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热点追踪
探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新模式~~~
非遗薪传~~~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9月1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薪传
蔡成浩 蔡红英 拂出贡掸文化光彩(图)
本报记者 张洁

  掸子,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四千年前,古人就开始以它作为清洁工具使用。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掸子就这样传承下来。津门蔡氏贡掸将掸子制作提升到艺术的高度,乃至成为皇家御用珍品。如今,蔡氏贡掸更注重细节的完美,更注重文化精神的展现,为一把把掸子赋予了更多传统文化内涵。

  代代相传的民俗

  有传统哲学寓意

  蔡氏制掸技艺自清代就已出现,经蔡锡九、蔡梦岭、蔡文彤三代的不懈努力,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成熟。蔡家不仅将掸子的耐久性大大提升,更通过独家手艺将鸡毛掸子变为活灵活现的吉祥之物。后经贤达引荐,蔡家的掸子更是成为御用贡掸。在当时,京津达官显贵能拥有一把蔡氏贡掸,是值得夸耀的,蔡氏贡掸进而成为时尚之品。

  蔡氏贡掸之所以美,贵在选料之精之严苛。制作一把贡掸需要细选一万多根上好羽毛,每根羽毛的尺寸、颜色、光泽都有严格规定,而这样的羽毛只出自四五岁的鸡,每只鸡身上也仅有几根。如此一把贡掸的原料,往往由全国各地广泛采集而得,采买原料者的辛劳不言而喻。

  蔡氏家族遵循一条祖训:“可以不干,但不可以不会”,每代至少有一人学会制掸技艺,这体现了家族对传统手工艺传承的重视。蔡成浩作为第四代传承人,深知每一把蔡氏贡掸都承载着家族制掸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父亲蔡文彤不仅是他的技艺启蒙老师,也是他的艺术引路人。

  从13岁开始学习,蔡成浩三年后就能独立完成贡掸制作,显示出在这方面的天赋和努力。“绑扎有诀窍,成品掸子藤杆和扎制掸子的鸡毛根部要垂直,鸡毛的尖端和藤杆必须平行,这样扎出来的掸子才有层次。最考验人的是无论掸子多长多大,都要一口气绑完,这才叫绝活。”蔡成浩讲到,他十三岁的时候第一次做掸子,那时还在上学的他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做,这份工作既脏又累,让年少的蔡成浩感到非常苦恼。

  “工作时要盘腿坐在椅子上,周围摆满了鸡毛,鸡尾巴的硬毛,根部需要拿榔头砸,扁了以后再绑,一把鸡毛攥在手里,摆匀了,顺着杆子往上捆,就能像扇子一样散开了,一层层的很漂亮。腿要一直夹住线,手拿着杆子,从一头到另一头缠绕。如果这根杆子没有绑完,你就无法动弹,杆子得一直提着,否则会散开。特别累,一坐就半天。”蔡成浩回忆。

  纯手工制作的掸子工序十分繁琐,要精选上百乃至上千只相同颜色公鸡的上等翎毛,经过分拣、穿线、洗水、风干、扎捆、消毒、绑扎等十八道工序,这样做出的贡掸才能无异味,更美丽,经久耐用。

  蔡氏贡掸取鸡毛的方法有着“鸡毛打三把毛”的绝活,取下来的毛是“活的”,有光泽、有灵气,轻轻一抖,毛很活脱,还像长在鸡身上一样。蔡成浩说:“咱需要的鸡毛至少是三年以上公鸡的毛,还得是散养的,四年以上公鸡的毛做成的掸子就特别亮了,家里用几年,你抖干净后它的亮度不会下去。另外,我们一般会入冬以后采散养鸡的毛,那时的毛品质更好。”

  蔡成浩介绍,入秋后正是掸子销售的旺季,“过去人们会在家中准备两三把掸子,甚至在一个掸子瓶里放两把,掸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清洁工具。”“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春节前的大扫除,象征着辞旧迎新,在这个习俗中,使用后的掸子被新掸子更换,寓意着新年的开始。过去婚俗中,娘家会陪送掸子当嫁妆,掸子谐音“胆子”,寓意为亲闺女壮胆。另外,掸子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掸尘的功能,还被引申为掸凡尘、清心性的意义,体现着民俗中的传统哲学。

