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市治理的成效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天津时强调,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是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重大任务,天津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保障居民安居乐业作为头等大事,逐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兜牢民生底线,让人民群众不断有新的获得感。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创新城市治理,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增强发展潜力,优化发展空间,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治理的重要要求,为天津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领会精神实质,把握实践要求,从保障居民安居乐业、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等方面,对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作出专门部署,不断完善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促进安全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健全筑牢首都政治、安全“护城河”的保障体系,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强化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立足全局谋划一域,做好一域服务全局,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开展政治监督,把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作为重要监督内容,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有力的行动举措、务实的工作作风,服务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市委决策部署见行见效。
聚焦重点精准监督
推动民生实事办好办实
“在服务企业过程中,是如何精准掌握用人单位用工需求的?”“对就业部门宣传落实就业政策相关工作是否满意,还有哪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就业部门解决?”近日,市纪委监委驻市人社局纪检监察组深入市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和有关企业,围绕职能部门工作作风、就业政策落实、就业经办服务等内容开展调研监督。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近年来,驻市人社局纪检监察组坚持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摆在重要位置,聚焦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提升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水平等重点工作,运用“一听一看一研判、一谈一函一推动”六步监督工作法,完善“周、月、季”沟通会商机制,深入街镇、社区等基层经办服务点实地调研监督,深挖细查相关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在落实就业政策过程中打折扣、搞变通、应付了事、推诿扯皮等问题,确保就业政策落地见效、就业资金廉洁安全。
同时,驻市人社局纪检监察组还积极运用大数据提升监督质效,在全市就业“一库一平台”系统上开通“派驻监督”端口,对有关就业工作数据进行常态化筛选对比、统计分析、风险预警,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反馈,并推动整改整治,以高质量监督为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保驾护航。
“我们紧紧围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服务保障民生工作等‘国之大者’,在做实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功夫,推动驻在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我市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具体举措,为守住兜牢民生底线提供坚强保障。”驻市人社局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说。
“一老一小”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河西区纪委监委采取“纪检监察监督+行业部门监管”联动方式,聚焦“一老一小”民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工作中吃拿卡要、请托办事、利益交换等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并督促民政、社保、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全面自查,建立问题台账并动态更新、深化整改。
围绕养老社保类资金管理,河西区纪委监委深挖监管缺失、虚报冒领、把关不严、截留挪用、履职尽责不到位等问题,对监督发现的问题建立清单并向相关职能部门反馈,通过持续跟踪督办、高效推动整改,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我们牵头成立‘室组校’联合专项工作组,聚焦部分学校未配置空调问题,多次赴相关职能部门和学校开展实地调研、座谈交流,推动为区内70余所中小学安装空调,推动解决部分老旧校舍冷暖问题。”河西区纪委监委负责同志介绍,联合专项工作组还结合监督检查情况和群众教育需求,督促区教育局协调相关部门开通3条公交“护学专线”,护航学生安心上下学。
找准抓手全程监督
服务保障城市内涵式发展
“在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中,是如何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的?在推进规划项目落地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近日,市纪委监委驻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深入城市更新天津美术学院片区,就城市更新项目规划调整落地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驻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向记者介绍,着眼高教科研载体、商务楼宇、老旧厂区等存量资源盘活工作,建立重点项目监督台账,推动驻在单位出台城市更新项目落地和盘活存量资源等“一揽子”支持政策,服务保障天开高教科创园、海河两岸、京津同城商务区等一批盘活存量项目落地见效。
同时,围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强化监督检查,驻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将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城市底蕴融入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规划,彰显天津独特的城市韵味。
