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创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穆姝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共建“一带一路”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自提出以来,不仅为共建国家创造了无限发展机遇,也架起了一座座人文交流、文明互鉴的友谊之桥。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只有民心相通,文明的交流与繁荣才有坚实的基础。新时代新征程,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民心相通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精神内核和人文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十余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汲取了古代丝绸之路文明精髓,广泛开展文化旅游、教育交流、媒体和智库、民间交往等多维度合作,推动文明互学互鉴和文化融合创新,形成了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格局,全人类共同价值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同,民心相通基础更加稳固。

  文化旅游合作丰富多彩。文化旅游合作是中国与共建国家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舞台,也是“一带一路”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十余年来,中国已在众多共建国家设立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与众多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协定或备忘录,随着出境游目的地的持续增加,“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旅游热度持续上升。同时,中国与共建国家共同创建成立了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博物馆联盟等合作平台,与共建国家共同举办文化年、旅游年,互办文物展、电影节、艺术节等活动。文化旅游合作在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了民心相通。

  教育交流合作广泛深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教育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推动知识交流和创新的核心力量。十余年来,中国与众多共建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和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同时,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与众多共建国家合作办有孔子学院(孔子课堂)、鲁班工坊等,为对中国语言和文化感兴趣的共建国家友人搭建平台。通过推动跨文化学习交流,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不断夯实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民心民意根基。

  媒体和智库合作成果丰硕。媒体和智库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十余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媒体与智库合作稳步推进。媒体交流合作方面,与共建国家举办“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建设“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等。智库交流合作方面,举办了一系列国际学术论坛,搭建学术研究、课题协作、信息共享等平台。智库与媒体的紧密合作实现了传播广度与思想深度的有机结合,形成全方位、多业态、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新局面,有利于夯实共建国家“心联通”民意基础。

  民间交往不断深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民友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础力量,是实现合作共赢的基本前提。十余年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民间组织以惠民众、利民生、通民心为行动目标,不断织密合作网。众多共建国家的城市同中国多个城市结成友好城市,开展民生项目合作和各类活动。随着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民间外交日益成为稳定国家关系、传播人民友谊、促进务实合作、开展文明对话的重要渠道和宽广舞台。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这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应继续在夯实民心相通机制上作出努力,为共建国家民众搭建和加固命运共同体桥梁,奠定更加深厚的民意基础。

  首先,应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包括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民众等,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有序推进民心相通工作。动员各国民间力量,保障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卫生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此外,应加强议会、政党等往来,鼓励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社团的互动,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共建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

  其次,应推进更多普惠式“小而美”民心相通项目建设,为共建国家的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一带一路”倡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提高共建国家民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围绕共建国家所急所需,在共建国家开展技能培训、农业生产、社区发展、卫生医疗援助、基础设施改善等公益项目。这种务实合作的方式以民生小切口引领民心大融通,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促进共建国家民众的民心相通。

  再次,应通过加强舆论宣传和信息沟通夯实民心相通机制。要利用社交媒体等渠道,积极宣传共建“一带一路”的理念和成果,增强各国民众对共建“一带一路”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同时,也应加强与共建国家的媒体合作和交流,及时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展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共建“一带一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此外,要进一步加大对共建国家友好型智库、新闻媒体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国内社交媒体、自媒体、民间组织的支持,打造多元互补、务实有效的民间沟通平台,促进民间交往,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传播。

  最后,应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人文交流要讲好各国故事,因此,语言类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应通过完善相关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加大对不同语种人才的培养投入,尤其应注重小语种人才培养。应与共建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培养一批熟悉共建国家历史传统、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具备法律、经贸、国际传播等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具体合作中提供有力的智慧支撑。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共建“一带一路”将继续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持续做好民心相通工作,促进各国民众间相互理解和尊重,深化共建国家间的互信互助。中国将同共建国家一道弘扬丝路精神,密切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价值共通、文明成果共享,筑牢民心相通根基,形成世界各国文明相互交融、美美与共的新局面,构建民心相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为西安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区域国别学院讲师、丝绸之路与欧亚文明研究中心学者、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