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天津人而言,好吃的早点是“楼下那家”。可在有的小区,吃上热乎的早餐可能并不容易。
早餐店、便利店、菜市场、小修小补、幼儿托管、老年康护,这些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居民需求是动态的,高效利用社区资源,一步步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才能更完整,带来更多烟火气。
便利背后是活力,烟火气激活的是消费引擎。有研究显示,城市居民50%以上的日常消费支出,都集中在社区周边1公里范围内,也就是步行15分钟的距离。买点蔬果、买顿早餐、配把钥匙……这些千家万户的日常小事,背后是巨大的消费潜力与就业潜力。发展“一店一早”,补齐“一菜一修”,服务“一老一小”,城市烟火气越浓,经济循环的“毛细血管”越畅通。
烟火气,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味。这种“文化味”,不仅体现在居民文化需求,也体现在那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市井风貌与时尚元素结合,游客得以同时感受潮流范与烟火气;为老旧厂房注入新元素新业态,这些记录着城市发展记忆的工业遗产能够在新时代讲述新故事。立足城市特色,推动商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更多更具特色和创意、更有文化内涵的消费场景,便民生活圈将更好带动城市文化“出圈”,城市的魅力活力将更加凸显。
烟火气背后,是一座城市的温度,折射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近年来,“小修小补”有序回归,社区闲置土地、房屋盘活为菜市场、食堂、养老托育机构等,都在为这座城市“升温”。不断拓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内涵与外延,这个“圈”才能圈住更多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