  拓宽掸子使用场景

  赋予传统工艺新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传统手艺面临着许多挑战。像许多传统工艺一样,制掸手艺也遭受到现代化的冲击,需求减少,传承困难。蔡成浩年轻时到工厂工作,之后下海经商,在知天命之年选择重新拾起家传手艺,在人生低谷期,他靠着祖传的手艺,重新找到前行的方向。

  蔡成浩回忆说:“那时候我54岁,背负了54万的债务。在爱人的支持下,我重拾这门技艺,过程确实挺难的。”鸡毛哪里找,藤杆哪里找,销路又在哪里,各种问题出现在他面前。

  2004年秋季,蔡成浩骑自行车来到了沈阳道古玩市场,就在路边摆摊,他带着的掸子很快就卖空了,“玩儿古玩的这帮老人们一看都说,很多年没看见这好东西,连市场管理的人都说,这东西可别失传了。”这之后生意越做越好,有代销商也找到了他,销路逐渐打开了。但是这样经营了一段时间后,蔡成浩发现代销的模式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店会掺杂别的低质掸子卖,有的店会私自涨价,所以最后为了保护津门蔡氏贡掸的声誉,蔡成浩决定自己开直营店。

  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蔡成浩回想起一路走来的经历,谈起自己的经营之道:“就是要保证质量和重量,质量上,我的掸子能保二十年不散,无论原料怎么涨钱,但重量不能减,否则会影响掸形和使用年限。”蔡成浩在重新拾起家传制掸手艺后,不仅恢复了这门技艺,还对其进行了创新和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随着他制作的掸子质量提高,蔡氏贡掸的名气也逐渐恢复,他开始教授徒弟,传承这门非遗技艺。

  作为蔡氏贡掸的第五代传人,蔡成浩的女儿蔡红英在二十几岁时跟随父亲学起了手艺。那时面对家庭的负债和经济压力,懂事的她与父亲一起做起了掸子。制作掸子的过程是辛苦且繁琐的,需要很大的耐心,从消毒、驱虫到去除浮毛、绑扎,每一步都需精心操作。由于长时间的精细工作,她手上磨出了茧子,指甲都开裂了,晚上经常疼得睡不着。然而,她没有退缩。

  随着时间的推移,蔡红英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门手艺。从最初的不得已为之,到后来的乐在其中,她的心态有了很大的变化。她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甚至会花时间欣赏自己的创作,这是从内心发出的热爱和满足。她对质量和传统的坚持,也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我把这门技艺传承下来,得让人认可,被别人夸一句,比自己夸100句都要强。”

  对传统掸子的兴趣逐渐在年轻一代中萌芽,蔡红英说:“传统掸子的主要消费者是老年人和行家,而年轻人最初对掸子缺少热情,掸子有时甚至与年轻人的负面记忆相关联,如家庭管教等。如今,30至40岁的消费者开始对掸子产生兴趣,他们将掸子视为一种独特的礼品,可以展示个人品位,同时作为家居装饰。”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掸子的兴趣,蔡红英在产品上不断创新,她开始制作更小型、更多样化的掸子,使用不同的原材料,使产品更加轻巧和精致。这些小型掸子可以作为挂件。她还选择年轻人更喜欢的颜色,对掸子进行改色处理,增加了掸子的视觉吸引力。这些创新使得掸子的功能不再限于清洁。掸子变成了一种时尚的配件,可以挂在书包或汽车上,成为日常生活的一种点缀。

  蔡红英的创新设计还扩展到了其他领域,如扇子和茶具装饰,这些产品同样体现了她对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深刻理解。她制作的扇子材料独特,特殊质感和光泽为扇子增添了额外的艺术价值。在茶文化方面,她制作的小掸子可以用作茶海上的装饰,增加了茶道仪式的美感和传统氛围。这些小巧精致的掸子不仅是实用的茶具配件,也是艺术品,使得品茗之时更添一份雅致。

  蔡红英说,接下来她打算通过网络和社交平台,将掸子的制作过程和文化意义传播给更广泛的人群,让掸子的魅力突破地域和文化的限制,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随着社会对传统艺术的重视日益增强,传统工艺不仅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也在年轻一代中找到了新的市场。蔡成浩和蔡红英的努力和创新帮助传统掸子跨越了世代之间的鸿沟,并将传统掸子工艺带入了现代生活,受到了年轻一代的青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