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讲述
以传统杨柳青年画技法呈现当代繁华~~~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讲述
以传统杨柳青年画技法呈现当代繁华
为海河画一幅年画长卷(图)
口述 郭津伟 采写 孙瑜

  《海河绘》局部,从左至右依次为天后宫、天津站、天津港

  近期正在天津美术馆举办的2024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活动中,以杨柳青年画技法创作的《海河绘》图书折页,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海河绘》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年轻一代非遗传承人集体手绘,运用杨柳青年画的色彩表达手法和艺术形式,画出了海河沿岸重点景观,展现了天津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生态文明、文旅融合的恢宏场面。郭津伟是《海河绘》创作团队成员之一,担任整体设计,他向记者讲述了创作这幅作品背后的故事。

  从摩天轮到入海口

  整体画出一条海河

  2022年,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推出了“阅读天津”系列丛书第一辑《津读》,共10册。为了配合这套书,我们杨柳青画社准备创作一幅作品,以赠品形式,随图书一起发行。

  天津城市依河而建、百姓依河而聚、文化依河而兴。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天津人一直喜欢说一句俗语:“咱是喝海河水长大的!”所以我们决定以海河为主题,画一幅长卷式的年画,展现海河沿岸的建筑、桥梁、码头、港口,以画传情,描摹海河风情,以图纪实,融入时代特色。这就是《海河绘》最初的构想。

  我们画社里的六个人——董玉飞、高筵、刘佳、王泽、祖嘉爽和我,组成了创作小组,其中有参加过画社举办的年画大赛的,也有担任美术编辑的国画画家,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我负责设计和构图,高筵担任勾描,其他人都发挥特长,各司其职。

  第一步,我们六个人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早上7点从“天津之眼”摩天轮出发,沿着海河,乘车采风,随时停车,下去拍照片、画素描。观察地标性建筑的特点,感受周围的生活气息和细节。停停走走,一直走到海河入海口。那天回到家,已经是晚上8点了。

  海河边沿岸建筑风格迥异,有百年前的欧式建筑,也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怎么集中在一幅长卷中?我们各抒己见,讨论得热火朝天,达成了初步的想法——建筑群布局要错落有致,两岸景致数量要均衡,整体要有节奏感,有空间感,画面内容要足够充实,丰富多彩,不追求百分之百的写实,因为那样就成地图了。

  第二步,我们画了两版草图:一版是意向画,没画海河,只画了海河两岸的主要建筑;另一版根据沿岸实景来画,以俯视角度,尽量保持原貌。

  正式创作时,我们每个人负责画海河中的一段。画古文化街和天后宫时遇到了一点儿困难——天后宫离海河较远,画面中看不到,但我们觉得不能遗落,所以运用了杨柳青年画的构图方法,将重点内容集中起来,整体呈现了天后宫和古文化街。最终这一部分内容,可以说是整个长卷的一个亮点。

  画小白楼音乐厅,初稿完成了,感觉像是一座普通的小楼,跟其他建筑不太协调。我们画社的副社长杨文老师提了个建议,把音乐厅变为仰视角度,这样一来,建筑的形状变大了,感觉也到位了。另外,我们把五大道的标志也加在了画中。

  我们画出了展现湿地自然风光的画面——湖泊、绿草、树木、河水、天空彼此相连,许多海鸟在其间展翅翱翔,以丰富的元素渲染出完美的生态环境,这也是当代海河的特质之一。

  完成了第一遍构图,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的领导看过后提出建议,天津港这部分看上去有些小,体现不出世界一流港口的气势,也让整幅长卷显得虎头蛇尾。我们又对画中的天津港进行了再度创作。在最后完成的画面中,天津港,也就是海河入海口这一部分,旭日东升,海鸟飞翔,载满集装箱的货船来往穿梭,荡起层层波涛,码头上一架架起重机、一辆辆货车忙忙碌碌,一派朝气蓬勃的繁忙景象。在长卷中,天津港体现出了一种气魄,象征着天津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大家都觉得效果不错。