“我们推动驻在单位编制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印发‘津城’城市更新规划指引。截至目前,对涉及驻在单位要素服务保障的重点项目,共监督推动完成和部分完成800余个,有效促进城市发展向存量挖潜。”驻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说。
“红瑶甘薯的订单情况如何,相关政策支持是否到位?”“存储、运输、销售方面还有哪些困难需要帮助解决?”日前,宁河区岳龙镇及周边乡镇种植的近3万亩红瑶甘薯已全面进入收获期。宁河区纪委监委采取“室组地”联动方式,直插一线走访企业和农户,了解困扰企业发展、影响农户增收实际问题,为产业增效注入强劲“廉动力”。
宁河区纪委监委以该区红瑶甘薯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抓手,紧紧围绕土地流转、项目建设、营商环境等内容开展“嵌入式”监督,精准护航现代都市型农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宁河区纪委监委精准掌握现代都市型农业项目中的立项审批、招投标、建设管理等情况,加强资金管理使用全流程动态监测,保障全产业链六个配套中心及时建设落地。同时,运用“派单监督+工作指引”方法,紧盯关键环节,坚决纠治决策不民主、过程不公开、结果不公示等问题。
“我们围绕产业链开工、建成、投产、达效等环节,建立健全‘纪企直通车’机制,多次走访投资企业,收集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以‘定向派单’方式向相关部门反馈并推动解决,全力打通企业经营发展‘中梗阻’,服务保障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宁河区纪委监委负责同志说。
推动防风险护稳定
助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
“要完善安全保障预案,合理划分区域,引导观众有序入场,根据入场散场重要时段人流潮汐变化特点,强化秩序维护工作。”在2024天津马拉松筹备、举办期间,市纪委监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多次深入现场,围绕公安干警在保障秩序安全平稳方面担当作为、履职尽责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为赛事圆满成功举办提供安全保障。
一直以来,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立足“监督再监督”职责定位,联合督审部门随警作战,紧盯安检设施设备、消防疏散通道、观众停车区域等重点部位、重要环节,对我市各类大型活动现场安全保障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督导检查,推动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据介绍,在旅游旺季、节假日等人流量较大时期,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重点加强对景区景点、宾馆饭店等涉文旅场所安全保障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我们深入一线,督促公安机关治安部门等职能部门结合人流特点,及时发现、整改安全隐患,推动深入开展行业场所清查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说。
建设韧性安全城市,要提高城市感应不确定性的能力,增强对各种危机的“预判力”。今年以来,滨海新区纪委监委将推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监督保障安全生产纳入全年监督工作要点。
结合应急管理改革实际,滨海新区纪委监委组织力量对辖区各街镇应急执法大队负责人及部分一线执法人员开展调研座谈、个别访谈,查找在政治、廉政和工作责任等方面的风险点,了解基层执法和干部队伍管理情况,探讨改进基层执法的对策措施。
“我们在监督工作中突出问题导向,调阅各街镇应急执法大队行政处罚案卷、日常执法检查记录等,逐份检查执法合规合法性,现场对发现问题进行反馈并督促整改。同时,随机抽取各街镇应急执法大队辖区重点监管企业,通过电话回访,进一步掌握应急执法工作人员履职和工作作风情况,推动构建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滨海新区纪委监委驻区政府办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说。
滨海新区纪委监委还对该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20个街镇执法大队开展全覆盖、靶向式监督。针对上级部门反馈的预案演练不足、应急执法人员被借调等问题,督促区应急管理局党委通过强化培训演练、建立街镇应急执法大队交叉互查机制等方式,切实提高基层执法人员应急执法能力和工作质效,服务保障全区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公正执法的基层应急执法队伍。
纵向延伸监督触角
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推动市信访办协调督促责任单位,为和平区嫩江路旧楼区改造项目开通燃气;推动解决河西区雅山里小区适龄儿童入学划片问题;用好市信访办受理信访举报数据载体,定期排查梳理群众涉及社会工作和信访工作的有关诉求和反映……自2024年4月组建以来,市纪委监委驻市委社会工作部纪检监察组精准把握职责定位,积极融入改革发展大局,以高质量监督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群众点题”变为“群众点赞”。
驻市委社会工作部纪检监察组与驻在单位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强化协调会商和信息共享,形成“压实责任、合力攻坚、推动落实”闭环体系,实现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我们紧紧抓住驻在单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一职能,从工作联动、机制优化、立项监督、保障利益等方面,推动各项改革发展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驻市委社会工作部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介绍,通过座谈调研、专题分析、个别访谈等方式,精准查找为基层减负赋能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督促驻在单位建立健全基层治理各项工作机制,确定2024年放权赋能10项重点措施和基层减负10项重点治理,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国家安。近年来,西青区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难题,严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切实守好守牢农村集体“钱袋子”。
“我们严把入口关、廉洁关,深挖细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潜在问题,对事实清楚、指向明确的优先查处,对‘三资’管理履职不力、出现严重后果的,严肃追责问责。”西青区纪委监委负责同志对记者说,依托“监督一点通”平台,督促各类主体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作为重点公示内容,全方位、全天候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同时,西青区纪委监委还充分发挥全区11个街镇299个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作用,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意见诉求以及对基层工作的意见建议,推动解决供热管网老化、房屋外檐漏雨等问题,切实纾民困、解民忧、护民利、暖民心。建站以来,累计监督发现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00余个,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