会、专业领域以及教学与实践理念都会发生变化,本次展览旨在通过作品展示这些变迁,探索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演变规律及其本质。过去我们需要技术,今天我们更需要人文,而科技的变化也为专业带来了新的机会。”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沈康谈及参赛作品时表示,开放性是作品的核心特征。在以“水”为主题的探索中,作者们进行了诸多积极的尝试。无论是致力于可持续生态设计的实践,还是将水作为与文化紧密相连的线索,这些尝试都十分有意义。此外,涉及的类型也颇为丰富多样,“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背景,使得我们能够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各类环境艺术的创作。这不仅为我们未来的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提供了持续的关注点,也为相关讨论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坐标。”

  他表示,今年,以“水”为主题的研究显得尤为特殊。人类聚居地的选择往往依赖于水源,因此水成为我们生活环境中的生命线。在过去,人们与水和谐共处,形成了一种自然共生的状态。然而,在当今这个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乡村建设进入新阶段,特别是在强调存量发展和品质提升的当下,如何重新审视水资源及其相关环境问题变得尤为重要。他说:“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将传统文化及居住智慧融入其中,这次展览不仅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也是对我们在这一领域内探索的一次深刻反思。”

  ● 水墨丹青间的哲思

  中国古代建筑观念与山水密不可分

  在研讨会上,如今已经77岁的王其亨教授,依然充满激情与活力地出现在演讲台上。他是著名古建筑学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在中国古建筑测绘、明清皇家陵寝与园林等方面研究成果丰富。

  中国古代建筑观念与山水密不可分。受访时王其亨表示,孔子首次提出关于山水自然美的审美理论,《论语·雍也》中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体现了山水与人类道德品行之间的联系。其中,山被赋予了仁爱和宽厚的象征意义,而水则代表了智慧。自此以后,中国山水画成为风景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山水文化是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西方现代景观建筑学中的概念风与水,在中国传统里对应着风水,形成了一套考察自然环境并与其互动的设计方法。”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更离不开水。王其亨说,中国拥有两条东西向的主要河流——黄河与长江,这两条河流不仅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纽带,也在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地展现了东西走向的特点。然而,在讨论中国时不能忽视南北方的沟通问题,春秋战国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运河整治工作,基于此基础,隋炀帝建造了千里长的京杭大运河,这是中国两大工程奇迹之一(另一个是长城)。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还拥有众多水利工程奇迹,如都江堰水利工程等,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视土地为生命之本,无论是生还是死都离不开这片土地,因此中国人极其珍视并小心地改善它。在王其亨眼中,风水学并不是单纯的迷信,它深深植根于中国哲学之中,是中国人建筑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把握空间和尺度,实现了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他说:“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财富表明,相比于西方更注重自我表达而不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做法,我们更加注重建筑与其所在环境之间的对话关系。这正是风水学的核心所在,理解并尊重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

  王其亨谈及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时,总是滔滔不绝地分享自己的见解与感悟;而当话题转向那些追捧西方建筑而贬低中国古建筑的言论时,他情绪激动到声音颤抖。他说,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繁荣,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些哲学上的根本性问题,例如“我是谁”以及“我从哪里来”。“因此,文化自信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关乎每一个人。要真正理解文化自信的内涵,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古人的伟大贡献。如果我们不去理解古代圣贤留下的智慧结晶,那么当我们谈论时,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上。”

  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赵慧接受采访时表示,水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元素,自古以来便受到中国古人的重视。东晋时期著名的风水理论家郭璞提出的“气乘风则散,界水而止”,深刻体现了水在营造环境中的核心地位。赵慧说:“自古以来,水一直是营造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中国古代留下的文化遗存,尤其是山西地区的古建筑,充分说明这一点。绿色可持续的理念在中国古建筑中一直贯彻得很好,实际上比现代水泥混凝土建筑更有利于生态环境。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古建筑的营造理念非常重要。”

  中国传统建筑和艺术在当下的魅力何在?赵慧表示,作为“文物界”的超级大省,山西地上文物占全国文物总数的70%以上,他说:“山西的窑洞我们通常以为只是简单的孔洞,但实际上,如平遥一带的十字拱窑,通过交叉挖孔营造出很大的空间,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这些建筑对现代仍有启发,因为窑洞冬暖夏凉,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关注。”同时他表示,“尽管古建筑在材料和空间营造上存在局限性,但其理念和风格,包括美学价值,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这次展览中,许多设计师也在探索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我们可以找到很好的路径来实现这一目标。”

  ● 文化艺术和现代生活的融合

  海河文化景观带的价值愈发凸显

  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探讨,是在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和自然环境之中,关注生态环境,聚焦生活品质。在主题演讲中,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民安指出,现代观念在工业革命期间达到顶峰,却带来了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他引用海德格尔的观点,提出大地的闭锁性、庇护性和涌现性,强调人类应恢复与大地的亲密联系。他提到乡村振兴实践中对大地的新认识,倡导自然和亲近大地的设计,以实现人与大地的和谐共生。

  著名当代艺术家、雕塑家陈文令在演讲中表示,很多偶然性的发现往往比刻意营造更富魔力。2021年年底,陈文令在金谷一溪两岸的40亩地里,没有采用一张正式的设计图和施工图,受中国古代园林叠山造园营造方式的启发,因时因地、因势因材进行自由的建造,用在地性的创作方式堆起一个充满乡间野趣的公益性艺术公园。期待再用若干年时间,打造一个以金谷溪岸为中心的生活艺术村,使整个村庄“见人见物见生活”,人和各种生灵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互为共生。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赵伟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天津的街道并非正交布局,而是垂直于河流,这反映了文化发展的脉络。海河作为滋养这座城市的母亲河,不仅孕育了丰富的文化景观带,还促进了沿岸地区的发展。例如,五大道的历史建筑群及其周边的文化资源,为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并丰富了公共生活空间。他说:“人们与水的关系经历了从亲密接触到背对背(如泥泞的道路被硬化路面代替),再到现在面对面(通过文娱活动等重新建立联系)的变化过程。这些变化实际上存在于衣食住行等多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此外,海河还扮演着物质交换的角色,不断地搬运、调整人与事物的位置,除了物理层面的风貌改变外,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人文。赵伟表示,海河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一条河流那么简单;它是连接万物、促进人际交流的重要桥梁,海河水系景观带的变化,让居民感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同时海河也成为天津的名片之一。

  他表示,当夜幕降临时,漫步于海河畔,观赏那些历史悠久的建筑群,可以深刻体会到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民俗表演、相声馆、茶馆以及各种地道小吃等,使得天津成为一个既逛不完也看不够的城市。海河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窗口,更是一个展示天津魅力、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程雪松表示,以往在设计领域,人们习惯于将事物作为客体来对待,即以人为主体,事物为对象。然而,如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主客关系,而是更加复杂和互动的。人类既是环境的一部分,生活在其中并对其产生影响,同时人也被环境所塑造。

  他表示,文化是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行动的总和,在城市生活中人们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形成复杂的相互影响。“我们需要与自然界及历史文脉平等对话,既不应被其束缚,也不应凌驾于它们之上。面对新一代年轻人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我们应当思考如何将这些新元素与传统及自然环境更好地融合。”对于像天津和上海这样的超级大城市而言,一方面城市的发展趋势与国际大都市接轨;另一方面又保留了许多独特的传统特色。在这种多元化背景下,如何在保护好原有文化遗产的同时自信地迈向现代化乃至未来,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