  运用杨柳青年画技法

  呈现独有的时代风貌

  海河岸边新老建筑各具特点,但要把它们放在同一幅年画里,问题就来了,像古文化街、大悲禅院这种古典风格建筑群,用年画形式表现比较和谐,但对于一幢幢摩天大楼来说,如果仅是按原貌勾描,就感觉不太恰当。怎么办呢?我们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加入其他元素,让画面看上去更丰满,但也要注意一点,需要出现人的时候,大多放在古文化街这类建筑群附近,而高楼大厦周围就多画一些车辆,呈现现代化的景象。

  最终,我们画出了海河上18座姿态各异的桥梁,画出了海河沿岸138幢建筑,画出了经过海河的130辆汽车、169个人,画出了古老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商业与市井并存的津门风貌,尽可能地展现出了这座城市的无限活力。

  谈及绘画技巧,我们这幅年画长卷的勾描,跟传统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勾描相比有很大差别。传统年画的勾描,人物、衣服等都是曲线,书法感比较强,而我们这幅作品中很多建筑的线条是直线,不能随意而为,排线一定要规矩。我们在勾描时,为了凸显年画的特点,表现出起伏和韵律,不能像工程图纸,所以添加了树木、飞鸟、祥云、水波,以此弱化建筑线条的单一、呆板。

  杨柳青木版年画着色都比较艳丽,以红、黄、蓝为主色调,如果放在当下,虽然不能用过时与否来衡量,但用传统色彩呈现这样一幅现代图景,还是显得效果不够突出。我们觉得,这幅画的色彩既要保留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传统,也要符合现代审美的需求,所以在上色时,确定了一种基调,就是用传统年画的色彩,创造符合现代审美的配色。

  需要说明的是,早期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工艺简单,属于“过稿画”,也就是说,画师完成线稿后,用薄粉纸摹拓多份,然后填敷色彩。后来因需求量激增,就开始采用木版印刷,绘刻墨线图,印出线版坯子,再以几块色版套印主要色彩,涂染人物手脸、衣饰等细部。正是因为这种半印半绘的多色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制作工艺,才形成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独有的艺术风格。

  我们画这幅长卷时,也使用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造型语言——半印半绘。虽然这幅作品没有真正使用木版印刷,但我们完全是按照传统工艺去制作,用手绘的方法,画出了木版年画的感觉。这也是一种让老年画焕发生机的创新尝试。

  传承传统技艺

  要耐得住寂寞

  我们的年画长卷前前后后一共画了三个月,完稿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的领导觉得画得非常好,决定另出一本小册子,就叫《海河绘》,采用图书折页形式。杨柳青画社还在口袋数藏平台上线了数字藏品《海河绘》,包括《海河源起》《百年天津》《融通世界》《扬帆远航》等,以动态方式展现,可以直观感受到水扬清波、直奔大海的海河美景。

  谈到我自己,我是1987年出生的,上初中时开始学绘画,大学毕业后来到杨柳青画社的裱画工作室。年画创作分为勾、刻、印、绘、裱几个步骤,我从事最后一道工序,虽然看起来枯燥乏味,但也逐渐培养起我对年画的兴趣。

  我创作年画的功底,都是裱画时练出来的。因为裱画步骤是离市场最近的一个环节,裱得最多的那一类年画,肯定是最受市场欢迎的,所以,经历了两三年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再创作年画时,都会考虑到市场需求。从2017年开始,我参加画社举办的杨柳青年画设计大赛,连续四年获得了一等奖。

  在杨柳青画社工作多年,我的体会是,学习传统技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比如,我们有一位雕版老师傅,他至今用的还是几十年前他的师父亲手为他制作的刻刀。他说,光是怎么磨刻刀,他就整整练了半年多。除了师父的口传心授,自己也要日复一日地琢磨、钻研。

  从历史上看,杨柳青年画一直在创新,常以所处时代的时事风俗、社会故事为创作内容,凝结了民间的审美取向,表现了人民的美好情感和愿望。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把当下天津的美景、天津百姓的幸福生活,以年画的形式画出来,传递给后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